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九十三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16 09: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7期(总第九十三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2月14日

 

导 读:

石板沟村削“山”记

让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石板沟村削“山”记

2月7日,正月十一,飞舞的雪花悄然飘落在秦岭腹地的桐木镇石板沟村。村民方孝义一边感慨“瑞雪兆丰年”一边说:“这两年日子越过越轻松,都是因为压在身上的‘大山’被削掉了。”

石板沟村建在半山腰,群山环抱。但“此山非彼山”,方孝义所说的“大山”,指的是曾经沉重的人情份子钱。本就不算富裕的村民,一年得随出去一两万元,而当过村干部、大事小事都得参加的方孝义,更是被各类份子钱压得喘不过气。2014年,方孝义就随出去4万多元,因为实在拿不出钱,他还向镇干部借了1万元。“但我还不算最夸张的,还有人贷款随礼,甚至把要交纳新合疗的参保钱都拿出来送礼,说是病可以缓几天治,礼钱不送太‘难看’。”

让记者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石板沟村,曾经的份子钱名目竟有十四五项。“红白喜事要办,娃娃满月、上大学要办,买新车要办,33岁、36岁、48岁、60岁的生日都要大办,盖个房子还要办动土、封顶、乔迁三次……一年下来光我们村就要办100多场。”方孝义说,“后来一听到村里有人放鞭炮,我就害怕,觉得钱包又捂不住了。”

不少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一年赚的钱一多半都投进了人情往来里,生活根本无力改善。村党支部书记刘琦说:“可办事收礼的事主也不好过啊!红包、烟酒、菜品的标准水涨船高,为了讲排场,有人结婚租豪车、请乐队,给帮忙的人发红包。几十桌宴席,每桌都是八凉八热四个汤,杂七杂八算下来得花五六万元,为此欠一屁股账的事主不在少数。”

就这样,石板沟村深陷在“忙过事忙随份子钱”的怪圈里,每一个家庭都苦不堪言。一定要削“山”!村“两委”班子暗下决心。2015年初,村“两委”给每一户村民都下发了调查问卷,村民们一致选出“过事”和“随份子”,作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2015年9月起,该村正式成立了红白喜事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村民自治合约,每一户村民都自愿在合约上签了字。只有“家人亡故、家庭成员结婚、新房建成乔迁”这3种事项,才能申请摆酒席。“直系亲属随礼礼金不得超过200元,朋客随礼礼金不能超过100元;过事设宴的各项开支必须控制在2万元之内……”这些要求被纳入石板沟村村民自治章程。

“多年的人情往来突然停了,有的人份子钱送出去的多收回来的少,就不愿意执行。”村红白喜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刘西峰说,“这首先要党员干部带好头,给村民做出表率。”

村支书刘琦以身作则。儿子结婚时,没有婚车、没搞婚庆,迎亲队伍全程步行1个多小时,办了场“绿色”婚礼。在表率力量的作用下,份子钱“大山”终于松动,而随着我县为推进“移风易俗”一系列工作的逐步开展,石板沟村“削山工程”的成效也开始显现。

从2015年9月至今,整个村只“过事”了32次,每一次怎么办、花多钱都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下来。“与没改革前每年上百场相比,能给村里省下上百万元。”方孝义告诉记者,“这两年的人情往来再也没超过1万元,省下的钱都用来购置设备、扩大种植规模,钱现在才算是花在了‘刀刃上’。”

群众的负担减轻了,致富路上才能跑得更有劲,2016年又有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在削除份子钱“大山”的同时,村民也在筹划,如何把周边真正的大山开发成创造效益的“金山银山”。

“过年期间我们又开了场‘群英会’,让村里的能人群策群力、出谋划策,看看下一步村子里的经济怎么搞,怎么才能让大家尽快致富。村‘两委’决定,新一年发展双季油料种植,发展林下养殖,还可以搞旅游观光、农家乐,养蜂采蜜也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

谈起石板沟村的未来,刘琦充满了期待。(薛天 张军 供稿)

 

让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新房子盖得漂亮啊,日子过好了!”“这多亏扶贫干部和乡亲帮忙!”搬迁住进新房的金寨镇观音堂村郭明智,面对亲友的称赞由衷地说。

在该村,最近一个多月搬进新房的就有10户家庭。村党支部书记乐荣田提及去年全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如数家珍:“还有吴德根、郭道军等33户贫困户,不仅都有了新房,同时通过发展烤烟、魔芋、畜牧等产业,家庭经济收入也都超过了全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当年全部实现脱贫。”

金寨镇观音堂村位于巴山深处,山大沟深,最高海拔达1437米,是全镇有名的贫困村。去年该村贫困户的房屋改造和新建任务35户,占全镇此项任务的三分之一,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等诸多实际情况,包抓该村的县总工会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会班子团队有担子,人人有任务,责任明晰,逐户上门了解情况、谋划贫困户房屋新建或维修改造措施,从帮助选址、办理用地手续、筹措资金、协调劳力、施工设计、准备材料到施工管理等方面事无巨细。“很多需要户主办理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文化知识有限,为了早日解决问题,都是我们扶贫队和村上的干部代理或者带领他们一起跑路去办理。”担任该村第一书记的县总工会干部李学智说。

“徐德峰新房明日封顶,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陈新贵房屋改造已经全部完工”,笔者被拉入该村扶贫队建立的精准扶贫工作微信群后,手机经常响个不停。微信群反映的情况只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很多干部做了扎实细致工作却不愿意在群里表功。村民乐荣田举例说,县总工会主席梁平一年时间去了他们村七八次,且大多时候都是在周末时间去的,解决了村里扶贫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农忙时间,县总工会机关的全体干部到村里帮助贫困户收割庄稼,指导发展时令经济项目。

走进该村小地名叫河号的沟口,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楼顶上,红旗招展,大喇叭里播放着的流行音乐在山间回响。据了解,针对山大人稀,信息闭塞,村里还在山头制高点安装了8个高音喇叭,除了宣讲政策外,还用于农村灾害预警、气象预报、农技科普和村组工作事项通知等方面的宣传。

事实上,该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不仅是针对贫困户做到了宣传思想攻坚到位和居住条件改善到位,还做到了贫困精准识别、帮扶措施精准到位。截至2016年底,全村烟草实现收入150多万元;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养猪5000多头、种植魔芋1000多亩、天麻等中药材500多亩,200多名贫困人口当年实现产值300多万元;通过健康扶贫,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并为46人办理了慢性病补贴手续;通过金融扶贫,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贴息贷款32万元;以“技能培训”为载体,开展教育扶贫,培训农民工100多人,通过扶贫助学、计生助学、工会金秋助学等方式,对7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家庭学子共计帮助2.5万元;改造通组公路5公里,硬化金沙公路5公里;改建一组人畜饮水净化池一处,完成七组饮水工程测量设计工作。“摆在眼前的业绩,让贫困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了工会干部是在用真情、出实招、使大力。”乐荣田感慨地说。(杨志勇供稿)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