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交流> 正文详情

旬阳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分析与研究

作者:何强 陈守敏 发布时间:2010-11-26 15:1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农民增收是反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晴雨表”。“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快增速,近两年净增在500元以上。但横向比较,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与毗邻发达地区仍有差距,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357元)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还分别相差143元、1795元。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农村经济结构现状
    (一)农村基本概况:全县28个乡镇,318个村(社区),农业人口397601人。有耕地面积531759亩,人均1.16亩,其中水田31565亩,旱地500194亩。有林地面积361.6万亩,荒山荒坡46.8万亩。农村实有劳动力221216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29568人。
    (二)农业发展现状:2009年底,全县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9:43:38,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8%,整体上看,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5亿元,是2005年的2倍。通过多年来的集中建设,农业产业已形成了以10万亩烤烟、10万亩蚕桑、110万头生猪为主导,粮、果、菜、魔芋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固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山区产业发展“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组织化”的基本路子。以田、园、路、电、水配套的“冬青村模式”,被市委、市政府誉为山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全县“畜、沼、园”一体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得到省农业厅的高度肯定。通过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全县已建成一村一品经济强村60个,各类产业大户12014户,组建产业协会389个。
    (三)农村建设情况:近5年来,全县累计铺设县乡油路145.8公里,新修乡村道路919公里,建成水泥路1700公里,修便民桥298座,60%的村完成了农网改造,开展流域治理738.76平方公里,实施人饮工程133处,解决人饮困难90623人,实现了通讯网络全覆盖。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我县农村发展先后经历了“农村土地承包、农村税费改革、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三大历史性变迁,不仅促进了农村生活极大改善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激发了农民新需求,而且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经济结构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近五年农村家庭收入对比变化:工资性收入由896.43元增长到1546.71元;第一产业收入由1073.22元增长到1891.40元;第二产业由21.16元增长到36.82元;第三产业由22.37元增加到356.63元;财产性收入由14.30元减少到12.5元;转移性收入由104.61元增长到472.22元。从上述数据对比不难看出,从事劳务、三产业等非农生产收入占我县农村家庭收入的增浮比重最大。
    (二)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构成变化:一是农村劳动力相对减少。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调控,农村家庭的劳动力减少明显,上世纪90年前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充裕的劳动力已不复存在。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调查了解情况看,特别是新生代农村劳动力,几乎无人愿意从事传统种养农业生产。目前在家从事栽烟养蚕生产的多为中老年劳动力,农村传统种养产业发展存在着隐忧。
    (三)农村发展变化影响与发展机遇:农村经济结构变化既给传统农业发展带来冲击和影响,同时为新一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必要条件和广阔空间。一是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使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相应缓解,农村土地也出现相对过剩,为推进农村土地、林地、水面“三流转、三置换”为主体的农村资源流转经营和二次配置提供有利条件。二是随着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和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野猪等原已基本消失的动物频现山林,农村生态得以很好的休养生息和恢复。三是国家支农强农政策逐年加大,随着连片扶贫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国家支持老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建议
    鉴于山区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农村发展变化趋势,必须紧扣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使之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结合我县实际,特建议如下:
    1、以转移农民为重点,做强劳务产业。从近几年农民增收构成和调查了解情况来看,劳务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村家庭增收最快、贡献份额最大的主渠道。“十二五”期间,应以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农民转移步伐,把劳务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第一产业(措施)来抓。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培训提素质上,以全面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工作为载体,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对产业经营户分类实施培训。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培训目标,对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创业培训。力争到“十二五”末,以劳务为主的三产收入占农村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
    2、以园区建设重点,提升农业产业。我县农业主产导产业,除烤烟产业链条相对完整,畜牧、蚕桑、黄姜等受制于市场和自然双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对比效益不高。因此应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优化主导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放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三方面,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基地,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新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经营收入渠道。按照产业“三集中”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向园区集中,涉农项目资金应重点投向农业产业“四大园区”,加快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使烟、桑、果、菜等产业向园区和产业大户集中,增强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3、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发展特色林业。从理论上分析,我县农村耕地在剔除退耕还林面积和已被烟、桑、畜等各占用10万亩,剩下的耕地仅为“口粮田”,发展和深挖潜力不大。而我县林业资源丰富,其中集体林226.4万亩,森林覆盖率43.6%,在全省属集体林地面积超200万亩26个重点林业县之一。随着林权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实施,林业产业必将成为农民受益主渠道之一。“十二五”期间,林业建设应以生态经济林建设为主,以经济林和林特产品为主,借助省上实施核桃、油桐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特色林业建设,从基础建设入手,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开发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林下养殖等项目,增加中高山农民收入。
    4、以渔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发展水产养殖。我县属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区域,水质达到国家二类地表水质标准,适合多种鱼类生长。境内拥有天然水面3.5万多亩,可养鱼稻田超过6000亩,加上库、塘,共有水面4万多亩。随着汉江、旬河梯级开发的深入推进,全县人工水产养殖水面可达10余万亩,发展和培育水产养殖业潜力巨大。据测算,这些资源如全部开发利用,我县水产养殖年产量可达3000吨以上,产值超过7000万元,同时还可拉动水产饲料、捕捞设备制造和餐饮、旅游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综合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因此,应加大水电开发、水饮品、水上旅游研发工作力度,加快我县水资源综合利用步伐。
    5、以宣传推介为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我县属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境内自然人文景点已具雏形,随着十天高速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相继竣工和国家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长期困绕我县的交通瓶颈将逐步打破。旅游产业重点作好宣传推介和配套服务工作,结合退耕还林看护、山川秀美工程、长江生态林保护工程,重点提升太极城生态游核心景区,开发南阳山,打造蜀河古镇,唱响红军品牌的建设重心,依托项目建设,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将阳山等景区进行包装后争取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着力在交通干线、重点景区、景点成片开发烟、桑、姜、果、菜、畜等种养业及加工基地,开发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容,使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成为农业产业化、三产服务业的宣传者和消费者。力争在“十二五”末,完成三个“AA”级以上景区,同时,安排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艺节目,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和参与性,实现旅游业发展质的飞跃。基本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基本配套、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产业链,全县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实现过6亿元目标。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