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为残疾人谋福祉,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中心课题,统筹谋划,精心施策,着力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提升残疾人幸福指数。
搭建“三个平台”,促进就业增收
搭建培训与就业平台。一方面,大力实施残疾人就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大残疾人技能培训力度。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组建专业化师资团队,巡回各镇村开展培训辅导。去年以来,共组织1456名残疾人免费接受实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有效提升了自身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通过“就业援助月”“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努力帮助残疾人就业。同时,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残保金征收工作纳入对镇、对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力度,持续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全市各用人单位共安置121名残疾人就业;帮扶残疾人从事“种养加”等形式的自主就业、辅助就业、灵活就业、集中就业共计1600余人。
搭建创业与增收平台。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扶持,依托市内各类经济实体,建立省级扶贫助残基地6个,培育安康市级残疾人产业就业示范点、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2个,辐射带动312名残疾人发展种植养殖业,帮扶带动残疾人务工增加收入。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投入101.4万元资助338户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实施自主就业创业项目,投入26万元为52名从事个体经营残疾人给予创业补助。
搭建管理与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残联改革,建强基层残疾人组织,配齐残疾人专职委员。通过基层组织,及时了解掌握残疾人就业需求,有组织地帮助残疾人做好信息对接,在劳务输出等方面选择就业;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为就业残疾人员开展维权援助服务。同时,以农村残疾人家庭为单位,开展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的残疾人家庭易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建立台账,抓好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落实“五个精准”,提升康复质量
需求信息精准。结合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深入开展“遍访残疾人户行动”,组织残联专职委员每月至少入户一次,从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文化体育和无障碍方面了解残疾人状况和需求,按照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精准康复服务要求,重点对康复服务需求进行评估核实,精准落实惠残服务,累计完成47248人次信息调查。
家庭签约精准。旬阳是陕西省残联在全省范围内确定的12个“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试点县”之一,在安康市率先全面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先后印发了《旬阳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旬阳市残疾人精准康复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等文件,着重就服务对象、项目内容、技术标准、工作流程等进行明确。两年来,全市共接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15175人,完成服务14496人,康复服务率达到92%。
康复训练精准。市残联大力加强与市内专业医疗机构合作,依托市中医院、妇幼院、精神病医院、高新联合医院精神科、明视益康眼科医院,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及定点康复机构,重点对脑瘫、孤独症、智力、言语、听力残疾儿童以及精神、视力等残疾人进行专业化康复训练。累计训练残疾儿童145名,精神康复720人次,视力康复290人次,肢体康复215人次,言语康复15人次,筛查转介50名儿童到省、市定点康复机构免费进行康复训练。
辅具适配精准。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积极向上争取辅助器具适配项目,闭环做好需求申报、评估审核、政府采购、组织发放、安装调试、跟踪服务各个环节,免费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2258件,确保残疾人用得舒适、用得安心。
预防措施精准。通过狠抓“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创建成果巩固工作,有效控制残疾发生发展,提升公众健康水平。通过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发送残疾预防短信、在电视台设立残疾预防专栏、滚动播放残疾预防信息,同时借助下乡残疾评定、下乡扶贫、状况调查等方式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有效提高残疾预防知识知晓率。常态化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干预项目和精准康复项目,为98名孕产妇落实项目补助4.9万元,为20名0-6岁儿童落实项目补助0.6万元。
做到“三个规范”,提升服务水平
规范残疾人办证流程。严格规范残疾人证核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严格程序、简政便民,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巡回各镇开展残疾评定,定期与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数据比对,及时更新数据信息,确保残疾人持证信息准确无误。2021年以来,累计巡回开展残疾评定41场次13321人次,核发第二代、第三代残疾人证15621件。
规范资金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康市残联、市财政局印发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牢固树立残疾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意识,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大项目资金公示公开力度,积极配合开展残疾人项目资金“一卡通”治理,着力补齐工作短板,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权益保障。高度重视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注重发挥村(社区)残协作用,聚焦重要时间节点,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着力化解残疾人信访问题。利用各种媒体和助残日活动等载体,不断加大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切实提升残疾人扶持政策知晓率,动员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去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640户。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助下,全市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积极作为的残疾人先进典型。残疾人作家王庭德的自传体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人民日报》《环球人物》等媒体专题报道了其感人事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2年8月,旬阳市被国务院残工委确定为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新的契机,必将为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 上一篇:旬阳市委编办召开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推进会[ 02-20 ]
- 下一篇:旬阳创投:巧用“四招”让融资平台行稳致远[ 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