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一百六十一期)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7-07-11 10:2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75期(总第一百六十一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7月11日

 

导 读:

梁涛在吕河镇检查指导脱贫攻坚产业建设工作

我县召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推进会

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记棕溪镇康庄村“哑巴”华开来的脱贫致富路

我县全力保障移民搬迁用地助力脱贫攻坚

 

梁涛在吕河镇检查指导脱贫攻坚产业建设工作

油用牡丹和拐枣是我县脱贫攻坚的重要主导产业,眼下,这两项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什么实际问题?7月10日,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总指挥梁涛深入吕河镇,检查指导油用牡丹和拐枣产业建设工作。

梁涛先后到敖院社区、梨河、险滩、梨树塔村,实地查看油用牡丹和拐枣的生长状况,并重点就油用牡丹栽植、拐枣能不能成林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度调研。

梁涛在检查时说,脱贫攻坚产业建设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把油用牡丹和拐枣作为旬阳脱贫攻坚的重要主导产业来培育,是在反复研讨论证的基础上,遵循市场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结合县情实际,慎之又慎提出的,油用牡丹和拐枣产业建设已经上升为县委决策和全县战略,现在要做的,就是科技引领,乘势而为。

梁涛强调,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中,技术是关键,目前显现出的粗放管理、栽植时间、追肥保花、树枝定型等问题,使成活走了弯路,高产没有技术支撑,影响到发展信心,必须迅速扭转,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下大力搞好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攻关;拐枣产业要用务实的态度,按规律、讲科学,干成干好。

当天,梁涛还检查了脱贫攻坚联户路建设等工作,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用好用活政策,大胆探索,实干巧干,确保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的统一性、互促性。(马玮 供稿)

 

我县召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推进会

近日,我县召开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推进会,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责任副指挥王武臣主持会议。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陈红星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还邀请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责任副指挥王海彬,政协副主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责任副指挥王成书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旬阳脱贫攻坚相关工作。

陈红星强调,要认真学习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追赶超越为总目标,精准实施,攻坚克难,鼓足干劲,力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陈红星要求:一要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和村容村貌。二要根据中、省、市各级要求,要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着眼于解决贫困地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处理好脱贫攻坚与追赶超越的关系,量力而行,全力而为,同步考虑贫困村整体发展需要,努力实现 “四达标五补齐”目标,即“水、电、路、房”基础设施达标,“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广电、网络通讯”公共服务设施补齐。三要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各项目业主单位、配合单位与项目所在的镇要形成工作合力,明确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推进,加快项目实施,加强督查考核,统筹抓好当前工作,顶住各项工作压力,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不断催生动力、激发活力,强化责任担当,多花绣花功夫,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县扶贫局、交通局、水利局、住建局等部门负责人分别做了表态发言。

 

不向命运低头的人---记棕溪镇康庄村“哑巴”华开来的脱贫致富路

近日,棕溪镇康庄村七组贫困户“哑巴”华开来脱贫致富的事迹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

华开来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他是一个不幸之人,在四岁那年,因一场疾病而无法说话,成为“哑巴”,他的父亲及村里人都管他叫“哑巴”,多年来人们几乎忘记了他的真名。他又是一个幸运之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不怕苦的拼劲,改变了生活,改变了命运,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能手。

饱受磨难的一家

有位哲人说得好:生命的进程是什么?是波折,是磨难,是人在生命的长途中,对智慧的求索,对存在的积淀,对顿悟的催生,也是对一草一木的关注。命运对华开来而言,不公而残酷,母亲是智力障碍者,他自己又是一名哑巴,上不了学,求不了职,与人交流都十分困难。

近半个世纪里,他与家人饱受生活的艰幸与磨难,这个家庭,是大海中漂流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可能被汹涌而至的激流掀翻;是溪流中漂浮的一片树叶,随时都会被湍急的奔流冲走。

华开来曾抱怨过、沮丧过,甚至灰心过,他执拗不屈的性格却让他坚强的挺了下来。他想依靠自己的双手、依靠家人的支持,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向命运发起挑战

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并不是要阻挡我们,而是唤起我们的勇气和力量!华开来动起来了,他要向命运挑战,经常在心里将优秀残疾人与自己比较:张海迪是他从小的人生偶像,她能在轮椅上书写自己灿烂的人生,我为何不能?

他与家人不等、不靠、不要政府的救济。平时,他凭着自己的一副好身板和一副热心肠,在村里干些零活,脏活、苦活、累活,别人不愿干的活他从不挑拣,从不皱一下眉头,干得又快又好,以此挣些零用钱,贴补家用;为了有个长期稳定收入,他又在村干部的热情支持下,种植了3亩栗子林,精心打理,现已挂果,丰收在望;种植了5亩拐枣,小树苗在他辛勤的照料下,茁壮成长,绿意盎然,透过那一抹“绿”我看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硕果累累的明天。手头稍宽裕了些,他赶紧“趁热打铁”,凭借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完成了自家多年来的危房改建。生活有了起色,平时孤冷清苦的日子有了笑容与笑声。

华开来年过八十的老父亲乐呵着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好领导,我还准备再养头猪,喂20只鸡,给红火起来的日子再添把火,尽快脱贫摘帽,与大伙一起奔好生活!”华开来咧开嘴巴直笑,双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勤劳实现脱贫梦

对于这样的父母他从没埋怨过,对于这样的家庭他从没沮丧过。他将命运的不公,升华到对命运的敬畏,对父母的孝敬,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多年来,他悉心照顾年迈的父母,忙完坡上的活又忙家务活,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第一次走进他的家,虽然房子破旧不堪,但收拾的非常整齐干净,他的父亲说:“儿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把他和老伴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一日三餐变着样给他们做着吃,从来不会在我们跟前甩脸子、发脾气,再苦再累,总是微笑相对,享儿子的福,我们两个老人身体才健康,活到这80多岁。”

邻居华某说:“平时“哑巴”与家人和睦相处,与村民笑容相待,只要谁家有困难吱一声,他都毫不犹豫的去帮助,也正是因为这样,今春他们盖房时好多村民自愿提供劳动力,我也把家里盖房剩下的砌块、水泥、钢筋等只要他能用的上都给了他”。

华开来,一位不向命运低头的人,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积极响应党的好政策,不等、不靠、不要、不依赖,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实现着自己的脱贫梦,他的做法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康庄村的贫困户纷纷表示要向“哑巴”学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努力实现2020年共同脱贫,同步奔小康。(棕溪镇党委政府 供稿)

 

我县全力保障移民搬迁用地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我县确定移民搬迁集中安置项目67个,分布21个镇涉及7100余户。县国土资源局进一步优化程序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以优质高效服务,全力保障移民搬迁用地,助力脱贫攻坚。

该局针对各镇、各用地单位办理移民搬迁用地手续前置条件复杂,提交资料繁多等问题,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实行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明确办理范围,对符合移民(脱贫)搬迁土地综合利用专项规划,已列入移民搬迁安置项目计划,由县国土局实行一站式办理,对零星分散建房由辖区国土所依照《关于进一步明确农村村民零星分散建房用地审批业务办理的通知》办理到户,同时要抓好地灾评估,落实防灾责任。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51个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用地预审手续,计划7月底前全面办结用地审批手续。(刘耀文 供稿)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