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期(总第七十一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0月28日
导 读:
仁河口镇多措并举保驾安全住房建设
喜看贫困群众一年新变化
财政局在脱贫战场上动真格出实招
脱贫攻坚下的新农村
仁河口镇多措并举保驾安全住房建设
因连续雨涝天气,严重影响安全住房建设进度,加之贫困户居住房屋多以自建为主,建设行为点多面广,农户自身缺乏建筑知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为切实抓好全镇农村危房改造、散户新建房屋、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让贫困户都住上安全的房子,仁河口镇集中力量、多措并举,确保农户建房安全。
一是强化宣传、源头管理。该镇政府通过召开住房质量安全工作会议、走村入户宣传建房标准、房建安全防范等知识,对农户新建房屋提出合理性建议,因地制宜、不攀比不浪费,从选址、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安全、并达到相关住房标准;对集镇集中安置点项目建设,联合相关主管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手续健全、管理有序、安置户满意。二是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应对突发状况。及时将各种极端天气预报通过微信、QQ平台、短信、电话等途径发布给全体镇村干部,并督促干部做好信息的传递工作,提醒辖区群众提前做好预防,确保人身财产安全;进一步做好农户不安全住房的排查摸底工作,落实专人预警,并督促整改,保证安全度汛。三是重点监控、确保兜底人群住房安全。村“两委”针对本村老弱体残、无劳动能力、目前正在建房的重点人群落实专人加强监管;对全镇辖区内的滑坡地带以及受地灾威胁户强化日常监控、及时排查,并灵活运用各种扶持政策,督促搬离,确保安全。
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安全住房181户,在建41户,竣工140户。后续将继续抓好建房质量安全,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今年住房建设任务,为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奠定坚实基础。(杨荣莉方超 供稿)
喜看贫困群众一年新变化
转眼时间,县教体局职工与赵湾镇白杨坪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已一年时间,期间帮扶职工们通过情感疏导、政策宣讲、技术培训、产业带动、搬迁安置等措施,使贫困群众在精神面貌、技能技术、经济收入等多方面发生了令人欣慰的变化。
情感疏导,贫困户群众变得自信乐观。白杨坪村二组袁仁仪,由于家庭的变故和债务带来的经济压力使这个28岁的小伙子变得消极颓废,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一年来,教体局帮扶者多次与他交流沟通,通过情感疏导,加之他今年被评为全县十大孝星的精神激励,现已变得自信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希望,该村像袁仁仪一样通过情感疏导变得乐观自信的贫困群众随处可见。
政策宣讲,贫困户群众享受到了党的雨露甘霖。“以前我们对党的很多惠民政策不知晓,理解不透,通过帮扶我的县教体局干部细致的讲解现在都已知晓,真谢谢他们”,白杨坪二组组方儒海说到。该局干部将贫困户们可享受的国家扶贫惠民政策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制成彩页,印发给各个贫困户并讲解透彻,让贫困群众都能知晓政策享受到党的雨露甘霖。
技术培训,贫困户群众成了技师能人。该局帮扶工作队多次聘请农技专家深入村田间地头,为贫困群众讲解传授种植养殖技术,同时选派部分贫困群众,前往县职教中心接受专业的技能培训。据统计,今年该村共接受专业技能培训200余人次。该村四组村民曹家贵通过培训掌握了魔芋、烤烟种植技术,成了技术能人,深受村民们追捧。
产业带动,贫困户群众的腰包鼓了。围绕“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地域特色,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生猪、牛(羊)、山鸡养殖和烤烟、魔芋、洋芋等种植项目。据统计,今年全村共喂养生猪140余头、山鸡3000余只,种植烤烟300余亩、魔芋120余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个1个,目前240亩洋芋正在调种和技术培训。
搬迁安置,贫困户群众实现安居梦。“现在国家的政策就是好啊!帮助我们在村委会门口盖了新房。以后,这里建有活动室,文化广场,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健健身,老有所乐!”说起搬迁后的生活,二组潘全良显得特别兴奋。据悉,自帮连活动开展以来,该局与赵湾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实用、安全、宜居”的思路,建立3个扶贫安置点,彻底解决全村41户脱贫户不安全住房问题,帮助搬迁贫困户群众实现安居梦。(夏远峰供稿)
