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交流> 正文详情

麻坪镇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破解村级管理难题

作者:屈轩 包力 发布时间:2006-11-16 09:2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管理,优化干部结构,增强村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麻坪镇党委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麻坪镇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共十章三十八条,对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教育培训、监督约束、考核奖励、补贴报酬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村干部队伍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一、完善选用制度,锻造坚强队伍。该办法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进行了完善,一是严格选拔任用标准,强调村干部“两公两强两实”,“两公”即公道正派,群众公认度高。“两强”即工作能力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两实”即求真务实,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二是进一步明确村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选拔方式渠道和村干部的领导职数。办法要求村干部的基本条件任职年龄一般应在55周岁以下,村主要干部新任职年龄一般应在45周岁以下;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应达到初中以上,其中提任的村主要干部一般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掌握一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村干部的选拔方式渠道应坚持因地制宜,采用公开选拔、外引、下派等多种方法,注重从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复退军人、务工经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农村能人中进行选拔。
  二、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该办法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员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详细制定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员会主任的工作职责,并要求其他村干部要自觉接受村党支部和本村干部、群众的监督,按照各自分工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同时自觉接受上级组织的指导。办法的出台,使村干部的责任分工更加明晰,目标更加的明确,进一步夯实了村干部的工作责任。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的关键是人,只有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成为现实。该办法把增强干部素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要求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内容以政治理论教育、思想作风教育为重点,以业务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相配套,规定村干部每年应轮训一次,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并鼓励村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
  四、实行民主管理,健全监督机制。一是建立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办法规定凡涉及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建设项目、财务收支等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应由村党支部委员会提出议案,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严格安村务决策程序办事。二是建立村务公开制度,规范了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并要求成立监督小组做好村务监督工作。三是建立村务民主听证制度,要求村务民主听证会至少每年召开一次,村民委员会要向群众报告前阶段工作及财务收支、重大实事项目的实施等情况,接受群众的质询和诉求,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四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账镇代管制,重大支部必须村理财小组研究,由村主任审签。
  五、实行绩效管理,严格考核奖惩。 将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工作都摆在桌面上公开考评,考核分岗位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岗位目标考核由考核组按镇对村目标责任,根据村级发展目标和村干部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民主评议考核由村干部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述职,党员群众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量化打分,两项结果平均得分为考核分,考核得分作为年终向村干部兑现各种报酬和奖励的依据,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并按得分多少确定考核格次。绩效管理把村干部的任务量化为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实践,把衡量工作绩效的尺子交给了群众,年终报酬和奖励群众说了算,从而使村干部心里有了压力,工作有了动力。同时,在村级干部中引入谈话戒勉、引咎辞职、免职、罢免等管理手段和机制,有效的破解了村干部管理乏力的问题。
  六、建立激励机制,解除后顾之忧。该办法规定在村级任职连续20年以上的村主要干部,按照镇财政补贴、村集体收入列支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办法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推行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给村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解除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并且规定现任村干部和荣退的村干部,年度工作成效显著者,可以在子女入学、参军入伍、就业培训、劳务输出等方面政策范围内予以优惠和照顾,这些制度的出台,从而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