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旬阳县公安局立足县域实际,积极探索“135+X”消防管理模式,全面构建起了深度警民融合的灭火救援体系。
“135+X”警民融合灭火救援体系,即做强一个消防专业队、做精三种形态消防站、做实五项消防新机制,把一大批(X)消防站建在群众身边,为民保安全。
做强一个消防专业队,打造消防突击尖兵
“精钢淬火写忠诚”, 旬阳县公安局消防大队用忠诚、汗水、智慧、爱心、勇气和责任,筑起了46万人民幸福平安的坚实屏障。那么,这支“消防突击尖兵”是怎样炼成的?在日常管理中,该大队坚定不移的谱写着“三部曲”。一是政治固本守忠诚。以“建强班子、带好队伍”为基点,强化政治建队、思想教育,锻造出了“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意志品格,他们用无限忠诚承载着“驻守一方,保一方平安”的庄严承诺。二是业务苦练锻精兵。紧盯火灾防控,常态化开展技能训练、岗位练兵、业务竞赛和应急演练,以苦学、苦练、苦干,全力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提升部队攻坚克难能力。三是纪律严明塑作风。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制度管人、作风律己,官兵始终保持步调一致,牢固“四个意识”,正字当头、严字为先,以对违规违纪“零容忍”的态度确保队伍“零违纪”,不断弘扬“铁军”新风尚新作为。去年以来,该大队共检查单位1689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3298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1248份,临时查封单位137家,责令“三停”单位70家,全县未发生有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做精三种形态消防站,实现消防网络覆盖
“远水解不了近渴”,为增强灭火力量,达到快速反应,将火灾“灭早、灭小”。旬阳县公安局本着“快速、便民、合理、实效”的原则,在全县重点区域、重点镇、重点单位和社区等,全面建立起了“卫星消防站、镇级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三种不同形态的社会灭火力量,实现了“全面辐射、快速反应”的目的。目前,已在老城区以保护“千年古城”为主要职责,建立了“卫星消防站”;在蜀河镇建立了“古镇”镇级消防站;在全县微型消防站建成数68个,其中社区站9个、重点单位站57个。
做实五项消防新机制,提升消防安全实效
在全面加强消防基础建设的同时,“软件”机制建设是维护正常运行、确保安全实效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机制。在县委县政府和各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建设用地用房、筹措配套建设资金、统一招录专职队员和经费保障,有力推进了消防站建设进度,落地生根。二是建立健全双重管理机制。在日常管理中,各消防站实行“双重管理”,即消防大队负责消防队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属地镇公安派出所负责日常管理。由人社局统一招录的23名卫星消防站队员和6名蜀河镇级消防站队员,消防大队进行岗前培训和轮值轮训,签订《劳动合同》,分组轮流到消防站值班备勤。同时,派出所具体组织实施日常规范检查,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火灾事故能力。三是建立健全三级联动机制。积极构建“职业队+专业队+社会力量”三级灭火格局,按照火灾事故等级、属地管理和就近支援原则,实现社会消防力量与现役专业力量的联动,提升防控和灭火实效。四是建立健全奖惩问责机制。按照消防大队和派出所下达的工作任务,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火灾隐患排查和事故救援处置。工作情况实行“周点评月通报季评比”,对工作出色的消防站“挂牌”表彰,对不合格的队员“末位淘汰”。五是建立健全荣誉陈列机制。为增强专职队员和消防站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在管理中实行“联训、联管、联评”,消防大队将作出杰出贡献或有功的社会消防队员纳入全县消防荣誉系列,建立荣誉陈列室,大力表彰和宣传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提升其主人翁意识,凝聚消防事业合力,全力维护消防安全。
- 上一篇:旬阳县委整顿巡察工作组“约法三章”严自律[ 03-15 ]
- 下一篇:旬阳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打响维权“保卫战”[ 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