财政局在脱贫战场上动真格 出实招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党代会精神,全面打响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县财政局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动真格、出实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扶贫先行扶志,广泛发动群众。发挥贫困户的主体作用,让贫困户广泛认同、积极参与、普遍受惠。一是着眼提升精神状态,树立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帮扶政策和干部包帮措施,让贫困户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提振信心和决心,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二是动员群众积极行动。树立“自己日子自己过,自己的梦自己圆”的自强自立意识,以及“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干劲和勇气,迅速行动,迎难而上,主动建好自己的家。
二、倾注真情帮扶,凝心聚力脱贫。落实91名干部帮扶67户贫困户的包帮责任,并与贫困户建立真感情,同吃同住同建家。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家庭脱贫规划,在住房建设、居家环境、家风建设和产业增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帮扶,持久用力。坚持每月至少两次入户协助抓好户脱贫计划的实施,力所能及的协调各方关系,帮助贫困户所确定发展项目落地。
三、吃透扶贫政策,细化扶贫方案。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包帮干部吃透扶贫各项相关政策,根据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情况,按照每户有一业可撑的目标,为贫困户量身制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思路。该局通过财政干部发送养殖土鸡技术资料、送猪仔上门,并先后多次组织县、镇农业、畜牧技术人员进农家、到田头、入圈舍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引领带动张家河村贫困户发展油用牡丹400亩、烟草110亩、黄姜95亩、核桃89亩、柚子17亩,养殖鸡412羽、养猪191头、养牛39头、养羊55头。
四、多渠道想办法,解决资金需求。主动协调县级各个业务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扶持、采取小额信贷方式帮助贫困户争取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扶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在张家河投资兴业和财政局经费节约补充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家资金。一是积极协调国土、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农田耕种条件,争取水保项目资金20万元,实施坡改梯550亩。筹资35万元硬化村级道路底子4.6公里,新修村级道路公路5公里及时解决群发展烟草产业出行困难,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帮助20余户贫困户办理产业、搬迁、就业、就学、康复等贴息贷款100万元,安康市尧柏水泥有限公司等社会力量也投入到张家河的建设中来。三是通过项目扶持,饮水管网17公里,建蓄水池3座、安放网络及数字电视端口、农村电网改造等多处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用水、用电、通讯网络等基本生活难题,为脱贫奔小康奠定坚实基础。(黄玉敏供稿)
脱贫攻坚下的新农村
编者按: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广大农村正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再也不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这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又重拾生活的自信和乐观,也许,从赵湾镇王庄村(2016年脱贫重点村)村委会主任李世发同志自创自编的这首民谣中能略窥一二。
农村生农村长,农村生活就是爽;
烤点烟,打点工,种点菜园栽点葱;
养点鸡,种点菜,即逍遥又自在;
活虽多不太累,累了还有炕头睡;
不愁吃不愁穿,转眼之间到秋天;
粮归仓,烟卖完,除了喝酒就聊天;
杀头猪,磨点面,天冷围在火炉边;
熏腊肉,烘豆干,挂粉宰羊迎新年!
现在农村就是好,空气清新寿年高;
一旦过穷有低保,年岁大了有养老;
孤寡老人享五保,得病合疗能报销;
精准扶贫政策到,农村现在更热闹;
旧房危房都拆掉,集中自建和改造,
补贴政策种类全,卡片上墙都知晓;
医疗保障更重要,自查自看自参照;
教育保障分学校,高低不等都上报;
政策虽然特别好,不能只想等靠要;
发奋努力自摘帽,2016定脱掉(贫困帽)!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期)[ 10-27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二期)[ 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