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构元镇:非遗焕发新生机 巧手绘就致富图

作者:刘治尖 发布时间:2025-05-23 09:09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从5月19日起,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技能培训班在构元版画院正式开班。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刻版画集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于一体,近年来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

农民增收:指尖技艺变“真金白银”

针对农村季节性闲置劳动力多的现状,此次版画培训以“低门槛”为切入点,帮助农户在家门口学习掌握技能。通过系统教学,让学员们快速掌握文创产品、装饰画等制作技艺。“春种秋收不耽误,农闲时候在家刻版画,还能挣一份收入,确实很不错!”有学员说。

妇女赋能:巧手撑起“半边天”

此次农民版画培训采用“碎片化学习+居家创作”模式,仅需10天系统培训,零基础的农村妇女便能熟练掌握版画构图、雕刻、套色等技艺。她们利用操持家务、农闲休憩的间隙,将乡村生活图景、民俗风情融入创作,把普通木板变成精美的文创作品,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凭借这门手艺拓宽收入渠道,用勤劳与智慧撑起家庭经济的“半边天”。

非遗传承: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本次培训课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蔚世生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雕版、拓印等传统技法,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让古朴的木刻版画焕发出时尚气息。“我们教的不仅是技艺,更是要让农民成为‘乡村艺术家’,把版画变成走出去的‘文化符号’。”蔚世生一边示范运刀技巧,一边分享道,“当传统技艺遇上创新思维,老手艺自然能找到新出路。”

刻刀流转间,是技艺的传承;木板雕琢处,藏致富的希望。近年来,构元镇共组织了12期培训,共计培训532人,培训后就业率达80%,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随着“艺术+产业”模式持续深化,这门技艺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镌刻出生动的图景。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