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二百六十六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15 08:1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8年第41期(总第二百六十六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5月10日

 

导 读

陈红星在白柳、吕河、神河战区督战脱贫攻坚工作

神河战区:吹响夏季脱贫集结号

蜀河战区“三跟两破”脱贫攻坚

我县“五到位”做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助推生态脱贫

 

陈红星在白柳、吕河、神河战区督战脱贫攻坚工作

5月9日至10日,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陈红星在白柳、吕河、神河战区督战脱贫攻坚工作。

在白柳镇唐家院、神河镇丰家岭、吕河镇周家阳坡、李家沟、双井社区作战单元,陈红星实地检查了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两房”建设、“三灯制”等工作推进情况和上级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到烤烟种植区实地查看了烤烟种植情况,看望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了解驻村工作开展情况,随机走访贫困群众,鼓励他们要坚定脱贫信心和决心,发扬勤劳自强精神,早日脱贫致富。

陈红星指出,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执行中省市决策部署,凝聚思想共识,聚焦攻坚重点,坚持问题导向,聚力对标补短,精准施策发力,一手抓上级反馈问题整改,一手抓当年工作推进,确保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

陈红星强调,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要突出产业脱贫“治本”作用,因地制宜做优做强特色产业,以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乡村振兴,积极引导群众盘活优势资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村施策,发展特色农业,壮大优势产业。特别是要发挥旬阳多年种植烤烟的优势,坚持把烤烟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项目来抓,切实加强烤烟生产指导、田间管理、灾害天气防范和应对及病虫害防治各项工作,提高烤烟生产质量。要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长效型经营机制,走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陈红星要求,要以新民风建设为抓手,激发贫困村、贫困群众自身内在动力,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持续抓好“两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和健康扶贫,确保贫困人口稳定持续脱贫。要加强驻村干部队伍能力与作风建设,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服务,以村委换届为契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扶贫工作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旬阳政府网)

 

神河战区:吹响夏季脱贫集结号

随着夏季来临,神河战区吹响了夏季脱贫集结号。

一是抓实作战体系,清单交办显实效。根据神河战区脱贫攻坚作战体系,结合各作战单元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该战区10个作战单元2018年各季度重点工作任务,镇脱贫办结合实际每月制定工作任务,每月1日由战区指挥长签发后下发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督促各作战单元全力抓好落实。

二是抓强产业管护,经济增收添喜色。完成脱贫减贫任务,实现“两不愁”,增加收入是关键,发展产业是根本。二季度以来,神河战区集中精力抓住烟草、拐枣、油牡丹、黄花等多项产业,多措并举抓好试点与大田管护工作。通过夏季产业园林管护,对种苗进行了修剪、锄草、施肥等各项管护,现如今烟苗、拐枣苗等都已进入了生长的加速期,长势喜人。

三是抓牢基础设施,通村道路惠民生。“要想富,先修路”。修建通村通组公路是真真实实的惠民项目。二季度以来,神河战区抓住晴好天气,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各作战单元都紧张有序的进行着道路建设,截至目前大部分通组道路已经动工开挖。(杜苹)

 

蜀河战区“三跟两破”脱贫攻坚

蜀河镇实行“三跟两破”的“跟易破难”工作模式,确保村级路、水、电、讯、室、集体经济组织等稳步达标,贫困户住房、增收、饮水、教育、医疗保障到人,顺利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目标。

项目供给 跟进村级脱贫项目建设赶进度。按照县级供给项目,主责单位跟进,村级全力配合,企业专业施工的办法,采取“一盯一”压实进度,快速推进脱贫项目建设,力争一年项目半年干完。一是八路并进,开山修路。镇公用事业站“一人两路”跟进建设,8个村28.4公里通村水泥路基础处理全部完工,道路硬化完成2条13公里,10月底实现“路路通”。二是开源引水,甘泉入户。镇农业站“一人一水”驻点跟进,5个村12处饮水解困项目,3个村6处饮水池建成,管道铺设到户,9月底达到“户户通”。三是改扩同步,电力入户。供电所采取“一季一村”定点施工,5个村网改和扩容新增7台配便器已完成网改2个村4台配变器,10月底完成“村村改”。四是抢占山头,网络全覆盖。移动、联通、电信协调建设,分赴山头,解决信号盲区。4个基站和3个网络入户村已完成2个基站新建和2个村网络入户,9月底实现全覆盖。五是提等升级,村村“两室一场”。镇党政办“一人一室”跟进施工,新建村级活动室3个改建1个,建成活动广场4个,新建村级卫生室1个,年底达到村村“两室一场”。

以人为本 跟进安全住房建设解决到户。为了解决镇内不安全住房,全镇开展拉网式摸底,因户施策,搬改结合,以需定建,全面解决住房安全。一是“上门服务”精准到户。全镇入户摸底不安全住房965户,上门办理土地审批164户促开建,上门办理危改资料77户促动工,上门签订易地搬迁“三项协议”724户促搬迁。二是“一对一”结对帮扶促进度。对于不安全住房户采取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联一”结对帮扶,解决建房困难。目前危改竣工45户,在建196户;分散安置竣工20户,在建15户。7月底将全部竣工入住。三是“蹲点”“抢时”建新楼。全镇在建集中安置点4个,建设安置房770套。实行一名领导“蹲点”一个安置点,按月排进度,流水作业抢时间。现主体竣工270套,主体在建500套,九月底将全部入住。

