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九十四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0 09:0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8期(总第九十四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2月16日

 

导 读:

县委梁书记和政府陈县长关于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讲话摘要

编者按:2月13日,中共旬阳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县委书记梁涛、县政府县长陈红星分别作了题为《奋力追赶超越,全面争先创优,以陕西强县建设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紧盯目标,快干巧干,奋力加快追赶超越步伐》的讲话。2月16日,县政府县长陈红星在旬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两位领导同志就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强调,其中县委梁书记讲话中用616个字的篇幅充分阐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县长陈红星在讲话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近3000字的篇幅指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任务。现予以摘录刊发,请各级各部门对照讲话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县委书记梁涛在《奋力追赶超越,全面争先创优,以陕西强县建设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讲话中要求:“坚决打好脱贫攻坚仗。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要以‘全面决战贫困、冲刺年度任务’作为工作部署,精准聚焦、综合施策,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集中攻坚。要聚焦靶向精准发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扶持对象精准、扶贫目标精准、扶贫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坚持因人因户因地施策,精心配置资源,实施靶向治疗,实现‘漫灌’向‘滴灌’转变。要扭住重点持续用力。全面落实‘四个切实’和‘七个一批’要求,确保2017年6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2.97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紧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强力推动住房、道路、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要紧扣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全面推行‘支部+X+贫困户’扶贫新模式,持续打好以农民增收为主的富民产业攻坚战。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加强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完成移民(脱贫)搬迁9184户24701人。继续深入开展聚焦脱贫攻坚道德评议活动,把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思想,有效调动群众兴家致富积极性,确保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要夯实责任全力推进。强化‘三包三定’责任,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及责任清单,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从严执行考核督查和奖惩问责,旗帜鲜明地重奖先进、问责落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用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县政府县长陈红星在《紧盯目标,快干巧干,奋力加快追赶超越步伐》讲话中指出:“要抓准扶贫脱贫,准,就是要精准施策,以准为标,有的放矢。要认真总结提炼去年工作经验,坚持两轮驱动,一手抓贫困群众观念转变、自我脱贫能力培养,一手抓脱贫产业培育、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年度脱贫任务。要建立农业园区、工业企业、商会协会、金融机构包联贫困户工作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县政府县长陈红星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打赢精准扶贫推进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把贫困群众作为最牵挂的亲人,精准实施脱贫救困举措,全面完成60个贫困村、2.97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精准脱贫措施。深入研究中省脱贫政策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轮驱动,一手抓贫困群众观念转变、自我脱贫能力培养,一手抓脱贫产业培育、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让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加快转化为打赢精准扶贫推进战的‘武器粮草’。全面推广‘支部+X+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突出增收产业、基础设施、住房保障三大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公共配套完善和移民搬迁等工作,因村因户因人制定计划,集中各方力量强力推进,使每个脱贫村都有主导产业和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户都有致富门路和安全住房。

压实脱贫责任。完善‘三包三定’方案,细化压实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干部职工包户的帮扶责任和各镇村、第一书记、贫困户的主体责任,做到‘责任要落实、政策要落地、群众要动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项、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健全脱贫机制。建立示范带动机制,以城关镇李家台、段家河镇薛家湾等6个村(社区)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一批资源+产业、旅游+产业等具有示范效应的统筹农村改革发展试点村(社区),引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建立‘三三一’带动机制,通过选准一项产业、培育一批龙头、建立一套利益分配办法,促进农村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工业企业带动一般贫困人口脱贫;建立农业园区、商会协会、金融机构包联贫困户工作机制,发挥先脱贫典型传帮带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完善涉农资金整合监管机制,加大涉农项目、金融信贷、社会帮扶、对口援建等资金整合监管力度,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健全协作扶贫机制,积极争取对口扶持单位支援,推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资金支持。严格督查考核机制,围绕脱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资金投入、扶贫责任、日常管理等指标落实情况,抓好督查落实和考核问效。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稳定达标的脱贫对象要及时退出,新增贫困人口要及时纳入系统。”(摘编 高欢)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