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任务的通知

名称: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任务的通知
索引号: CD-xzfzfbgs-zfbwj-zfbwj-2018-0637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05日 文号: 旬政办发〔2018〕22号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时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3-08 15:37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50号)精神,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打好服务业攻坚战,积极构建消费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为实现追赶超越培植持久动力,结合我县实际,现将任务分解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任务

(一)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和方向

1.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培训消费,扩容健康管理、生物医药、体育健身等健康消费和家政服务、老年用品、照料护理、临终关怀等养老消费,升级创意设计、演艺综艺、动漫游戏、电子竞技、乡镇院线等文化消费,壮大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车旅游、中医药康养旅游等旅游消费。推进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的转型升级,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改善需求,提升整体消费服务水平。(县发改局、人社局、教体局、经贸局、民政局、卫计局、文广局等负责)

2.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强互联网与制造、民生、交通、旅游等跨界融合,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实施信息化助推计划,培育互联网相关产业,完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产品研发,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消费。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领域广泛融合,培育互联网金融、智慧旅游、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医疗卫生、智慧社区等社会领域的创新运用,提供优质服务。(县发改局、经贸局、交通局、文广局、农林科技局、民政局等负责)

3.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广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加快推动全民衣、食、住、行、游向绿色消费转型,鼓励选择生态有机食品、新能源汽车、节能节水器具、绿色建材和绿色家电,推进居民生活用能清洁改造。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技术研发,提高环保原材料使用比例。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鼓励二手产品在线交易,提高闲置资源利用效率。(县发改局、经贸局、环保局、住建局等负责)

4.积极引导品质消费。加快培育本土品牌,促进消费重心向更加安全实用、更为舒适美观、更有品味格调的品牌商品转变,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消费体验、品牌文化的追求。实施十大质量提升工程和消费品工业“三品”工程,推动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经贸局等负责)

5.着力培育时尚消费。推动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定制、柔性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时尚品牌商品和服务。培育壮大时尚家居、新型电子消费产品等时尚消费。(县发改局、经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负责)

6.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在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绿色环保、家用电器、家用轿车等方面的消费。健全农村消费载体,积极探索乡村新型购物中心建设模式,加快乡镇商贸市场建设,支持商业网点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推进对电子商务龙头平台的应用,实现网上平台交易与线下物流配送无缝对接。(县交通局、经贸局、发改局、农林科技局等负责)

(二)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

1.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

(1)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程序的相关要求,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清理废除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各类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地方保护政策。(县发改局、经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税局、地税局、政府法制办等负责)

(2)在日常监管中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破除各种显性和隐性行政性垄断,对供电、供水、交通运输、专营专卖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垄断性行业开展专项执法,严厉查处滥用垄断地位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行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经贸局等负责)

2.加大服务业开发力度

(1)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科学划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县发改局、教体局、民政局、文广局、卫计局等负责)

(2)扩大政府向社会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领域,逐步提高政府购买服务在公共服务项目支出中的比重。(县财政局负责)

(3)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县经贸局、发改局负责)

3.强化新兴产业领域制度保障

(1)加快搭建“互联网+”产业政策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县经贸局、发改局负责)

(2)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医养结合等行业跨界融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县市场监管局、卫计局、民政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等负责)

(3)加快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建立健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县农林科技局、经贸局负责)

(4)开展电子竞技等赛事运营,引导体育消费,建立健全体育产业配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加强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服务;加快培育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产业。(县教体局负责)

(5)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6)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推广三网融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县经贸局、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负责)

4.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

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放宽市辖区落户条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和随迁子女就学保障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提升办学水平,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县公安局、人社局、教体局、发改局、财政局等负责)

(三)全面优化消费环境

1.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

加强生活性服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家政、养老、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节能环保等新标准,加强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鼓励参与制订修订生活性服务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教体局、文广局、发改局等负责)

2.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1)建立健全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质量监管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儿童用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重要商品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公开制度,健全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缺陷产品强制召回、严重失信企业强制退出机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2)改善市场信用环境。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强制退出等制度,推进跨地区、跨部门信用奖惩联动。(县金融办、经贸局、市场监管局等负责)

(3)探索开展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引导企业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全面推行明码标价、明码实价。(县金融办、经贸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等负责)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消费环境。出台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景区、景点的停车场、接待中心、星级厕所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导游牌和景区指示牌等旅游标识系统;支持316国道线、102省道、十天高速沿线等重点旅游地区建设自驾车营地;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支持涉旅企业与具备第三方交易平台资质的网站进行合作。(县文广局、交通局、发改局等负责)

(2)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县文广局、住建局、发改局等负责)

(3)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全县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县交通局、发改局、经贸局、国网旬阳供电公司等负责)

(4)将停车场设施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降低停车场建设运营主体和投资规模的准入标准,鼓励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县住建局、交通局负责)

4.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农博会、科博会等国内省市重大展销会和推介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影响力,引导我县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县经贸局、文广局、农林科技局、招商局等负责)

5.健全权益保护机制

(1)健全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规章制度;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引导大中型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建立“先行赔付”制度和首问负责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等违法行为。(市场监管局负责)

(2)充分发挥消协组织作用,积极构建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新机制,探索组织消费警示提示发布工作;倡导新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市场监管局负责)

(3)依托县城和重点镇,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加大水电路气通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县住建局、发改局负责)

6.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1)加快推进供销社改革,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县供销社负责)

(2)整合县级货运枢纽和镇客运站,构建城乡配送中心,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在节点镇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县经贸局、农林科技局、发改局负责)

(3)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电商村镇,加快推进“村淘”项目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兴办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医疗机构等服务场所,建设区域性和田间村头产地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县经贸局、发改局、农林科技局、供销社等负责)

(四)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专业化中小企业。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转型升级,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鼓励企业建立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县经贸局、农林科技局、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局等负责)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培育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支柱产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企业集中、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的新高地。(县发改局、经贸局、高新区、农林科技局等负责)

3.大力发展服务业

(1)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科技服务等产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县金融办、经贸局、文广局、高新区、农林科技局、民政局、卫计局等负责)

(2)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建设一批省内知名特色旅游目的地。(县文广局、交通局、发改局等负责)

(3)培育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二、强化政策支撑

(一)强化财税支持政策。全面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改增”政策和地方税体系,落实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负责)

(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新消费领域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服务业特点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加大消费信贷的投放力度。(县金融办、县人行、发改局等负责)

(三)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消费供给、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等领域投资在政府投资中的占比,逐步加强消费市场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投资结构升级。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县发改局、财政局负责)

(四)强化土地利用政策。按照“先存量、后增量”原则,积极盘活低效利用建设用地,着力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和处置闲置土地。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结构,重点保障新消费新投资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县国土局负责)

(五)完善人才保障政策。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医疗、养老服务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力度,扩大旅游、家政、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人才规模,加强计算机、工程、法律、会计、金融等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县委组织部、人社局负责)

三、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工作机构,制定落实方案,强化推进措施,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严格督查考评。县政府督查室、县考评办会同县发改局,加强对该项工作日常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目标不明确、责任夯实不到位、推进措施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定期通报,日常督查结果计入年度综合考评。

(三)强化宣传引导。县宣传部门要把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工作作为宣传重点,定期开展政策解读或知识培训,引导各镇各单位履职尽责,齐抓共管,形成全县上下积极参与、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

旬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