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期(总第七十五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1月17日
导 读:
段家河镇脱贫攻坚临考前“再发狠力”
技术学到手 脱贫大步走
秦家塔村建园兴业迎“双喜”
人社局为竹园河村脱贫致富全力以赴
段家河镇脱贫攻坚临考前“再发狠力”
“向庄村是2016年脱贫重点村,全村264户80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252人,危房28户,改建9户,在建14户,5户搬迁。现有住房需要内粉面积约1590㎡,外分面积约4692㎡,院坝硬化面积约1472㎡,改厕改圈分别为41、44、28户。”向庄村支部书记黄振波一板一眼的向镇主要领导做着详细的汇报。
“全村正在完善软件资料,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建立贫困户收入台账,即将启动产业建园项目。”郑文财补充说道。
“听了你们的汇报,我感觉亚历山大,不可否认,作为2016年脱贫重点村,向庄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离脱贫示范村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奋战在一线的将士们继续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力争完成目标任务。”镇党委书记黄以海语重心长的告诫大家。
时下,脱贫攻坚到了冲刺阶段,到了收尾阶段,更到了关键时刻,为了综合研判全镇6个脱贫重点村,1240户4154人的脱贫进展情况,动员广大干群再接再厉抓项目落地,抓政策落实,有效破解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顽疾和疑难杂症,近日,段家河镇主要领导亲临一线,听取汇报,查找问题,破解难题,为全镇脱贫工作再加压、再鼓劲、再助威。
这是一次决战前的再加压
50多天,1200多个小时,距离脱贫攻坚考核验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贫困村、贫困户是否能如期脱贫,无论是战区司令,亦或是包联干部,都感受到了决战前夕的紧张气氛。
有压力固然好,怕的是没有变压力为动力。行走在脱贫攻坚一线,有的急了,有的慌了,有退缩不前的,有原地踏步的,也有奋勇向前的,这是决战前的固有现象,这也符合段家河对于脱贫攻坚的战斗姿态,因为在段家河,人人都认为这是一场硬仗,是一场只许赢不许输的仗。随着一场场严肃紧张的脱贫攻坚汇报破题会,不仅检验了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也表达了一种决战必胜的信念,更是统一了步调,传导了压力,激发了动力,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战前动员。
“会上通报的各村进展情况,让我们倍感压力,作为市政府办包抓的脱贫村,我们工作欠账还有很多,抓不好脱贫攻坚,真的对不起很多人。”薛家湾村主任曹永兴会后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到。
这是一次冲刺时的再破题
如何打赢这场全民参与的战争,如何把贫困村建设的更好,如何把贫困户带上幸福的康庄大道,段家河镇党委、政府从小处着手,从长远规划,从每一次破题上探索。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谈及最多的也就是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的建房、产业发展、增收致富问题,对待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段家河镇则是因地制宜,结合镇情实际,实行“项目先实施,资金先垫付,产业先发展,建房先启动”的原则,鼓励“先行”。“因为只有干在先,想在前,才不会掉队,才会打赢这场战。只要大胆地干,就不怕没人管。”这是镇党委书记黄以海在每一次脱贫攻坚会上常讲的话。
倡导先行,段家河镇脱贫攻坚可谓风生水起,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一项项惠民政策惠及万家,沟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脱贫的调子越唱越响,攻坚的步伐越来越稳。
昔日里好吃懒做的人,勤快了,平日里等待观望的贫困户,行动了。是什么让他们经历了如此“蜕变”,拔地而起的新房,勤劳致富的身影,便是最好的见证。“让贫困户自力更生,让贫困户转变思想,促进精神脱贫,脱贫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实处。”镇长徐先宏这样解读精神脱贫。
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神脱贫,是段家河镇在脱贫路上的一个重要实践。从道德评议到修订村规民约,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六进六促到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助推了精神脱贫的步伐,都完成了一次思想的转变和一次道德的教化。
这是一次交卷前的再检查
重温毛主席“进京赶考”的意义,对于当下脱贫攻坚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能否向上级党组织、向贫困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牵动着段家河镇上上下下的干部。
承载着历史的重任,肩负着脱贫的重担,段家河镇以上率下,认真做着临考前的准备工作。针对脱贫任务,战区司令谋划着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包联干部耐心的把政策送到贫困户家中,镇村干部细心的完善着关于脱贫的档案资料,时刻督促着工程项目的进度、贫困户的四改三建,每一次进村入户,都把真心实意带下去,把关心支持送到家。
考试都会有成绩公布的一天,脱贫攻坚这张考卷,是一次开卷考试,阳光公开,公平公正,成绩如何,是老百姓说了算,是贫困户打分,能否合格,段家河在临考前,在努力的温习着、冲刺着。(颜康 供稿)
技术学到手 脱贫大步走
近日,铜钱关镇由社保站牵头,组织畜牧、林业方面的技术人员,分别对今年脱贫的双河村和康坪村共78户贫困户,进行为期两天的实用技术培训,为村民送去了亟需的畜牧养殖、林业种植方面的技术,培训的第一天两个村的培训点都座无虚席,深受村民的称赞。
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尤其是适合铜钱关镇今年两个脱贫村种植的茶叶、板栗,养殖方面的猪、鸡、牛、羊等方面的技术是村民们最想了解,最想掌握的,近期土地饱墒、气候适宜,是茶叶、板栗移栽点种的最好时节。入冬后畜牧养殖方面的知识也是农户比较关注的。针对以上问题,铜钱关镇党委、政府结合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选准时机,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到村采取统一授课讲解、课堂提问解答方式进行技术培训。既完成两个脱贫村年初制定的脱贫攻坚项目规划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任务,也满足了贫困户及村民当前在实用技术方面的需求。
