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旬阳关口上空蓝天白云间穿梭着一驾运5机型飞机,原来旬阳市林业局正在实施2022年飞播造林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旬阳市抢抓秋季有利时机,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树种组织实施飞播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着力厚植生态底色。
旬阳市飞播造林已实施40年,飞播面积达64万亩,占全市绿化造林30%。飞播造林具有工效高、速度快、投入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的特点,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途径。在实施飞播造林前,市林业局技术干部结合天气情况、地理条件以及林区植被情况与承担飞播任务的陕西飞播站人员进行了细致沟通,制定了详细科学的作业计划和实施方案,力争播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近期全市陆续降水,土壤墒情较好,林业局将抢抓这一有利时机,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将撒播柏木、侧柏、椿树等种子8000余公斤,播区面积1.9万亩,飞行11架次11.5小时可以完成整个作业区的播种任务。
为了确保播一片成一片,技术人员为种子套上“防护罩”,拌上驱避剂,让鸟鼠闻了“没胃口”,有些地块干旱少雨、土壤瘠薄,他们就为种子穿上“营养衣”,采用保水剂、生根粉等将种子进行处理后再播,确保播区飞播成效。
回望来时路,曾经的艰辛消弭于濯濯童山。天空无痕,群山披绿,见证着如歌岁月。初秋时节,旬阳东部山区,绿色无边;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两旁树木枝叶繁茂。变化的当然不止这些。四十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旬阳的飞播倍道而进。
树种在变,数量增多。飞播初期,仅油松1个树种,后来扩大到柏木、侧柏、臭椿、黄连木等七八个树种。
结构优化。2007年全省飞播树种实现了由以油松、马尾松、侧柏等单一针叶树种为主全部向针阔混交树种转变。
刘站长表示,今后不仅要让荒山绿起来,还要美起来。在飞播侧柏、黄连木、臭椿、刺槐、栾树等常规树种的同时,还将因地制宜选择连翘、红枫、黄栌、元宝枫等彩叶观赏树种。
技术在变。飞播造林是一项技术性较强、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播区如何规划?种子怎么能飘撒到既定播区?刘站长介绍,“最初人工放烟幕弹引导飞机撒播,到40年之后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应用到播区选择和规划设计中,不但节本增效,飞播还像发射导弹一样精准”。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四十年芳华,青丝生了华发,绿色染遍荒山。
通过“飞、封、造、管”相结合,旬阳市已形成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飞播林有10余处,5000亩以上的有3处。据统计,飞播造林使旬阳增加有林地面积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18%,全市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
近年来,旬阳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草系统治理,始终以保护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为核心,以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并通过飞播造林和人工抚育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全面厚植生态底色,蹚出了一条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时代变了,造林理念变了,飞播人的面孔变了,始终不变的,是那一颗颗绿化荒山的决心。
攻克飞播难啃的“硬骨头”,对飞播林进行抚育间伐,搞好补植补造,继续推广新成果、新技术……未来,飞播人依然重任在肩。
刘站长表示,今后的飞播造林工作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突出旬阳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抓好播区选择和规划设计两个重点环节,强化飞播宣传、播后管护和试验研究三项举措,实现飞播疏林地、灌木林地向乔木林地转变,飞播机型由运五型飞机向直升机、无人机灵活机型转变,由靠经验飞播向科学飞播转变,由飞播造林向飞播营造林转变。
让旬阳的山更绿、水更清,让太极城更加出彩,飞播人目光坚定,步履铿锵!
- 上一篇:旬阳市扎实开展中秋节前月饼市场专项检查[ 09-09 ]
- 下一篇:市教体科技局:召开教体科技系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