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一百五十五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21 11:26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69期(总第一百五十五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6月20日

 

导 读:

金寨镇:用道德评议助推脱贫攻坚

我县健康扶贫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金寨镇:用道德评议助推脱贫攻坚

金寨镇以“说论亮”道德评议为抓手,与脱贫攻坚进行有机结合,用道德评议这股“无形的力量”来助推脱贫攻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人之语调动百人之口

开一场道德评议过程,典型选的好不好是关键,群众发言积极不积极也关系着评议结果的好坏。该镇注重发挥评议委员的带动作用,制定《金寨镇道德评议委员考核办法》,对会上发言不积极的“装饰委员”进行替换,并实行年终考核表彰激发大家的发言热情。寨河社区三组的吉元兵是有名的“酒醉汉”,每次喝酒后就打骂母亲,并屡教不改。社区召开司法、公安等人员参加的道德评议会,专题就吉元兵的不孝敬父母进行了评议。

“上次我在坡上遇到他妈,给我说吉元兵打她了,还让我看她的腿,当时走路腿还有点跛。你打骂父母我倒是听说过的,你这属于违法行为,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你现在给大家一个说法,你以后再打人怎么办?今天当着大家面表态。”在第一个发言人的带动下,吉元兵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场承认错误。在包帮人的带动下,他发展烤烟15亩,养猪5头,养牛3头,盖起了新房子。在评议自强自立典型李扬阵的时候,社区评议委员首先发声,“烂船倒一湾,话虽然不好听,但李扬阵他从来不要政策,要是都像他这样我们社区今年脱贫绝对没有问题……”,一句话引出了大家的千言万语,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悔改之词将评议会推向了高潮,无疑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评议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典型选的好不好,不但影响评议效果,更会影响大家参会的积极性,该镇在开展评议前注重对典型的深入挖掘。寨河社区刘泼是一个身高不足1.5米,体重没超过80斤的“小个子”。但是他在遭遇接二连三的家变之后,克服困难,用自己伟大的父爱为女儿撑起一片天,种植烤烟7亩,养猪15头,新建了3间砖混房,和李扬阵一样今年他还上了“陕西好人”榜;权口村张仁勇,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积极支持村组公益事业建设,带头集资,并每天义务给施工队送开水、监督工程质量,为全村党员树立了标杆……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浪”成为好榜样。像他们这样的典型在金寨已形成一种“气势”,他们成为干部学习的榜样,成为群众追赶超越争相效仿的对象。“典型就应该评这样的人,”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一纸暖文形成推波之势

如今,扶贫工作面临着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很多人又想搭着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的“顺风车”来要个贫困户,但近期金寨刮起的一股“清流”让想搭“顺风车”的群众不禁要思量再三。张河村残疾人郭龙金由于多年前患类风湿导致腿脚行动不便,面临分家之后的他因为一头母猪燃起了“养猪梦”,在经过了几次波折之后这个“困难户”靠着强烈的责任心又办起了100平米的两层养猪场。去年,又率先种起了0.8亩的颠茄,在大旱的情况下还收入2000元,今年又种植了30亩,按照一亩5000元的收入,预计今年收入15万元。

在近期开展的扶贫对象和数据清洗工作中,他得知自己触犯了“九种情形”,虽然群众极力评选他继续当贫困户,但他却主动向村委会递交了自愿退出贫困系统的申请书。

不仅在张河村,其他村也有一些群众特别是党员向本村委会递交了自愿退出贫困系统的申请书,这不仅是一纸文书,更是该镇在“说论亮”道德评议工作下成果展示。

扶贫先树志,脱贫先扶智。金寨镇在开展“说论亮”道德评议工作中坚持“三注重”原则,注重评议委员会成员的更替、注重优秀典型的挖掘、注重评选结果运用和宣传,以此在全镇形成“不争不抢不‘带帽’、给了贫困户也不要”,自强自立实现脱贫的大格局。(金寨镇党委政府供稿)

 

