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七十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7 08:03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第70期(总第七十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0月25日

 

导 读:

“三步棋”走活龚家庄脱贫攻坚

麻坪镇“八精准”助力脱贫产业见实效

我县严管激励相结合助推干部安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步棋”走活龚家庄脱贫攻坚

今年以来,城关镇龚家庄村采取“抓宣传促主动、抓示范带全局、抓设施促保障”三举措,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在产业扶贫、设施保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打赢全村脱贫攻坚硬仗铺平道路。

宣传引导促主动

贫困户是脱贫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帮联干部是帮扶主体。该村共有365户1375人,其中贫困户100户 289人,分别占全村的27.4%和21.02%;干部每人帮联2至3户。要实现2016年脱贫目标任务,必须充分调动主体力量,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该村紧紧抓住两个主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从思想深处着手,着力解决脱贫动力问题。

一是造大声势浓厚氛围。在该村主干道公路边墙及村委会刷写醒目标语、悬挂横幅5条,以帮联部门和村为单位召开脱贫攻坚动员大会3次、相关政策文件学习培训3次,以组为单位召开脱贫攻坚学习会8次,以县、镇、村三级包帮人员为单位与贫困户一对一面对面讲解脱贫的意义、目标和途径555人次,环环相扣把脱贫攻坚政策、流程学深学透、宣讲到位,在深化认识、营造氛围中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干群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员思想活跃,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建房子、修公路、搞种养等,喊起号子干得热火朝天。

二是摸底子定措施。集体组织帮扶人员进村入户摸底调查2次,帮扶人员与贫困户集体见面沟通交流会1次,严格识别,摸清底子、征询意愿、精准谋划,把顶层设计与村情民情紧密结合,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计划,按照农业产业、蔬果产业、畜牧产业、劳务产业等类别,因户因人制宜帮贫困户制定精准脱贫项目规划书,明确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具体措施和涉及的方方面面环节,加强政策对接、资源对接、人员对接,压实两个主体工作责任,使帮扶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如龚德添懂建筑,就安排他在村安置点为贫困户建房,龚锋善务农,就帮扶他种植黄姜6亩、白芨0.5亩,王保全、王仕海、王明吉3户需要建房屋就扶持水泥砖块10000块、钢筋1吨水泥20吨,包蒙蒙摔伤,右腿、面部多处骨折和软组织挫伤,急需医疗费用,就利用“微信圈”帮她筹集爱心8740.49元,协调民政救助金20000元……真心实意帮,帮在点子上,很快就形成了干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立自信强能力。懒惰、自卑、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是贫困户的特征。扶贫先扶志,摆脱思想贫困。通过技能培训、进村入户访谈、节日慰问、道德评议等方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志向,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勤劳致富、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自觉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一时自力更生成时尚,包香成年逾花甲,1人发展烤烟7亩,养猪2头、鸡20只,年收入可达到10000余元;周家贵克服严重高血压去安徽务工,月入5000元;88岁老党员李三添自己动手解决日常饮食。

示范引领带产业

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重头戏,重点支持、扶持种养大户、务工大户、创业大户,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路子带动全局。扶持龚挺发展烤烟33亩、购置2个烤烟炉,养殖4头牛、4头猪、30只鸡,修缮房屋90㎡,经济大翻身;李大虎建牛圈1个、养牛9头、种植黄姜2亩、核桃1.5亩、黑麦草2.5亩,支出1.8万元把下雨漏水、刮风穿墙的毛坯子房整修一新;帮扶周家贵全家务工,他月入5000元,媳妇月入2000元、儿子月入2000元,年收入10.8万元,不仅能脱了贫,还达到小康水平;为贫困户王道吉借资25万元,在西安开餐馆卖羊肉泡。引领带动贫困群体种植烤烟60多亩、黄姜150多亩、核桃100多亩、蔬菜10多亩,养殖生猪140余头、牛30余头、鸡2300多只,在外务工100余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可突破4000元。

基础设施做保障

购置电脑、打印机各1台,拉宽带,实现村级脱贫攻坚信息化办公。本着道路交通为产业发展服好务的理念,争取老促会项目便民桥1座,联系交通部门,拓宽要铺设的4条水泥路路基6公里,新修2条砂石路2公里,和原有水泥路形成村内循环路,跨村路2条,缩短去县城和东区各2公里里程,实现户户通公路、土地林扒离公路近,大大降低了发展产业成本;勘查全村人畜饮水水源地,联系水利部门测量水量、管线铺设、水塔位置、分户线路,计算工程数据,饮水工程14700米管道开挖完成100%,为农林牧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杨孝琴供稿)

 

麻坪镇“八精准”助力脱贫产业见实效

为切实加快贫困户产业脱贫步伐,麻坪镇高度重视,精心研讨,采用“八精准”工作法,千方百计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其产业达产达效。

