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脱贫攻坚快报(第九十一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09 08: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7年第5期(总第九十一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2月7日

 

导 读:

麻坪镇抢抓时令谋脱贫产业发展

一把修脚刀 实现脱贫梦

财政局统筹谋划脱贫攻坚工作

 

麻坪镇抢抓时令谋脱贫产业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麻坪镇紧紧围绕全县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抢抓时令,谋划产业发展大计,确保贫困户顺利脱贫。

该镇结合实际,确定了烟草,蚕桑、魔芋、核桃、茶叶等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拐枣、中药材、生猪等一批适市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致富增收能力。紧跟市场需求这一主线,依靠农业科技实行科学种植养殖,以项目为支撑,坚持“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服务,不断调优产业,打造品牌,拉动经济,致富农民。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烟草、蚕桑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链条,不断作优特色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格局,确保农民长远稳步增收,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该镇全年计划发展烟草7000亩,蚕桑500余亩,结合退耕还林发展拐枣、核桃、茶叶、中药材2000余亩,目前各项产业发展正在有序开展。(刘先波供稿)

 

一把修脚刀 实现脱贫梦

“我于去年6月参加手足修复师培训后,进入远元集团工作,现在是武汉荣华二路直营店店长,目前月工资8000多元……”这是近期县人社局回访培训就业学员杜龙斌的谈话。

2016年,县人社局发挥职能优势,精准发力,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为宗旨,积极开展手足修复师培训,使脱贫与扶智同步,输血与造血衔接,提升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建立就业平台

建立基地。2016年初,该局先后赴紫阳、西安等地考察学习修脚师培训模式,了解市场需求,联系培训师资,洽谈就业意向,建立我县特色的订单式“手足修复师”培训就业基地项目。

开座谈会。邀请县扶贫局、各镇主要领导及社保站长、远元集团参加手足修复师项目座谈会,熟悉项目发展前景,征求各方意见,制订完善2016年度培训规划。

积极行动。积极筹措资金60余万元,迅速完成了理论教室、实训室、办公室及接待室的标准化装修改造工程,购置了办公设备和实训设备,经过半个月“白加黑”、“5+2”紧张有序的准备,首期培训班于2月份正式开班,对学员实行“三包两免一补”(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杂费免教材用品费,补助交通费100元),培训合格者,采取自愿原则,优先到远元公司上班。

实施精准培训

加强宣传。利用召开镇村干部大会、村组院落会议,群发手机短信、微信,甚至通过邀请公司就业人员到各镇与群众面对面的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聚焦贫困户,大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择业观念。

分解任务。将全年1000人的培训任务,迅速以文件形式分解到各镇,纳入对镇考核,出台奖励激励及优惠政策,派出6名退职领导对各镇进行督察跟进。

精准培训。通过12天理论培训和校外实训,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足病理论、修脚技能、足浴技能、按摩技能等手足修复师技术,取得合格证书和资格证书。2016年投入100多万元,开展手足修复师培训班14期1077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826人。

创造劳务收入

棕溪镇贫困户姜忠毅是首期培训学员,目前为武汉南湖路店店长,月平均工资在5500元以上。在回访中他说:“感谢党的政策好,有幸参加了手足修复师培训,不仅学到了技术,还找到了工作,公司包吃包住,今年过年能带4万元回家,明年多带一些人过来干。”

“感谢政府,如果不是参加你们的培训,估计还在社会上混,培训结束后,通过努力当上了副店长,月工资4500元左右,明年争取当上一名店长,把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叫过来挣钱。”这是回访中构元镇18岁赵居康发自内心的感言。

像姜忠毅、赵居康这样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根据远元集团反馈,旬阳学员勤快好学、技术熟练、吃苦耐劳,就业签定率和从业成功率较高,工资稳定,目前平均工资3800元左右,最高工资达8000多元,保守估计今年可为旬阳挣回劳务收入1000万元。

打造旬阳品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2016年我县的手足修复师培训工作通过精准把握市场、精准业务培训,找到了培训就业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在探索和尝试中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不断壮大。2017年,将以打造旬阳的手足修复师品牌为目标,为旬阳脱贫攻坚工作创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将“旬阳手足修复师”打造成响当当的品牌。(王新康 熊治友 供稿)

 

财政局统筹谋划脱贫攻坚工作

近日,县财政局召开包帮村脱贫工作座谈会。就2017年张家河村的工作如何开展,要求明确目标:建成全县脱贫攻坚示范村,建成统筹农村改革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并从“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三个方面做了强调要求。

干什么?一是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建班子,带队伍,促进村上各项事业发展。二是以增收为核心,抓产业,让群众更加富裕。三是以村容村貌改善为重点,让美丽乡村在张家河成为现实。四是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加强村级治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张家河落地生根。

怎么干?一是进一步完善细化方案。二是将方案分解变成任务、项目和措施。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四是要保障环境。做好群众工作,确保每个群众的合法权益。五是推进农村改革,先试先行出经验。六是财政局的全力帮扶。

谁来干?一是从工作推动上,镇村干部是主力;从具体落实中,群众是主体。二是增强村上班子的责任感、主动性,工作想在前,干部扑在前,遇到难题冲在前。三是教育引导和发动群众干好自己的事情,不能等靠要。四是财政局的帮扶力度不减,包帮机制不变。

“感情越走越深,亲戚越走越亲。”该局局长在座谈会结束时向村民代表这样说到:“我们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你们早日建成富裕美丽示范村!”(丁超供稿)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