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一百六十八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7 20:1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82期(总第一百六十八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7月27日

 

导 读:

熊贤志:我自愿退出贫困户 要用自己的双手致富

石门镇:脱贫攻坚“三招”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紧锣密鼓布战局

 

熊贤志:我自愿退出贫困户 要用自己的双手致富

在今年第二季度铜钱关镇双河村道德评议大会上,该村六组村民熊贤志以“满票”被评为“敬业奉献类”正面典型。这位60多岁的普通农民身上传递出的道德力量,感召着人们向上向好。

“我自愿退出贫困户”

“安全住房我有了,公路已通到门口 ,自来水也解决了,儿子在外务工有收入。因此,我自愿退出贫困户。”这是在今年扶贫对象核实时在双河村六组的一次村民大会上,当部分对政策理解不透彻或“装糊涂”的村民争当贫困户时,熊贤志站出来果断的表态。正是这一表态,使得会场的气氛发生了转变,争当贫困户者偃旗息鼓,“精准识别”顺利进行。

熊贤志在表态时,只说了他的“有”,而只字未提他实实在在的“难”。他本人患气管炎、肺气肿、肾囊肿、肠炎等疾病,近几年先后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旬阳县医院住院治疗,除去国家合疗报销外,个人花费近4万元,债务至今还未还清。老伴患脑梗、冠心病,常年“靠药养着”,老两口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

熊贤志说:“我之所以要退出贫困户,是因为现在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我已经很满足了,再继续戴着贫困户的帽子靠国家过日子,我感到不好意思。同时,当我看到那些原本就不贫困的人争着要当贫困户,说实话我心里感到别扭。”

鉴于熊贤志家庭的特殊情况,驻村工作组和村“三委”研究并经村民再次“精准识别”,最终给予熊贤志以“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处理。虽然继续“在册”,但其精神可嘉,令人感动。

“生产劳动是农民的本分”

已年过花甲的熊贤志虽然疾病缠身,但仍坚持田间劳作不歇息。除过退耕还林外,他家现有耕地3.9亩,其中去年栽植茶叶2.6亩,剩余1.3亩用来种粮、种菜。他日复一日拖着带病的身子劳作于田间地头,别人一天能干完的活他得两三天,但他依然执着地坚持着,从不放弃。在他的精心管护下,那茶叶和粮菜长势良好。

熊贤志说:“劳动生产是农民的本分,我只要还能动弹,就要劳动,自食其力,这样也能够给国家减轻一点负担。不能像现在有的年轻人那样不愿意劳动,整天打牌干混,还要靠国家养活,真没意思”。朴实的语言展现出一位普通农民高尚的思想情怀和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而这种情怀和毅力正是当今社会急需进一步发扬光大的。

“能为公益事业出力,我高兴”

熊贤志热衷公益事业的多种善举在当地百姓中有口皆碑,几十年来他已养成了义务修桥补路的习惯。同时,但凡集体讨论决定公益事业,他总是积极赞成并带头参加,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2016年村上修建便民桥时,按照规划设计,桥的一端恰巧要占用熊贤志的土地。村上根据有关规定,也考虑到他家庭的实际困难,原本计划给他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且知道他“爱地如命”,村几职干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共同上门去做工作。没想到的是,当说明意图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提出给予经济补偿时,却遭到了断然拒绝。他说:“修桥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事,我理所应当大力支持。至于经济补偿,就不要提了,能为公益事业出力,我高兴”。简短的话语间流露出一名普通农民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与那些唯利是图,只求索取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铜钱关镇供稿)

 

石门镇:脱贫攻坚“三招”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石门镇创新工作思路, 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通过驻村帮扶、教育培训和金融扶贫“三招”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驻村帮扶增信心。全镇9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及镇全体干部、驻镇单位、第一书记和村四职干部与贫困对象结对帮扶。帮扶干部本着“将扶贫工作当家事办、将贫困群众当亲人帮”的理念,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宣传党的扶贫帮困政策,出点子,想办法,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使贫困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温暖和关怀,激发了群众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技能培训增动力。针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门路少、缺技能等突出问题。该镇积极组织技能培训,先后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县农林科技局、县公共职业技能学校等开展了畜牧养殖、大棚蔬菜种植、核桃嫁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磨芋种植等种养技术培训;同时组织贫困户参加县足疗师技能培训,参训12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种养技术水平和致富本领, 许多贫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后自主创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据统计,全镇自主创业发展养猪大户158户,养羊大户47户,养鸡大户12户; 大棚蔬菜种植46户;参加足疗技能培训后就业62人

金融扶贫增活力。为了解决贫困群众融资难的问题,该镇用足用活上级金融扶贫政策,积极开展金融产业扶贫,由农商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放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此举大大激发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自主致富的动力。据统计,截至6月底,已累计发放“5321”精准扶贫贷款2332万元,其中:向446户贫困户发放贴息扶贫贷款2111万元,向范光明、崔世芳等22户养猪养羊大户和涉农合作经济组织发放创业扶贫贷款223万元。通过“造血” 扶贫,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魏万平供稿)

 

县脱贫办紧锣密鼓布战局

近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县扶贫局)召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第4次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工作,冲刺年度脱贫目标。

常规工作抓推进,保落实。发挥县脱贫办综合协调、督查指导等职责,加强“八办五组”工作衔接。督促行业扶贫机构履行主责,加快移民搬迁和水、电、路、讯等脱贫项目建设,抓好新民风建设、“四率一度” 提升、扶贫资金兑付等基础性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当年减贫任务。

创新工作抓进度,保争先。重点抓好城关镇李家台村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扶智扶志新民风建设、健康扶贫、金融扶贫“5321”、产业扶贫“331”等六项工作创新,挖掘典型,总结经验,打造亮点,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目标。

干部帮扶抓落实,保满意。以树千名自强标兵交万名农民朋友、领导干部大走访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全体机关全体干部带头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交友,加深干群血肉联系,切实提高“四率一度”特别是群众满意度。

完善机制抓提升,保创优。优化脱贫办内设机构,细化各组(股)职责,将任务分解到人,对年轻干部要压担子、教方法。完善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严格行文规矩,提高办文质量。脱贫办(扶贫局)党员干部实行一体化管理,抓学习提素质,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和脱贫攻坚排头兵。

考核工作抓平常,保实效。由督查考核组牵头,结合省市相关精神和我县实际,尽快完善全县脱贫攻坚达标(创优)考核办法。对照今年脱贫攻坚任务清单,开展跟踪督办问效,以季度点评促工作落实。

及早谋划来年工作,保开局。由业务指导组与各镇对接,研究拟定2017—2019年脱贫滚动计划。同步规划全县124个贫困村脱贫项目,在今年11月份完成脱贫项目计划下达,确保来年工作快步启动,项目及早实施。(明娟供稿)

【责任编辑:徐斯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