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交流> 正文详情

对旬阳黄姜产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廖大强 罗荣林 发布时间:2006-09-14 10:1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了积极稳妥地促进我县支柱黄姜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甾体激素药源基地、黄姜之乡和旬阳薯蓣皂素品牌,切实搞好黄姜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在综合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思考仍处在低谷时期的黄姜产业,提出产业今后的发展基本构想,以供参考。
一、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立足现实基本条件,着眼长远发展趋势,按照“四统一”、“三控制”、“两步走”、“一体化”的原则,促进黄姜产业化聚合、整合和发展。
“四统一”:就是统一种源种植,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口径,统一销售价格。
“三控制”:控制加工企业数量和分布,控制黄姜种植面积和区域,控制皂素产量和销售渠道(水解物不得对外销售)。
“两步走”:第一步是通过环保、工商等行政审验和检查,缩减分散信贷规模,自然淘汰一批起点低、规模小、实力差,环保达标无望的小加工点,并通过发挥黄姜加工企业协会的作用,按照“四统一”、“三控制”的基本原则,加强行业自律和融合。第二步是在行业自律和融合的基础上,以资产为纽带,聚合优势资金、技术和市场要素,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构产业集团,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整合产业布局,全县形成120吨双烯、400吨皂素、400吨水解物的生产销售及配套加工能力。
“一体化”:在政府宏观调控和扶持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团自身发展和努力,全面打造旬阳薯蓣皂素品牌,建成甾体激素药源基地,进而从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集团企业。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目标:
1、以“安姜3号”为种源,按照GAP认证所要求的种植技术规范,建立6—8万亩黄姜原料基地。
2、以资产为纽带,融合聚合资金、技术和市场要素,整合产业布局,形成具有年产100—200吨水解物生产线4条,年产200吨皂素生产线2条,年产120吨双烯生产线1条的产业集团。
3、以环保、节能、增效为目标,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提高黄姜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4、继续深入开发黄姜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确保黄姜种植技术的领先水平,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5、加强科研和技术联合,积极稳妥地搞好下游产品的开发,竭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今后工作重点:
1、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尽快调整整合产业布局和结构。
根据初步调研,全国原有黄姜种植有效留存面积约为40万亩,折合皂素产能约4000吨;已采挖库存黄姜(片),折合皂素约500吨,黄姜皂素加工企业已加工库存水解物、皂素约1000吨,甾体激素制药企业库存皂素约2000吨,共计现可提供制药用皂素在7500吨以上(另有一定量的穿龙薯蓣皂素、剑(蕃)麻薯蓣皂素未计),按全国每年实际消耗薯蓣皂素2500吨左右来算,现存皂素可使用3年以上,因而黄姜和皂素价格在2--~3年内很难有大的回升。另外,在黄姜和皂素一路走低的今天,虽然甾体激素中间体价格略有回落,但甾体激素药物价格则稳中有升,这些企业在皂素市场低水平恶性竞争中,通过大企业集团操控,赚了个盆满钵满。通过以上情况来看,必须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建立一体化的产业集团,采用合作和抗衡的办法,以维护原料企业和姜农的基本利益。
同时,尽管现存黄姜皂素可供3年左右的使用量,但如果持续这种低迷的形势发展,必将使更多的黄姜初加工企业拖入泥潭,甚至破产倒闭,而且,产业集团的构建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和多头绪工作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务必要尽快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政府调控推动,企业积极主动,全力促进调整整合步伐。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立足现实基础条件,着眼长远发展趋势,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力戒贪大求洋或流于形式。
2、紧抓种植技术研究不放松,切实搞好基地建设。
我县的黄姜种植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已研究培育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姜3号”品种,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繁育,通过GAP认证工作进一步对种植规范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尽管黄姜GAP认证工作因其不属于中药材国家未予受理,但我们应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毫不放松地抓好种植技术的研究,充分发挥好黄姜研究所、黄姜技术推广站、农民协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确保种植技术的领先地位,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将技术领先转化为品质领先、效益领先。通过政府建立配套政策。集团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实行订单种植,稳步推进,搞好黄姜基地建设。在黄姜基地选择中,建议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按照“适宜、积极、配套”的原则,重点在南区和东区的部分地区进行布点,种植面积应与当期工业加工需求量同步发展,最终控制在6—8万亩。
3、深入开展黄姜综合利用研究,努力做到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目的。
黄姜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和突破是打破别级黄姜初加工的瓶颈,促进黄姜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用之路。湖北、四川和我省的部分企业都在进行综合利用的研究,我县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我们要抢抓机遇,在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由产业集团组织机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以环保、节能、增效为目标加快研究步伐,试验、验证和完善工艺技术参数,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技术,选择性地改造建设起样板生产线,进一步通过生产线的建设和运行来调整、补充和完善研究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副产品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实现综合利用。进而,在集团内建立起400吨能力的新工艺生产线。
4、加强科研和技术合作,积极稳妥的搞好下游产品的开发。
我们应在扎实做好黄姜水解物、皂素科研加工和市场掌控的基础上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甾体激素药物生产企业的合作和联合,选准突破口,选择性的搞好下游产品的开发,在下游产品开发中要竭力避免低水平皂素建设,努力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