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旬阳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响亮发出了突出特色抓产业、率先突破创一流的动员号令,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对于神河镇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山区农业镇而言,务必以创业的勇气、创新的思维、创先的魄力,更新理念,拓宽思路,围绕长远抓规划,围绕重点抓突破,围绕关键抓落实,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用重点工作的突破发展,促整体工作的全面推进,确保县党代会精神在神河得到快速有力的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特色产业建设新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面对我们这样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一定要扭住特色产业建设,按照“强烟、扩桑、壮畜、兴林、优菜”的发展思路,把农民增收的渠道落实到项目、到产业,立足产业富民强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产业,不断寻求产业提质增效途径,突出一村一两品、一户一二业,大力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做强烟草产业,实施“6111”工程,种植面积稳定6000亩,稳定发展1000户烟草专业户,全镇平均产值突破1000元大关,确保税收100万元以上;做大蚕桑产业,实施“4个3”目标,发展标准化桑园3000亩,年发种突破3000张,产值突破300万元 ,建设年养蚕5张以上大户300户;大力实施现代养殖,壮大“5331”生猪畜牧产业,年生猪畜牧饲养量5万头,出售商品畜3万头,产值300万元,发展年养猪50头大户100户;积极培育林果特色产业,实施“三个万亩”基地建设,培育万亩拐枣、万亩青竹、万亩中药材;做优蔬菜产业,实施“111”工程,发展大棚菜1000亩,培育100户专业生产大户,建成1个蔬菜批发市场。产业发展,按照“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相结合的模式,在现有蔬菜、林果、金银花协会的基础上,组建村级烟草产业协会、蚕桑协会、畜牧协会,推动产业突破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劳务“朝阳产业”,培育壮大劳务经济,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努力形成浅山川道桑蔬菜区,中山半坡烤烟经济带,高山坡顶林药绿色园为特征的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建设格局,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二、坚持以优化服务为驱动,实现工业总量扩张新突破。坚持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扩张经济总量,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实现突破发展的着力点,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强力实施工业强镇发展目标。积极寻求结合点,切实选准突破口,脚踏实地兴工业。一是确立强烈的工业意识。工业带动农业,增收农民,激活农村,创造财政。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办好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经济创造宽松、和谐、稳固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谋工业、促工业、兴工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确保现有工业企业提产达效。实行重点企业领导挂联责任制度和企业发展状况定期通报制度,坚持一厂一策,全程服务,有什么潜力开发什么潜力,存在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全力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高效益运行。三是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加速对新上企业的可行性研究,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抓好建材、矿石加工企业的可行性研究,依托资源选项目,紧贴市场定项目,建立资源加工型工业企业。努力在全镇实现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新格局。
三、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按照“突出亮点,建设文明生态镇”的目标,以文明生态村和文明生态示范路的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兴塘建窖、农业综合开发、道路硬化、集镇亮化、人居环境改善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着力抓好神河集镇功能配套建设,实施好下街开发、路灯架设以及南区汽车站、集镇供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亮化、绿化集镇,加强对集镇建筑工程的红线控制与管理,规范农贸市场秩序,打造文明集镇新形象,发挥集镇辐射功能;重点抓好王义沟、丰家岭、平安三条公路水泥路硬化,建成文明生态样板路和王义沟、丰家岭、夏家院三个文明生态示范村;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维护生态平衡、增强抗灾能力。稳步推进四大工程:生态移民100户,新型能源沼气1000户,水窖1000口,特色民居1000户,努力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观,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四、坚持以创建平安和谐家庭为载体,实现和谐神河建设新突破。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平安神河”建设为着力点,加大“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实施“民主法制”示范村争创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安全乡镇”创建成果,扩大“安全村”、“安全校园”覆盖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 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形成镇有规划、村有重点、户有目标的上下一体的“平安”神河创建格局,构建和谐神河;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积极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途径,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党员活动阵地配套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三联三创”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高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突破发展的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挥电教和阵地作用,努力实现党员“学一门技术,兴一项产业,带一方群众”致富的目标,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双培双带”党员管理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思想上筑起反腐防线,为实现突破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民政、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社会就业等社会事业,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亲民政策落到实处。团结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和激发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突破发展的合力。
