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铜钱关镇集镇创运物流点,只见店内一袋袋真空压缩的鲜竹笋整装待发,贴上快递单子便可发往全国各地,让众多喜爱竹笋的食客们品尝到野生竹笋的清爽。
“眼下,鲜竹笋售卖已接近尾声了,今年收成还不错,光我店里集中收购就有1万多斤”郭伦梅女士边说边娴熟的将竹笋装袋抽真空贴运单号。
天微微见亮,勤劳的铜钱关人就背着竹笼在竹林里穿梭,开启一天的采收。走进竹林,笋农们抓住竹笋的中部左右摇晃,伴随着清脆的响声,竹笋从底部被折断,笋农用手里的小刀削皮后装进背篓。这样的场景在五月的铜钱关镇每日上演,每年五月份便是鲜笋破土而出的好时候,村里上至古稀老人下至青年,都参与到这场“抢笋大战”中来。他们协同配合、分工明确,年轻力壮者翻越在漫山遍野,拿着刀子不断地飞舞在一个个鲜嫩的笋尖,一早上的功夫便能采出60多斤,他们扛着沉甸甸的背篓愉悦的走在乡间小道上,老人们则是和孩子们一起为笋子剥去外衣,再一盆盆放入锅里蒸煮,随着炉火点燃,锅里的水逐渐沸腾,家家户户笋香四溢。
“青翠嫩脆涨芽齐,用勾用力慢慢拔,清脆嘎嘣响声鸣”这便是铜钱关独有的场景,周而复始,这片富硒大地上成千上万亩的野生竹笋养育着勤劳的铜钱关镇农人。这些竹子不用特殊管护,每到春天便破土而出,等着笋农们采拾给远方的食客,像一场宿命,生生不息的供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铜钱关人,也成为了这里“开春立夏”的时令标志,一年又一年,野生竹笋也在不觉间铸造出了一张淳朴而具特色的地方名片。
竹笋产业的发展壮大是铜钱关镇大力推进产业振兴的缩影。近年来,铜钱关镇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以推进绿色富民产业为原则,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政府参与、企业化运营、农户参与等产业组织形式,打造生态产业基地,以点带面,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
- 上一篇:红军镇:清理规范合同 将村集体的“钱袋子”扎得更牢[ 05-24 ]
- 下一篇:麻坪镇:“八个一线”工作法持续抓实“三个年”活动[ 0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