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樊仁恭:立志做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带头人职业人

作者:张兆群 发布时间:2021-09-22 08:43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正值金银花收购的时节,在旬阳市构元镇秦蕾金银花种植合作社里一片繁忙,定级、称重、计账、付款,村民们正在向秦蕾金银花种植合作社交售今年的金银花。这个合作社的带头人名叫樊仁恭,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用五年的时间把旬阳市的金银花产业实现从零星发展到8000余亩规模化发展的跨越,带动全市1500户村民走上绿色发展致富路。

让新农梦想照进现实

1982年出生的樊仁恭是旬阳县构元镇开花村人,从小看着父辈们在土地里艰辛的刨食,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便立下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完成西安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业的樊仁恭,在广东一家房地产企业就职。2012年到2015年,他又完成了西安交大工商管理硕士的深造。13年时间,从技术员到企业高管,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在外闯荡多年,收入还不错,也积累了一些知识、人脉和资源,可根在农村,总是没有归属感。”樊仁恭说道。2016年旬阳出台了大力支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点燃了他回乡创业的梦想。

虽然是农业“门外汉”的樊仁恭,看到每年五月乡亲们都会到山上采摘野生金银花卖钱。凭借自己多年做市场的经验,他琢磨着,当地有悠久的金银花生长史,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很快确定了主体产业——金银花产业。

2017年,樊仁恭放弃高薪,带着3000万的引资与原始积累回家乡构元镇开始了他的梦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信心十足的樊仁恭从市场着手,与村民定下了以160元/公斤的市场价格收购村民种植的金银花,当他把样品寄到销售公司,公司回复“不是金银花,是山银花”,而价格是55元/公斤,每公斤105元的差价,让村民对樊仁恭和产业发展更加质疑。

樊仁恭没有因此气馁,决定先从学习技术着手。请专家进来指导,外出山东、上海考察学习。一段时间后,从金银花的特性、用途到管护、病虫害防治......樊仁恭熟稔于心,便引进了树型木本北花一号、四季金银花药食同源新品种金银花苗,开始在构元镇开花村率先推广种植。

“别看现在老百姓种植金银花积极性很高,当年推广发展时可费劲了。”樊仁恭回忆道。没有技术经验,发展举步维艰,种金银花能挣钱?很多人不相信。

蓄之既久,其必发速。2018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樊仁恭的金银花梦迎来了“春天”,很多村民见到了160元/公斤的收益,开始主动加入到金银花种植行列中,三年时间共发展金银花5000多亩。樊仁恭自己也流转土地800亩建立了秦蕾金银花育苗基地,建起了占地20亩的加工厂,注册“秦蕾”“秦盟”等多个产品商标,在城内以及西安、山东、广州等地建立金银花营销点,旬阳金银花首次以包装礼盒进驻超市。

金银花产业在旬阳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樊仁恭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金银花种植合作社被认定为“市级就业扶贫基地”,成功入选2020年农民合作社500强,个人被授予省级“优秀职业农民”称号,并通过了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定考试。这无疑是樊仁恭坚定前行的最好动力。

带着责任一路前行

心有大爱,肩有大任。

在各级政府及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樊仁恭认准 “公司+合作社+种植户、土地流转、带地入社、基地务工、培训赋能”等多种方式带动群众致富,实现多赢。

种植大户赵宝东种植金银花已是第4年,今年面积已达到30亩,看着山上嫩芽满枝的金银花树,赵宝东算了一笔账,今年收入十多万元不成问题。63岁的向三琴,每年管护完自己家的金银花树,就来到金银花种植基地务工,她说:“70块钱一天,每年近一个月的采摘季,就能挣2000来块钱”。

学着样子干,跟着大户干。在樊仁恭的带动下构元镇发展金银花5000多亩,建设烤炉50座,培养核心管理技术人员32人,并与江苏、山东、广东等地经销商和广州秦盟投资等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关系,辐射带动全市15个镇60多个村、18个合作社、1500户发展金银花种植达8000余亩,年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以上,年带动5000多人在“家门口”转移就业,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建新房、买汽车,日子过得像金银花一样灿烂。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把产业做得更好!”樊仁恭一直在用年少的求知劲头来学习金银花种植技术。如今成长为高级职业农民,长期免费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服务,在全市15个镇举办培训班,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带动金银花、中药材、拐枣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樊仁恭说:“我不仅要把金银花作成一个大的产业链条,还要把乡村生态种植、养殖等整个产业带活,让村民增收,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快步前进。”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