五、坚持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主线,实现弘扬“三创”精神新突破。一要改进干部作风,建好队伍。坚持“强化目标抓责任,强化服务抓经常,转变作风抓落实”三措并举,努力改进干部作风,建好干部队伍。坚持和完善科级领导联片带工作组,站办所队联村包项目,全体干部驻村包组的绩效挂联责任制。树立“数量、时间、标准、责任”意识,实施量化管理,将完成任务的时量、数量、质量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强化时间观念,各项重点工作都要列出时间进度表,以时间促进度;树立争创一流工作的强烈共识,通过高标准出压力、出动力、出成果。二要加强农民教育,激活潜能。在全镇农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开展“树立和弘扬创业、创新、创先精神”的大宣传,大讨论,教育他们正确认识镇情、村情、户情,找准每个村、各个户的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唤醒农民群众纠正长期积累形成的小富即安、自由散漫的不良风气。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自立创业奔小康的浓厚氛围。三要坚持项目带动,拉动发展。争取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主动工作,积极争取,赢得支持,把项目争回来,着力解决我们想办而又无力无钱办成的事业,以项目建设活跃城乡经济,以项目建设保证经济增长;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扶持,扩大台商引资;抢抓“十天”高速路建设从神河经过的机遇和南区汽车站建设,带动和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四要创新工作机制,争创一流。旗帜鲜明地保护创业者、支持创先者、鼓励创新者,努力为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环境。建立创新目标责任制,坚持分组作业与重点工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考核相结合,以工作实绩考核单位和干部,坚持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教育激励机制,在严格考核奖惩的基础上,对工作失误等现象实行警示训诫、谈话诫勉、消极怠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及时表扬,并作为年终考核格次的依据;坚持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奖要让人心动,罚要让人心痛,来实的,动真的。从现在起,村干部年人均拿出500元、镇机关单位全体干部每月拿出200元工资,用于工作考核奖惩,以此推动工作的落实。实行一个重点突破目标,一套领导班子,一套责任目标,一套工作落实措施,一套考核激励机制。努力争创学习型、创业型、创新型、创先型机关、单位、干部,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超于常人的胆识、公平正义的品质,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作者系中共神河镇委员会书记 神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一、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现特色产业建设新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面对我们这样典型的山区农业镇,一定要扭住特色产业建设,按照“强烟、扩桑、壮畜、兴林、优菜”的发展思路,把农民增收的渠道落实到项目、到产业,立足产业富民强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产业,不断寻求产业提质增效途径,突出一村一两品、一户一二业,大力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做强烟草产业,实施“6111”工程,种植面积稳定6000亩,稳定发展1000户烟草专业户,全镇平均产值突破1000元大关,确保税收100万元以上;做大蚕桑产业,实施“4个3”目标,发展标准化桑园3000亩,年发种突破3000张,产值突破300万元 ,建设年养蚕5张以上大户300户;大力实施现代养殖,壮大“5331”生猪畜牧产业,年生猪畜牧饲养量5万头,出售商品畜3万头,产值300万元,发展年养猪50头大户100户;积极培育林果特色产业,实施“三个万亩”基地建设,培育万亩拐枣、万亩青竹、万亩中药材;做优蔬菜产业,实施“111”工程,发展大棚菜1000亩,培育100户专业生产大户,建成1个蔬菜批发市场。产业发展,按照“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相结合的模式,在现有蔬菜、林果、金银花协会的基础上,组建村级烟草产业协会、蚕桑协会、畜牧协会,推动产业突破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劳务“朝阳产业”,培育壮大劳务经济,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稳定粮食生产。努力形成浅山川道桑蔬菜区,中山半坡烤烟经济带,高山坡顶林药绿色园为特征的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优良、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建设格局,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二、坚持以优化服务为驱动,实现工业总量扩张新突破。坚持把工业项目建设作为扩张经济总量,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实现突破发展的着力点,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优化环境,强化服务,强力实施工业强镇发展目标。积极寻求结合点,切实选准突破口,脚踏实地兴工业。一是确立强烈的工业意识。工业带动农业,增收农民,激活农村,创造财政。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围绕工业发展农业,办好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经济创造宽松、和谐、稳固的发展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谋工业、促工业、兴工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确保现有工业企业提产达效。实行重点企业领导挂联责任制度和企业发展状况定期通报制度,坚持一厂一策,全程服务,有什么潜力开发什么潜力,存在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服务提供什么服务,全力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高效益运行。三是加快发展新兴工业。加速对新上企业的可行性研究,加大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抓好建材、矿石加工企业的可行性研究,依托资源选项目,紧贴市场定项目,建立资源加工型工业企业。努力在全镇实现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新格局。