一是市场调研精准。专门组织贫困户深入邻近乡镇参观学习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管理模式和技术要点,并充分调研市场前景,探索市场规律,顺应市场需求,使产业规划切合实际,管理方法科学规范,产品销路通畅,确保其产业发展顺应市场需求。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精准。针对脱贫户产业发展面临的水、电、路、视、讯等问题,镇领导积极和相关上级部门联系,争取技术支持和产业扶持,及时解决产业修路、用地、拉水、接电等问题,确保其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到位,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解决资金缺口精准。大多数贫困户都存在资金不足,借贷款难等问题,为了充分解决这一问题,镇领导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农村金融机构,动员信贷人员实地调研,消除金融机构信贷管理人员顾虑,争取扶贫贴息贷款应放尽放,确保其产业发展资金及时保障到位。四是降低风险精准。积极和保险公司对接,了解相关产业保险知识,动员各产业户办理产业保险,降低产业发展风险,消除后顾之忧,确保其产业稳步发展。五是部门协调精准。针对不同领域的相关产业,镇主要领导多次出面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政策支持,在蚕桑、畜牧养殖、核桃等扶贫产业发展上,争取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贫困户技术低,管理粗放,产业水平差,沟通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其产业顺利发展。六是兑现产业资金精准。在产业发展前期,积极宣传产业扶持相关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产业发展中期对产业大户及零星产业户派出工作队上门核实、造册登记、定期随访;产业发展后期做好资金兑现,经验总结,技术推广等工作,走全民兴产业、发展大产业的脱贫之路,确保其产业扶持资金足额准确兑现到位。七是解决产品销路精准。积极联系商家,建立专门从事产品运输、销售,服务链条。部分商家已和贫困户签订保底价销售合同,力促核桃、蚕桑、土鸡、土鸡蛋、腊猪肉等产品顺利销售,确保其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八是后期跟踪服务精准。对镇内各产业协会、合作社、产业大户和零星产业户实行跟踪服务,定期组织包片领导,联户干部走村入户,实地调研,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确保其脱贫户稳步增收。(刘先波供稿)

 

我县严管激励相结合助推干部安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以来,我县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来抓。为进一步把这个大事抓好,我县近期出台了《鼓励干部安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激发和调动干部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热情和干劲。

稳定队伍愿作为。针对部分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长,希望在换届时间能回部门任职,但因脱贫攻坚要求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导致希望落空,工作无激情的实际,我县在《意见》中明确规定:在脱贫攻坚期内,各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正职原则上保持稳定,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作调整,在脱贫攻坚任务按期完成后,县直综合部门腾出领导岗位实行交流轮岗,用于安排表现优秀、脱贫攻坚成绩突出的镇党政正职和特别突出的镇上副职,且任职年龄可适当放宽。县直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可以交流到镇担任党政正职和副职,这给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工作吃了一颗“定心丸”,激发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激励干部有作为。为了切实鼓励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能打硬仗、打胜硬仗,县委明确规定,对脱贫成效显著、按期完成脱贫任务的镇党政主要领导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特别优秀、成绩特别突出的干部优先推荐上级表彰或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人年度考核优先评为“优秀”格次,优先纳入后备干部管理,一般干部、副科级领导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正科级干部优先调整重用,其中镇党政正职优先向上级组织推荐为拟提拔副县级领导干部人选。对表现突出、帮扶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第一书记、包帮干部职工给予表彰嘉奖。今年以来,共推荐表彰脱贫攻坚先进典型120余人,县镇换届中共提拔脱贫攻坚实绩突出干部18名,其中镇15名,47名优秀副科级干部进入党政领导班子。有20多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有10名脱贫攻坚工作突出的干部被推荐为市党代表。

严肃追责惩不为。在激励干部安心工作的同时,对工作不力的干部,我县严格惩戒。我县要求,在脱贫攻坚期间,因能力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镇党政正职调回县委组织部待岗;其他科级干部就地免职待岗或安置性安排。对未完成年度减贫计划,违反规定,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或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低于90%、帮扶群众工作满意度低于80%的,对镇党政正职和分管领导进行问责追责或就地免职。参入脱贫攻坚任务的县直部门特别是重点部门,因工作不力、影响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的,对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予以轮岗、免职或降职。今年以来,因脱贫攻坚工作不力免职3人,诫勉谈话3人,通报批评8个单位。

关心干部肯作为。我县在对一线干部严格管理的同时,积极关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意见》中明确规定,县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委组织部领导坚持经常与镇党政正职谈心谈话,把新任职干部和家庭情况特殊干部作为谈心谈话的重点,听取意见,交流思想,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了解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困难,舒缓心里压力,为其加油鼓劲,用真心与诚心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县镇领导班子换届中,县级领导与镇科级干部开展谈心谈话290余人次,考虑实际困难调回县直部门工作5人。积极改善乡镇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投入967.8万元为乡镇干部职工建设周转房,为21个镇建成党员干部职工之家,真正让基层干部职工留得下、有干劲、干得好。(许立安王春云 供稿)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