服务先行 跟进贫困户健康扶贫保障到人头。因病致贫已成为横亘在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为了让贫困户看病少花钱,全力开展农村合疗100%、大病保险100%、健康体检100%,实现健康保障全覆盖。一是广宣传,健康保障不漏人。全方位宣传健康扶贫“3免、3个1、4补助”政策,完成4128户13217户贫困户合疗和大病保险缴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全覆盖。

二是医患结对,细致服务控增量。县镇106名医护人员与919户因病致贫户结对帮扶,签订家庭医生上门签约服务,每月上门体检,普及保健常识,确保小病在家治愈,大病保障有力,不断减少病患总量。三是广受益,“四重保障”减负担。全镇规范建设21个村级卫生室,贫困户实现家门口买药报销,县镇住院一站式结算,自己负担10%,自负设线补助一半,不断降低贫困户看病负担。

“四个一批”破解脱贫增收“瓶颈”。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稳定持续增收是核心。蜀河镇对贫困劳动力一人一策、因户施策,采用“四个一批”破解增收“瓶颈”。一是组织劳务输出一批增收保脱贫。通过加强与外出成功人士的联系,签订劳务用工意向3000余人,组织劳务技能培训,制定落实有组织劳务输出补助政策。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4128户外出劳务2723人,实现劳务输出户均0.7人,户均增收3万元。二是“村社合一”带领一批增收促脱贫。引导入社贫困户将产业奖补资金、互助资金协会借贷资金等自愿入股合作社,壮大“村社合一”规模。全镇410余户将土地1000余亩、资金60余万元作为1000多股投入21个合作社,有望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三是建设就业基地安置一批增收保脱贫。结合古镇旅游,建成创业就业一条街,兴办工商个体268户,解决贫困人口就业创业198人,年人均增收10000元。四是精准扶弱兜底保障一批保收促脱贫。镇上充分运用兜底政策,精准扶弱,兜底1115户2464人,人均兜底3015元。

“干”字当先破解群众满意度低。群众满意,村变样户脱贫是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干部率先垂范做榜样、交友结对真帮扶、“志智双扶”齐卖力,群众全员参与、全民受益、全体富裕,全面提高脱贫攻坚满意度。一是“三新”扶志树标兵。以“三会两榜一奖惩”为抓手,开展“新教育”立志向;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为抓手,开展“新民风”树正气;以“党支部+X+贫困户”、“三变”改革、“能人帮带”为抓手,开展“新机制”增动力。全镇树立脱贫标兵17人、帮带标兵6人,坚持物质脱贫、精神脱贫两手抓。二是帮扶交友“结穷亲”。县镇村390名干部与3558户贫困户结对交友,上门结对、把脉号诊、解困排忧、交友结亲,增进结对帮扶户的感情,宣传扶贫政策,树立致富信心,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三是从严管理立“口碑”。市县单位联村、县镇科级领导包村包组、全体干部帮扶到户、贫困村3人以上干部脱产驻村工作的作战部署,日纪实、月清单、月进度、月对标的作战要求,周督查、月通报、季点评、年考核的作战纪律,锻造脱贫攻坚“铁军”干部队伍,赢得群众真心称赞,稳步提高脱贫攻坚满意度。(刘祥意)

 

我县“五到位”做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助推生态脱贫

我县采取“五到位”做好公益林生态补偿兑现工作,确保公益林管理工作全面展开,更好发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助推生态脱贫工作。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每年兑付工作启动伊始,旬阳县农林科技局、旬阳县财政局联合下发《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工作的通知》,严格规范核实当年资金发放办法、面积、金额和时限,及时通过报刊、微信等媒体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补偿面积核实到位。按照“谁所有、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依据旬阳县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的面积为依据,认真核实各村各农户实施的公益林面积,然后确定到户补偿花名册,并接受村民监督。

三是矛盾纠纷调处到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健全机制,理顺调处职责,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调解质量,依法、依规、及时、准确地调处集体林地纠纷。据统计,全县仅今年累计调解处理各类林地纠纷85件,调处率达100%。

四是政策宣传引导到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与农户签订管护合同,让广大林农明确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的标准、程序,明白保护公益林的重要性。今年以来共计发表各类宣传稿件40余篇,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召开宣传培训工作会议6次,签订管护合同5万余份。

五是资金兑付监管到位。依据《旬阳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细则》,以所界定的国家级公益林区域农户为补偿对象,认真计算具体兑付标准,并根据兑付标准和各户所界定国家级公益林面积,核算各户应兑付资金总额。收集各农户银行账户信息,认真核对确保各类信息准确无误,经村民确认无异议后,交县财政局惠农资金兑付中心审核,然后将资金兑付到全县各农户的“一卡通”上,通过层层严格审查严防了资金借用、挪用、截留补偿资金的行为发生,确保这项惠农政策执行不缩水、不走样、不变味。

近几年来,全县累计兑付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9535.39万元,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内的16339 户贫困户,累计获得补偿基金 2669.98 万元,户均增收1634.11元。(县农林科技局)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