三、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按照“突出亮点,建设文明生态镇”的目标,以文明生态村和文明生态示范路的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兴塘建窖、农业综合开发、道路硬化、集镇亮化、人居环境改善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善农村基本条件。着力抓好神河集镇功能配套建设,实施好下街开发、路灯架设以及南区汽车站、集镇供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亮化、绿化集镇,加强对集镇建筑工程的红线控制与管理,规范农贸市场秩序,打造文明集镇新形象,发挥集镇辐射功能;重点抓好王义沟、丰家岭、平安三条公路水泥路硬化,建成文明生态样板路和王义沟、丰家岭、夏家院三个文明生态示范村;实施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维护生态平衡、增强抗灾能力。稳步推进四大工程:生态移民100户,新型能源沼气1000户,水窖1000口,特色民居1000户,努力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观,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四、坚持以创建平安和谐家庭为载体,实现和谐神河建设新突破。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推动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平安神河”建设为着力点,加大“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实施“民主法制”示范村争创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安全乡镇”创建成果,扩大“安全村”、“安全校园”覆盖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 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形成镇有规划、村有重点、户有目标的上下一体的“平安”神河创建格局,构建和谐神河;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积极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途径,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党员活动阵地配套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三联三创”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高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突破发展的能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充分发挥电教和阵地作用,努力实现党员“学一门技术,兴一项产业,带一方群众”致富的目标,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双培双带”党员管理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思想上筑起反腐防线,为实现突破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民政、广播电视、体育、计划生育、社会就业等社会事业,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亲民政策落到实处。团结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和激发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突破发展的合力。
五、坚持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主线,实现弘扬“三创”精神新突破。一要改进干部作风,建好队伍。坚持“强化目标抓责任,强化服务抓经常,转变作风抓落实”三措并举,努力改进干部作风,建好干部队伍。坚持和完善科级领导联片带工作组,站办所队联村包项目,全体干部驻村包组的绩效挂联责任制。树立“数量、时间、标准、责任”意识,实施量化管理,将完成任务的时量、数量、质量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强化时间观念,各项重点工作都要列出时间进度表,以时间促进度;树立争创一流工作的强烈共识,通过高标准出压力、出动力、出成果。二要加强农民教育,激活潜能。在全镇农民群众中广泛深入开展“树立和弘扬创业、创新、创先精神”的大宣传,大讨论,教育他们正确认识镇情、村情、户情,找准每个村、各个户的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唤醒农民群众纠正长期积累形成的小富即安、自由散漫的不良风气。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自立创业奔小康的浓厚氛围。三要坚持项目带动,拉动发展。争取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主动工作,积极争取,赢得支持,把项目争回来,着力解决我们想办而又无力无钱办成的事业,以项目建设活跃城乡经济,以项目建设保证经济增长;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扶持,扩大台商引资;抢抓“十天”高速路建设从神河经过的机遇和南区汽车站建设,带动和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四要创新工作机制,争创一流。旗帜鲜明地保护创业者、支持创先者、鼓励创新者,努力为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环境。建立创新目标责任制,坚持分组作业与重点工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考核相结合,以工作实绩考核单位和干部,坚持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教育激励机制,在严格考核奖惩的基础上,对工作失误等现象实行警示训诫、谈话诫勉、消极怠工,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及时表扬,并作为年终考核格次的依据;坚持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奖要让人心动,罚要让人心痛,来实的,动真的。从现在起,村干部年人均拿出500元、镇机关单位全体干部每月拿出200元工资,用于工作考核奖惩,以此推动工作的落实。实行一个重点突破目标,一套领导班子,一套责任目标,一套工作落实措施,一套考核激励机制。努力争创学习型、创业型、创新型、创先型机关、单位、干部,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超于常人的胆识、公平正义的品质,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作者系中共神河镇委员会书记 神河镇人民政府镇长)
【责任编辑:屈孝旭】
- 上一篇:落实“三创”精神 加快棕溪发展[ 09-25 ]
- 下一篇:麻坪镇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破解村级管理难题[ 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