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整合城区教育资源的建议
所属会议: | 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
发布日期: | 2016-08-08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别: | 民生 |
提 案 者: | 康江 | 建议承办单位: | 旬阳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 |
大家都知道目前新城区,老城区交通拥堵的问题很严重,行路难、学生上学难、家长更是苦不堪言,那么,城区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上学、放学期间引发的交通高峰拥堵,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择校”造成的,家长都想让孩子上“一幼”、上“一小”,最后上“一中”,所以“二小”、“二中”生源不足,包括新城区民办的丽都家园和康华园幼儿园生源都严重不足,学生家长蜂拥而至进老城的学校,造成了新城堵、老城堵,长期得不到解决。
建议:
1、合理调整
(1)、将一中、二中迁至旬中;
(2)、将旬中迁至党家坝职中;
(3)、将职中迁到吕河园区;
(4)、保留老城区一幼、一小;
(5)、保留神河、赵湾两所中学。
产生效果:1、一中、二中迁至旬中形成一所中学,省去了学生家长择校的烦恼,不论在哪上幼儿园、上小学,最后都在一所中学上初中。
2、旬中规模小、师生多,北展东扩困难重重,而职中地盘大,生源少,资源浪费,旬中迁至党家坝职中,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职中迁到吕河园区,有利于职业学生在园区企业教学、实践、锻炼、历练。
3、老城区居住的居民孩子就近在保留的一幼、一小学习,宽松不紧张,孩子大了到旬中上初中。
4、随着生育二孩政策放开,以后神河中学、赵湾中学的生源将会增加,作为公共资源配置,以方便老百姓子女就近上学,方便学生家长,应将两所中学保留。
5、通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能够极大地优化县城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交通状况,进一步解决出行难,学生上学难,使其教育资源配置和城市交通设施发展得到有效调节,从而极大
地缓解交通拥堵和学生上学难顽疾,得到很好改善。
6、一中迁出后,恢复“老爷大堂“往日风采,开发旅游项目,重建明、清时期衙门口。
回复结果:
签 发 人: | 签发日期: | 2015-07-06 |
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城区学校平均班额逐年增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为了缓解城区“入学难”“入园难”问题,近年来,我们采取迁建、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先后投资3亿元实施了职中、二中迁建;旬中、一中、一小、二小、一幼、二幼、城关中心校、金洞初中、刘湾小学等扩建;新建第三幼儿园,城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中心城区的学生也由2010年的10795名增加到2015年的15003名,增幅达39%;学生人数由占全县学生总人数的17%增加到29%。
随着 “三镇一体化”大县城规划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和城镇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二胎政策的实施,县城将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根据《旬阳县城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县城人口规模将达到15万,其中中心城区达到10万人。按照统计、计生、公安等部门对年度出生人口的统计数据和按年人口出生率7.5‰推算,预计全县每年出生人口在3300人到3500人之间,未来学生生源稳定,全县学前三年人口应在10500人左右,小学在校学生应在21000人左右,初中阶段在校生应在10000人左右,高中阶段应在10000人左右(其中职业高中4000人左右)。城区的远期教育资源布局按上述人口测算,规模应为:学前教育3000人、小学教育5000人(考虑到转学、流动人口等因素增加500人)、初中教育4500人(考虑到转学、流动人口等因素增加1500人)、高中教育10000人(其中:普通高中6000人、职业高中4000人左右)。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城区教育资源建设配置情况的调研报告》、县政府《关于城区教育资源建设配置情况的报告》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的指导意见》(陕政办发〔2014〕46号)精神,在广泛听取了学校领导、教师和社会各界对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意见,结合城区学校的学生情况、教师状况和学校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按照“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思路,编制上报了《旬阳县城区学校建设规划2014-2017》。
为迅速适应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对城区教育资源重新布局规划和建设的形势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是2012年委托安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了《金洞初级中学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评审。金洞初中扩建工程按在校学生规模2600人进行规划,校园占地面积100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3亿元,扩建工程完成后将城关一中与金洞初中进行整合;二是2012年5月4日县政府重大项目指挥部会议决定在职中党家坝新区建设旬阳中学年级部,同时按4000人规模在吕河镇新建旬阳第二中学;三是2015年10月14日县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新建旬阳县第四幼儿园和城关第三小学。目前,金洞初中扩建县政府正在决策中;职中党家坝新区旬阳中学年级部已于2013年9月1日投入使用,现有在校学生600名;旬阳第二中学选址吕河镇黄家坪,新征用地约235亩,新建校舍86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0万元, 2018年9月1日投入使用,已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地形测绘、规划、环评、节能、地质勘察、社会风险评估、初步方案设计、土地审批、可研批复和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现正在进行土地清表、临时围墙建设和建筑工程分标段图纸设计及三通一平施工等;第四幼儿园选址瑞连小区,新征建设用地15亩,新建园舍9600平方米,总投资3500万元,预计2017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已经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地形测绘、规划、环评、节能、地质勘察、社会风险评估、图纸设计、土地征用、可研批复、工程招标等工作,现正在进行边坡治理和园舍建设工作;城关第三小学选址党家坝,新征建设用地约30亩,新建校舍15000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 2017年投入使用,已经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地形测绘、环评、节能、社会风险评估、地质勘察、可研批复、初步设计方案等前期工作,现正在进行规划方案评审,待规划委员会审批后即可进行图纸设计和招投标工作。为早日完成工程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子女对优质城区教育的需求,我局将积极争取各类教育项目资金,还请各位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出谋划策,积极参与,保证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
二位委员建议“将职中迁到吕河园区”、“将旬中迁至党家坝职中”、“将一中、二中迁至旬中”的意见非常好,但此建议的核心在于将县职中迁出。县职业中学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该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建设校舍、实训室及配套各类设施,总投资1.5亿元,主要资金来源为中省项目投资。若将县职中迁址吕河,旬中入住现在的职中,而现职中的设施配置不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要求,需要拆除需重新建设配置,必将造成巨额资产浪费。同时将命名了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迁出,也无法向中省有关部门交待。建议“保留老城一幼、一小”、“保留神河、赵湾两所中学”,目前,县委、县政府和县教体局并未做出相关撤并的决定,恳请各位委员帮助做好宣传,共同促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并恳请你们继续支持教育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建设美丽富裕新旬阳做出贡献。
- 上一篇:关于加快夜间经济发展的建议[ 08-08 ]
- 下一篇:关于加强县城老城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议[ 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