我县健康扶贫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6月19日下午,全省健康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西安召开。省政府副省长魏增军出席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小宁主持会议,省卫计委主任刘宝琴、省民政厅减灾委办公室主任董亚明、省扶贫办副主任丁纪民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和健康扶贫工作。渭南市、旬阳县、陇县政府做经验交流发言。

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健康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从因病致贫、病贫叠加等突出问题入手,以“大病集中诊治、慢病签约供给制”为抓手,探索形成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施治的健康扶贫旬阳模式,受到中省高度肯定,得到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

一是精准识别,“3+3”做法破解帮扶谁的问题。在扶贫对象核实和数据清洗过程中,将因病致贫返贫对象摸底与其他贫困对象摸底同步安排,明确7条标准,加大业务培训,采取“乡村医生+乡村干部、镇卫生院+镇政府、卫计部门+扶贫部门”的“3+3”精准识别方式,对因患重大疾病或长期慢性疾病,个人承担医疗费用超出家庭负担能力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贫困家庭标准的家庭纳入因病致贫户,县镇村扶贫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建立因病致贫人口数量、病种底数和看病就医费用台账,为健康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精准施策,“9220”政策破解用什么扶的问题。结合实际,将政策最大限度的向贫困户倾斜,制定出台了“9220”健康扶贫政策。(9免费:即贫困户在县内公立医院住院免收挂号费、床位费、诊查费和注射费;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和失去劳动能力贫困户免缴合疗基金;在镇卫生院住院免缴起付费;农村参合贫困人口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对符合洗肺特征的尘肺病患者实行定点医院免费治疗;高血压等10种Ⅱ类门诊慢性病,实行“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药物免费供给”。2提高:住院费报销同比提高10%;提高慢性病门诊报销封顶线,Ⅰ类慢性病封顶线从20000元提高到25000元,Ⅱ类慢性病封顶线从1500元提高到2000元,同时患两种以上Ⅱ类慢性病封顶线从2300元提高到2500元。2降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首段起付降低70%,从10000元降到3000元;贫困户在县内二级医院住院起付费从800元降到500元。0负担:农村贫困群众在镇卫生院住院合规费用100%报销,贫困户在镇卫生院住院0付费。)该政策实施一年来,为贫困人口减轻就医费用负担近3000万元,所需资金全部通过县财政和合疗政策调整解决,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

三是精准帮扶,“1+1”模式破解如何扶的问题。建立“健康扶贫+”工作机制,推进天使健康扶贫行动、一对一结对帮扶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了精准帮扶全覆盖。“1+1”结对,签约服务全覆盖。大力实施“天使健康扶贫”行动,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对贫困人口实现医务人员包帮全覆盖。“1+1”联建,优质资源到门口。搭建县镇村紧密型医联体,组建了以县级医院为核心、镇卫生院及所属村卫生室为纽带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落实“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抓镇卫生院”制度,下派县级执业医师和检验人员346名,每月到镇开展执业就诊,加强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开展远程会诊1206例。“1+1”宣传,提前预防少得病。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提高贫困人口对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组建健康知识宣传队,将健康知识、预防保健措施宣传到户,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率。

四是精准施治,“3个1”机制破解谁来扶的问题。大病救治一个不漏。与唐都医院签订协议,按照“三定两加强”的原则对11中大病患者开展集中救治,让贫困大病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专家诊治,建立救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让大病患者在脱贫路上不掉队。常用药品一律免费。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10种门诊慢性病的贫困患者,每种病保障供给10种以上常用基本药物,患者持“新农合一卡通”在镇卫生院和县级定点医院免费领取药物。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处方”的原则由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慢性病服务医师团队,提供开方取药和慢性病管理一站式服务。费用报销一站结算。通过财政资金资助贫困人口参合,认真落实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两个100%政策,贫困群众在县域内住院,免收住院押金,先诊疗后付费,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报销服务窗口全覆盖,实现了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系统的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了贫困群众就医报销。(祁祥乾供稿)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