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党旗引领强镇路

作者:江宏涛 发布时间:2009-09-15 15:5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一条条水泥大道铺进了村,一片片产业基地扎下了根,一栋栋新式民居沿路建,一展展鲜红党旗迎风扬,一张张村民笑脸惹人羡。”这是旬阳县麻坪镇党委近年来抓党建促发展的见证。2006年以来,该镇先后获得全县产业建设、水泥路建设、文化体育、教育创强、计划生育、党建工作等10多项单项奖,2008年获得全县综合考核一等奖,市县安居工程、水泥路建设等10余个现场会在该镇召开。干部群众都明白,这些荣誉来之不易,凝结着镇党委一班人的心血与汗水。

组织建设奠基础

说到麻坪镇党委的管理决策,“智出一班,令出一人,戏唱一台”是最能概括的。镇党委会上,大家畅所欲言,谁的意见、建议符合实际,就按照谁的意见办,谁分管的工作出现了难题,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党委一班人的团结。
“人人头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担子”。该镇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千方百计挖掘人力资源,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整合人力资源。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时,成立由各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党建综合、基础设施、农业、社会事业、财源建设5个工作组,合理调配干部力量,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均衡发展。二是健全完善考评机制。坚持落实严格的创先创新责任制,从领导干部到工作人员,实行分级量化,捆绑考核,坚持平时督查督办、总结评比、年终述职总评兑现的绩效考评机制,公平公正的体现干部个人的所劳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干部抓工作落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探索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实行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建立完善村财镇管制度,严格执行经办人、报帐员、监审小组、单位负责人逐级签字审批的“一签三审”财务制度,规范支出行为;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文明卫生制度,加强机关管理,规范干部行为。在镇干部中推行述职评优,在镇属单位中实行创佳评差、末位淘汰,在村干部中推行民主评酬,通过述职考评,有效建立了一支作风务实、清正廉洁、办事公道、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4年来,全镇干群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奋勇创先”的“三创”精神激励和鼓舞下,同心同德,扎实苦干,使镇域经济实现了科学发展、突破发展、和谐发展。2008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28元,较2006年增长12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09.8万元,净增104万元,种植烤烟7237亩,实现产值 998.2万元,实现利税199.6万元;蚕桑建园累计达到7000亩,年发种量突破5200张,产值达300万元。

产业建设铺富路

进入麻坪河,放眼望去,一河两岸整齐规范的密植桑园绵延百余里。片片桑叶既成就了旬阳蚕桑第一镇的殊荣和“百里蚕桑长廊”的美誉,也展示了镇党委、政府矢志不渝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信心、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4年来该镇相继培育了海棠寺、关垭等十个烟草强村,钱河梁、寨湾等七个蚕桑大村,麻坪、梨湾等三个畜牧重点村,适度引导发展苎麻产业,使全镇每个村都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烟草产业从2006年不足5000亩回升到8000亩,跻身全县前五强;蚕桑从面积从不足3000亩回升到7000亩,发种不足3000张回升到5200张,跃居全县第一位。全镇形成了沿河两岸的苎麻产业长廊,低山蚕桑产业带,中高山烟草产业园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

设施建设展新姿

熟悉麻坪的人,都会被麻坪今天的变化所震撼!4年来,镇党委、政府根据镇域地理空间状况和资源点线分布特点,打破思维定式,树立起“有位次争第一、无位次创一流、敢拼敢想敢干”的新理念,提出了“后山向前山看、小镇向大镇建”的新目标,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随着麻坪2号大桥、政府宿办大楼、麻坪烟站、麻坪计服务站、街道硬化、绿化、集镇亮化等项工程的实施,麻坪集镇变“高” 了、“胖”了、“靓”了。集镇硬化街道1.2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彩砖1500平方米,栽植行道树1万余株,安装路灯50余盏,投资180万元建起了南北两岸1500米河堤路,投资近20万元建设功能完备的集贸市场,投资近100万元建设麻坪广场,整个集镇规范有序,面貌焕然一新。
在搞好集镇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通达工程”和“四改三建”工程。从2006年第一条3.5公里通村水泥路的贯通到2008年底,全镇共投资1700万元修通12条80余公里水泥路,通村水泥路里程占到全县近十分之一,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农村楼房化达60%,自来水普及率达95%,节柴改灶达90%,森林覆盖率达70%,一批环境优美的村庄、院落、居民点如雨后春笋般落户麻坪,一个平安、富裕、文明、和谐的经济强镇点缀在秦巴山间,让人留恋往返。

【责任编辑:xy_q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