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一百六十三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14 16:0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77期(总第一百六十三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7月13日

 

导 读:

神河镇:道德评议扶志气 自力更生奔小康

县人社局:专注扶贫抓好十大民生工程

县工商联:喜获“万企帮万村”先进单位

旬阳农商银行:“点面结合”助推金融真扶贫

 

神河镇: 道德评议扶志气 自力更生奔小康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神河镇以“说论亮”道德评议为抓手,与脱贫攻坚进行有机结合,用道德评议这股“无形的力量”助推脱贫攻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自力更生,坚决不当贫困户

“我自愿退出贫困户,不说别的,首先我家的房子已经盖了,虽然还没搬进去,最起码住房有了保障,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我的女婿很孝顺,也很勤劳,我们的日子能过。”金河口社区一组刘成林自愿向社区申请退出贫困户系统。

连日来,该镇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开展贫困户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在开展第二项入户核实信息时,联村干部来到金河口社区一组刘成林家,只见刘成林老两口正在用竹子扎扫帚,见到联村干部的到来,他俩连忙放下手中的活,热情接待,和我们坐下来交谈,在问起贫困户的事,刘成林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你们是来给我做思想工作的吧,你们放心我自动退出,不和其他人争”,然后他就掰着手指头算,我们一家7口人,我们两个老的在家种上2亩地,喂了3头牛,还有2头猪,其中一头能繁母猪,一年能卖20头猪仔,就这一项收入近10000元,我的女儿和女婿(陈显鹤)在江苏打工,我俩还有养老金,人均收入达4000元以上。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看病有医疗报销,不能依赖共产党来养活,得自力更生,好日子是我们勤劳的双手过起来的。

据了解,陈显鹤(刘成林女婿)2012年荣获旬阳县第一届“十大孝星”提名奖,2016年10月荣获旬阳县第三届“十大孝星”称号,就是这个称号深深的印证了他们一家人的品行。

勤劳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今年和我媳妇都出去打工,两个人一月也能收入5千多元,够我们一家生活了,日子过好了人也有精神了。”金河口社区一组魏某春高兴的说道。

2016年金河口社区召开道德评议会时,群众看着贫困户魏某春年轻轻的一天不干活,靠国家,待在家里等扶持,把他评为“等靠要”反面典型,并对其进行了包联帮教,通过群众带领,干部引导,集体帮助,转变了他的“等靠要”思想,激发起魏某春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树立起勤劳致富的志气,如今的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

该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道德评议“扶志扶智”,帮助贫困群中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神河镇供稿)

 

县人社局:专注扶贫抓好十大民生工程

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四率一度”,县人社局实行网格化帮扶以来,要求干部入村不仅仅关注贫困户,也关注邻近的非贫困户,让全体村民在“看得见”的变化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实行干部“一对一”帮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2017年着力抓好竹园河“十大民生重点工程”。为实现“户脱贫,村变貌”的整村推进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抓连心工程,开通“第一书记”热线电话,逐户张贴第一书记连心卡,村委会设立热线电话室,便于及时受理、解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二抓健康工程,适时邀请十堰太和医院等专家到村开展义诊和健康扶贫讲座,建立“健康小屋”,开通远程会诊,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三抓亮化工程,争取项目,在村主干沿线、集中院落安装太阳能路灯,照亮乡村,方便出行;四抓连户路工程,通过群众自愿投劳,帮扶单位补助水泥的办法,加大连户路建设力度,解决高山群众出行难问题;五抓“一桥四路五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竹园河大桥、4条通组水泥路、1个集中安置点和4个集中供水点建设,解决村级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六抓美化绿化工程,集镇建设标准化公厕,添置垃圾箱,沿河道栽植红柳,推进绿化美化进程;七是抓村广播工程,建成村广播室,实现每个集中院落通广播,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及时传到群众耳朵;八抓转移就业及技能培训工程,开展1-2期针对性强的专题技能培训,与县内外企业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建立长期劳务定向输出机制,增加群众收入;九抓智能社区工程,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建成“智慧社区”,通过信息化技术,努力推进扶贫村在扶贫、经济、社会事务、文化及综治维稳等各方面健康运行,实现网格化帮扶、信息化管理、动态化监管;十抓乡村旅游规划工程,围绕当地山清水秀的原生态自然禀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该村生态旅游纳入“汉江百里画廊”规划之中,倡导村民大面积栽植油用牡丹、拐枣,依托域内农业合作社,引导走规模化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与企业“联股联利连心”的发展态势,能够居家靠股金、资源和劳力实行增收致富。(蔚道理供稿)

 

县工商联:喜获“万企帮万村”先进单位

近日,从召开的安康市工商联(总商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获悉,我县工商联荣获全市“万企帮万村”先进单位,金寨商会、六联建筑商会荣获先进商会。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县工商联因地制宜,在与县扶贫局、慈善协会联合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基础上,联合县委统战部、县政协办、经贸局开展了“脱贫攻坚统战成员在行动”活动,广泛动员全县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有153个企业、社会组织包联108个贫困村,累计投入物资2500余万元,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师刚锋供稿)

 

旬阳农商银行:“点面结合”助推金融真扶贫

近期,旬阳农商银行全员深入学习贯彻中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通过点上抓“联村包户”、面上抓“双基联动”,助推金融扶贫见实效、共发展。

进村入户宣贯扶贫政策。将今年以来中省市县各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逐一梳理下发全行,全行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进度,坚持每周一、周三开展双学习日活动,熟悉金融扶贫政策、措施、要求和本行扶贫贷款产品。与镇、村加强沟通,准确核实辖区各村(社区)数据清洗后的贫困户信息和贫困户结构,进村入户广泛宣传金融产品、扶贫政策、普惠金融知识,推动金融扶贫落地见效。

放足用好扶贫小额信贷。认真贯彻落实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一纪要两通知”精神,按照“包建档评级、包需求调查、包扶贫小额贷款投放”要求,严格执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基准利率,加快扶贫贷款投放进度。坚持“户贷、户用、户还”,严格贷款投向和用途,发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不断深化“四结合”金融扶贫机制,通过数据、政策、产品、服务的精准对接,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好金融扶贫主力军,以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双基联动”密切银政合作。持续加强镇村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双基联动工作站”的前哨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各镇产业扶贫规划,将贫困户“贷款申请、村级审核、贷前调查”等多个环节在“工作站”一站完成,提高办贷效率。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继续作为长期、稳定和重点客户予以扶持;坚持“双基联动”与支持农民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脱贫攻坚相结合,深化“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精准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大力推广基于“双基联动”及金融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农资双基贷”和“农资平台贷”等新产品,着力形成“建档标准化、产品多样化、服务精准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旬阳农商银行 供稿)

【责任编辑:徐冰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