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棕溪镇脱贫攻坚一线,随处可见帮扶干部携带草帽、雨伞、笔记本三件“宝”,行走在田间地头、庭院坝场。
盛夏,掩映在绿树烟地间的棕溪镇,室外温度已经逼近40摄氏度,炎热的天气对于每天奔波在帮扶路上的干部来说,无疑是一个考验,一顶半新不旧的草帽,是他们走访群众的好伙伴。展元村第一书记屈崇伟笑称:“草帽,是我们扶贫路上的‘一宝’,装配上也不晒了,干起工作可有劲儿了。”
扶贫干部戴着草帽挨户走访,宣传政策,与贫困群众结亲戚、交朋友。他们的足迹早已遍布千家万户,反复回头“看房、看粮、看读书郎”,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真正落地生根。
小小的一顶草帽虽不起眼,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正是因为这种平等的交流,才使干群“心贴心”,帮扶工作“实打实”,才让脱贫有盼头、让振兴有期待。
7月的棕溪阴雨连绵,工作队的“草帽团队”又演变成了“雨伞军团”,他们的身影穿梭在乡村户间,一手拿着扶贫资料,一手撑着雨伞,几次三番冒着淅淅沥沥的大雨、沿着泥泞的山路,奔赴通往贫困户的路上。
王院村民风淳朴、百姓齐心协力,可在脱贫致富路上,总有“例外”,二组的顾大爷是村里的低保户,安置到集镇安置点居住,可顾大爷三天两头往老家跑。连续阴雨天,驻村工作队担心他的安全,工作队长华荣宝带着队员打着伞又去宣传走访,顾大爷说出了自己的忧虑,搬迁后“吃根葱都得出钱买”,心结找到了,也就容易打开了。
村工作队就搬迁后续发展保障给顾大爷详细宣传,现有专门分配的“小菜园”、吃饭的“小餐桌”,生活根本不发愁,很方便。当天下午顾大爷就去安置点认领了“菜园子”,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既要落实上级各种扶贫工作,又要联通全村的贫困户,工作压力是不小的,但在这种压力下,他们没有抱怨,而是将其变为动力。白天采集贫困户各项信息,走访入户了解贫困户需求,晚上学习各项扶贫政策材料熟悉业务。
为了不将重要的事情落下,他们把每天要做的事全记到笔记本上。对于笔记本,是他们下乡随身携带的又一“宝”。工作日志记载的不单单是他们的工作日程,更是一名基层扶贫干部主动作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棕溪镇帮扶干部的三件“宝”是平凡普通的,但也正是从这平凡之中彰显着不普通之处,它浓缩了基层干部帮扶路上的辛勤付出,一身汗水,一路征程,帮扶干部一步一个脚印,以坚定的信念脱贫攻坚。
- 上一篇:吕河镇:发展富硒蜜瓜产业 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07-24 ]
- 下一篇:劳务公司牵线,仙河口村群众就业不发愁[ 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