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九十五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2 17:5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9期(总第九十五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2月21日

 

导 读:

春风行动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梦

喜娃子脱贫了

李家庄:栽植千亩大樱桃

 

春风行动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梦

“太好啦妈妈,以后每天都可以看见爸爸了!”家住构元镇林相村五组的张文特小朋友高兴的说。张文特现在已经小学三年级了,每年只有过年的这段时间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今年已经是第九个年头了,和爸爸相处的时间全部加起来还不足一年。张殿武己是四十出头的人,上有父母下有儿女中间有妻子,是家中的顶梁柱。常年在外务工的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一趟家和家人团聚,父母已进入耄耋之年,均患有高血压、风湿、胆结石等疾病,妻子在家里务农并照顾年幼的儿女和年迈的父母。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原本就靠张殿武一人维持生计的家。2016年大女儿又不幸患上一种罕见的疾病,持续反复低烧一个月,全身红肿,经多方求医,均没有确定病因。去年秋天,联村干部王军在走访入户中了解后,积极协助联系西安西京医院确诊。后期治疗中所开销大量的医药费,使得原本经济拮据的六口之家更是雪上加霜。该镇政府了解情况后,批准了他们的低保申请和贴息贷款,极大地缓解了他们因为看病带来的经济困难。

新年过后,又是张殿武出门打工的日子,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之时。镇社保站工作人员在入户宣传中,告知他在2月9日,县人社局将举办2017年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在招聘会上,最终张殿武现场与旬阳县鑫万佳商贸有限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当张殿武拿着意向书回到家后,大女儿张亚宁兴奋地说:“爸爸能在我们旬阳找到工作,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天天在一起,妈妈也不用这么辛苦,又要照顾弟弟,又要带我去看病了。”

据悉,该镇7个村共计35人参加了此次招聘会,共有10余人当场与旬阳县鑫万佳商贸有限公司、旬阳县富华商贸有限公司等多公司达成意向协议,帮助贫困农民工兄弟排忧解难。(高苗 供稿)

 

喜娃子脱贫了

冬日的阳光普照在蜿蜒洁白的通村水泥路上,昔日的小山庄显得格外干净温馨,沿途走到东山村七组,贫困户成厚喜正和父亲在院坝烤火晒太阳,两人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

还没走到门前,父子俩赶忙起身招呼我们烤火。“我冬月二十七搬进新家了,快快来坐。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要不我现在还在原来的土房子住到,还不知道啥时候能盖得起新房呢。”“我今年在屋经管盖房子,虽然没出去打工,我收入还不低呢,大概算了个总帐,共有1.3万元的收入,我完全可以脱贫啦,真是太感谢党的好干部了。”从成厚喜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有太多的话语需要表达。

成厚喜,东山村七组贫困户,今年38岁,家里三口人。女儿在小河镇初级中学上初一,家里还有71多岁的老父亲。据村主任讲,成厚喜勤劳、朴实、为人厚道,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喜娃子。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据成厚喜讲,他母亲去世得早,妻子在他女儿7岁的时候和他离婚了,留下他和年幼的孩子,父亲身体不好,在家勉强种点儿地,家里没有其他任何收入,全靠他一个人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这么多年来,家里没有添置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

“自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政府从多方面支持我,我自己再不努力,就亏了党和政府的恩情啊。包帮我的干部是县档案局何阿娜,她每周都要来看我,指导我发展产业,还给我提供300多株拐枣树苗子,我栽了10亩多地呢,现在都成活了,还栽了4亩黄姜,新盖了个猪圈,养了1头猪。我现在啊,生活越过越有劲儿,越来越有信心了。”“你看我都搬进新家了,盖房我除了经管干活外,其他我啥心都没操,镇上给我5万元贴息贷款,手续都是联村干部贺定理、村长李良航、还有第一书记孙航帮我办理的。就连建房审批手续我都没跑过路,镇上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长李荣来主席帮我办好,还给我送到屋,我更是没操心。”成厚喜的感恩之情益于言表。“再说呢,我女儿上学还有作业本计划,每天写一篇日记,一学期下来老师给奖励500块,现在政策简直是太好了,我能享受政策的全都享受了。”

“我身体不好,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今年三月份在县医院住院花了1.1万元,光合作医疗都报销了6500元,我低保每年1800元,我当兵6年,每年800优抚补助,还有养老金每年960元,你们不用担心我,我零花钱不用愁。”成厚喜的父亲成忠林扳起指头向我们说道。

“爹,等年底把屋里屋外收拾好了,我明年出去打工,挣钱回来加盖二层房子,再给你带个儿媳妇回来。”成厚喜满脸的信心,逗得大家合不拢嘴。(黎小花供稿)