培训的方法和内容,在培训前会同镇相关站(办)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周密计划安排。选派专业技术好,有实践经验和授课能力的同志担任主讲人。在种植方面着重讲述了茶叶(双河村培训点)和板栗(康坪村培训点)的地块选择、苗(种)品种的选择、园地规划、移植技术、茶(栗)园的管理、以及茶叶的采摘制作技术等;养殖方面重点对猪、鸡、牛、羊的圈舍搭建、幼崽管理、禽病预防及防治、进入冬季后的保暖和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整个培训辅导以通俗易懂、可操作性为宗旨,真正让村民学以致用、即学即用。
通过这次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为贫困户送去了种植、养殖的实用技术,也为铜钱关镇今年脱贫的双河村、康坪村如期脱贫送去了一缕春风。(王安平 供稿)
秦家塔村建园兴业迎“双喜”
近日,吕河镇秦家塔村迎来了双喜临门的好日子。一是罗昌青、秦治喜、秦治吉等4户贫困户喜建新居同时开工;二是双创办牵线搭桥引进的投资方,就“桂花湖”生态旅游开发达成初步意向,将为村民脱贫致富建立一个长效的增收产业。
进入第四季度,秦家塔村盖房建园高潮迭起,罗昌青、秦治喜、秦治基等贫困户门前,红砖、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山堆大码,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着施工,抓抢晴天盖房建园。其中,罗昌青,一家6口人,家中只有一层平房不够住不说,还严重漏雨,很想再加盖一层,但是苦于经济困难,手上没有资金周转,几次反复下不了决心。双创办帮扶干部吴昌根和第一书记薛亚利多方协调,为他争取5万元的贴息贷款和补贴5吨水泥用于建房,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紧张筹备,物资到位,人工到位,11月1日,正式开工。老罗逢人就说,帮扶单位好,双创办帮了我大忙。帮扶干部好,帮扶工作我满意。同时开工建设新居的贫困户,还有双创办干部任琴帮扶的秦治喜和孙宝玲帮扶的秦治吉等。
秦家塔村共有贫困户133户,双创办包联贫困户60户,房屋改建任务30户。今年以来,在双创办的倾情帮扶下,多方化缘水泥150吨,钢筋6吨,用于贫困户改房建园,化缘农资化肥20吨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协调贴息贷款、社会帮扶资金和各类临时补助100余万元。前三季度,全村贫困户中13户在原址建设了新房,3户改建了房屋,3户在集镇购买了新房,1户实现了梯次搬迁,12户完成了居家环境改造,已经超额完成2016年建家建园任务。第四季度,建家建园再掀热潮,为贫困户建家建园,让贫困户住的安全,住的放心。
不仅要让贫困户能住的舒心,而且要贫困户能真正地脱贫致富,这是双创办帮扶贫困村的初衷。所以长期以来,双创办一直致力于为农户建立一个长效增收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多方招商引资,先后建立起旬阳“凤轩”农业合作社和“桂花香”农业合作社,现在又将目光投向“桂花湖”生态旅游开发,积极引进务工能人史强民和周庆斌,就“桂花湖”生态旅游开发,达成初步意向。投资公司和村委会召开恳谈会,商量制定框架合作协议,统筹投资方和村民的双方利益,实现互惠互利,双方合作共赢,为村民致富打造一个长效产业。
“桂花湖”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将于近日开工,规划在“桂花湖”两岸修建游人步道,建设旅游中心,依托库区内丰富的野养鱼资源,修建钓鱼台,开办农家乐、开发休闲垂钓和水上娱乐等旅游项目。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积极吸收当地农户和贫困户入股,持股分红,为当地群众建立一个长效的增收产业。(吴昌根 熊贤刚 供稿)
人社局为竹园河村脱贫致富全力以赴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县人社局再次举全局之力、集全员之智、持续发力,引领包联的竹园河贫困村干群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力以赴推进该贫困村如期脱贫。
该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结合国家旅游重点村建设,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该村实地考察,为该村确定了200亩牡丹观光园种植,目前苗子已在栽植;针对79户不安全住房问题,该局领导先后10余次带领技术人员实地踏勘,选择安全集中安置点,已动工开建。该局筹集资金6万元,对在本年度完工的住房户进行奖励。如今,该村部分群众已迁新居。针对饮水难问题,争取资金600余万元,铺设管道1000余米,修建水塔20立方米,确保村民喝上安全放心的自来水。组织爱心损款2.1万元,用于购买黑猪苗和清远麻鸡苗补贴。积极争取资金,修建公厕2座,改善村居环境。并结合竹园河村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残疾、慢病评定暨健康扶贫义诊活动,义诊群众513人,为全村患者省去医疗成本20余万元,让健康扶贫落到实处;在全县率先开脱贫攻坚政策宣讲、文艺汇演助力脱贫攻坚、厨艺等免费技能培训及信息扶贫等深受贫困群众欢迎的联村扶贫活动。进一步坚定了贫困群众决战贫困的决心。
稳步实施产业扶贫计划。先后邀请县农林科技局专家,为村民开展油用牡丹、核桃种植管护知识培训。目前,该村成立以油用牡丹、拐枣、核桃为主的天佑生态农业合作,以牛、羊、猪、鸡为主的绿康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帮扶,让贫困户有稳定收入。为改善部分高山分散户用电质量,预计投资达600万元以上,连接15公里的高压电改造项目已经立项。为改善出行难问题,预计投资120余万元,已确定了2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
据统计,目前县人社局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余万元,用于竹园河村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业、种植业发展。下一步,该局将帮助该村筹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竹园河大桥。(王小平 张兆群 供稿)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四期)[ 11-10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六期)[ 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