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总第七十二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1月1日
导 读:
在家门口享受脱贫攻坚文化大餐
“两聚焦两迅速一加强”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法律服务进村入户解实事
脱贫攻坚中发光发热的非公力量
在家门口享受脱贫攻坚文化大餐
10月31日,县委宣传部、扶贫局、文广局主办的“文化旅游助推脱贫攻坚巡回演出”走进白柳,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温暖送到贫困群众身边。
节目以开场舞《遍地阳光》拉开了演出序幕。 县文化馆的青年演员们倾情表演,优美的舞姿获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对口快板《精准扶贫进村子》、现代舞《扶贫干部到我家》、小品《我要当贫困户》等文艺节目让观众深深陶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通过这种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了一道丰厚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营造了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凝心聚力、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精神扶贫”,把扶贫和扶志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贫困户“人穷志不穷”,改变部分贫困户不思致富,不知感恩,生产缺乏干劲,“等、靠、要”等思想,提高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知度和知晓率,树立脱贫光荣的理念,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激发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快群众脱贫攻坚步伐,增强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双双脱贫,早日过上美好生活。(彭志莹供稿)
“两聚焦两迅速一加强”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为冲刺60天,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石门镇于10月30日晚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传达近期县委会议精神,同时就“两聚焦两迅速一加强”安排当前工作,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聚焦今年脱贫村脱贫任务完成,坚决按照省市县标准开展自查。针对今年脱贫村43项任务要逐项开展打分评估,镇指挥所成员要入村入户开展评估工作,确保所有贫困户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清单任务,评价满意。聚焦今年321户1100人脱贫对象的平稳退出,扎实做好帮扶措施的落实和满意度提高工作。一要无条件的完成帮扶责任清单的所有任务,已完成的要督促完成扫尾和完善工作,还没完成的要克服一切困难必须完成。二要认真细致的搞好2016年脱贫户全面核查工作,确保优惠政策衔接不遗漏,特别是要将产业补助政策兑付标准兑付到位,制定可操作的检查方案,完善安排好检查兑付程序。迅速完成6个重点村的各项建设扫尾工作。一是确保路、房、水、建设的进度和扫尾工作开展,由各部门集中时间客观如实验收。二是完善好各项手续报账及开行贷款工作。迅速完善镇、村、户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一是脱贫攻坚指挥所要下发档案资料清单,便于各村开展自查落实。二是明确责任,镇级档案、村级档案、户级档案均要明确到人到事,夯实工作责任。三是脱贫攻坚督察组要按照要求抽查帮扶纪实、收入台账、二维码录入等工作,强化通报,有两次以上通报的干部进行书面提醒问责。加强总结与宣传,充分展示工作开展成果,为赢得评估验收主动出击。一是整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形成前后对比,充分展示工作成效。二是总结先进典型,全面提炼事迹材料,推出系列报道,打好宣传战役的最后冲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赢得良好的社会氛围。(王浩供稿)
法律服务进村入户解实事
秋雨淅沥,十月的旬阳县小河镇雾气蒙蒙。在一户土坯房里传来喜讯,年逾花甲的邱某拿到了奔波3年未果的赔偿判决书,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是法律援助救了我们,三个娃娃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感谢李兴华律师!”
李兴华是县司法局开展的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和“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中,下派到村里的法律顾问。一上岗,他就接到了邱某的法律求助。
“儿子当时在西康二线务工。下班后,接到工地电话要修机器。去工地路上,出了事故,撞伤了头,最后因伤势过重,2012年10月去世了。”说起儿子,邱某老泪纵横,“花了三四十万,但工地只给了8000余元的医疗费。”
在儿子去世不久,邱某的老伴也因悲伤过度而病逝。还留下了三个分别为10岁、5岁、2岁的小孩。“我多次找到项目工地,要求解决医疗费和死亡抚恤金的问题,但都被推脱了。后来还起诉到了法院,但法院认为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渠道主张权利,最终裁定不予受理。期间还多次找了劳动部门,最终都没什么结果。”
“跑了两年多没啥结果,我就去找到了李律师。我不懂法,都是李律师在忙前忙后,为我们据理力争,经过一年多终于一审有了结果,法院判决赔偿47万。”说到这里,老人看到了希望,“小孩以后生活不用愁了。”
如今“有困难找法律援助”在旬阳成了一句流行语。该局紧扣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扶贫工作,为全县63个贫困村(社区)指派律师顾问,为村(社区)管理提供法律意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开展法律体检,参与人民调解,开展法治宣传等。
该局还选派20名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律师和20个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对接,为企业担任法律顾问,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建议,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培训、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代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等业务,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同时引导当地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合理表达诉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涉法问题,消除纷争,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该局局长说,我们通过周到的法律服务,满足群众和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形成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村(社区)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保障村(居)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为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构建美丽富裕旬阳提供法治保障。(屈先华 供稿)
脱贫攻坚中发光发热的非公力量
今年以来,我县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急事”、“难事”和“烦心事”,赢得社会群众普遍赞誉。
搭起挡风避雨安全生活的“安乐窝”。陕西金力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筹措20万元为包联的棕溪镇黄土村20户困难户解决移民搬迁集中安置,旬阳县康美建司向挂联的城关镇袁家村10户贫困户捐赠5万元用于旧房改造,捐赠20万元用于该村10户贫困户购买安置房。
架起四通八达各方联通的“连心路”。旬阳县平安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治安出资100万元为贫困村赵湾镇华山村改造硬化通组路,陕西金力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资助棕溪镇棕溪村修联户路,旬阳县康美建司捐赠30吨水泥用于该村道路建设,大地公司向蜀河镇小山岔村捐赠20万元用于道路建设。
托起孤儿寒童莘莘学子的“求学梦”。旬阳籍在外创业人士邹善明、周裕森、李根本、潘厚德捐资10万元,助力25户因学致贫家庭脱贫;陕西江森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吕河镇平定河湾幼儿园,解决移民搬迁群众子女的上学难题,又资助吕河镇二佛寺村贫困大学生王明林5万余元供其上完大学;旬阳县大地建筑有限公司结对帮扶3名贫困大学生,其中2名学生每学年5000元,1名学生每学年10000元;旬阳明文油脂有限公司捐资2万元救助4名贫困家庭大学生。
扶起弱势残疾困苦百姓的“难上难”。9月,西安市旬阳商会会员赵永明、徐荣茂、耿家明等21名爱心人士得知蜀河镇傅家湾村2岁孩童刘鑫鹏患有白血病后,立即捐款35万元用于治疗;第26次全国助残日,旬阳县万乐烟花爆竹总经理张兆朝前往县阳光学校为残障孩子送去了60套价值6000元的运动服装。
种种义举,不胜枚举,我县非公经济人士“乐善好施”的品德在传递,并感染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县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扶危济困、捐资助学、架桥修路、救助贫困在校学生等光彩事业方面的资金超过六百万元。(王元林 师刚锋供稿)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一期)[ 11-02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三期)[ 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