 

李家庄:栽植千亩大樱桃

正月十一,红艳艳的春联与洁白的春雪再次相遇,色彩喜庆而纯净,段家河镇李家庄村的千亩大樱桃基地里,农民、企业家与技术专家、县镇干部也欣然相聚,把因地制宜兴产业、因需服务助发展作为献给春天的第一支歌。

雨雪突至,气温骤降,该村50多户村民却大清早就走出家门,三三两两地,迎着风雪向大樱桃基地核心区简介牌下聚集,充满期盼和欣喜。

“致富果”为媒,小山村焕发新生机

站在基地简介牌下放眼望去,一棵棵半截主干被刷白了的大樱桃树纵横成行,向远处有序铺陈,宽敞平坦的通村路蜿蜒其间,沿途的白墙、黛瓦、红灯笼、翠竹林交相掩映,春未暖、花未开,千亩樱花与山村融为一体的美丽画卷已经被精心勾勒,三产融合发展新理念的召唤下,小山村正春天般焕发勃勃生机。

段家河镇党委书记黄以海说,“脱贫攻坚战役中,我们为全镇每个贫困村至少做一件实事,这1300亩填补全市空白的大樱桃种植基地就是我们的成绩单。”在镇党委班子的设想下,毗邻316国道的李家庄未来将被建成集观汉江风光、赏千亩樱花、品休闲农家等吃住游一体化发展的美丽乡村。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镇村在规划产业基地时,同步跟进规划实施水、电、路、民居改造工程,为今后发展运输、商贸、旅游、餐饮等多种经营提前做好准备。

贫困户张怀词说,“今年我种了6亩大樱桃,只要管护好,今后不仅能卖樱桃挣钱,还能在家门口再干点别的生意,日子有奔头啦。”村民赵钦雄指着自家院子,“我把房子周围的几亩地都栽了大樱桃,150株,要不了几年,我家就住在花丛中了,开个农家乐不成问题。”

新春“第一剪”,樱桃园里春意浓

风雪渐紧,村民有增无减,远远地就和远道而来专家——全国大樱桃协会秘书长史晓涛打招呼,如老友相见一般热情而亲切,原来,自去年秋天大樱桃落户这里起,经农林科技局和段家河镇牵线搭桥,史晓涛已经多次到李家庄现场授课、指导。

一边讲解,一边剪枝示范,穿插着村民的提问和交流,修剪什么造型利于生长,叶芽和花芽怎样区分,为什么修剪后要立即刷漆封口。在大家的鼓励下,村民向兵带头实习“第一剪”;饶正梅围着树苗转了好几圈,终于狠心剪掉了五个枝丫;年逾花甲的赵钦雄用手机现场拍摄视频,说是回去和家人一起反复揣摩;镇党委书记黄以海一边听讲解,一边和村民一起选定下一棵示范树。

培训会从基地转入村委会会议室,培训内容从单纯的讲解技术,延伸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规和技术措施,参会范围也从50余户缩减为50余人,他们共同的身份叫职业农民,农广校校长钱宝花这样解释,“面向千家万户的技术培训我们将持续开展,坐在会议室的各位是我们按照自主申报、逐级审查的程序,从李家庄大樱桃种植大户中遴选的职业农民,这50多位职业农民经全产业链培育,未来不仅是李家庄村大樱桃种植的技术骨干,也是全县大樱桃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县农林科技局副局长樊明说:“发展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因需施教开展精准培训,是农林科技局职责所在,也是我局今年‘先锋行动党旗红,我为党旗添光彩’实践活动的第一站,下一步,我们将跟进农时农事,把各类技术培训向贫困村分产业、分批次推进,直至全覆盖。”

合作共赢,大樱桃是百姓当家产业

“搞建筑这些年,我从李家庄带了些乡亲一起干,但还有很多村民日子过得紧,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大家富起来,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多方考察,多次征求县镇相关部门的意见,向选鹏自己带头流转土地栽植了200亩大樱桃,还牵头组建了硒之恋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乡情感召、利益共享,全村320户村民很快就聚集在大樱桃产业的旗帜下。

樱桃好吃树难栽,既然栽了,就不仅仅是管护,开辟销路、打造品牌,以大樱桃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增收支点,这些都是后续重点工作,向选鹏表示,“我们合作社计划五年内再分三期投入资金1个亿,主要用于扩大规模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预计五年后进入盛产期,亩均年效益将达到3.5万元。”

人勤春早,李家庄村农民增收脱贫的春天,来了!(彭红梅 供稿)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