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清晨,旬阳市甘溪镇桂花树村烟草大田间传来阵阵欢呼。随着清澈水流沿着灌溉管道涌入烟田,种烟大户童义产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连续干旱导致土壤失水严重,现在政府送水及时到位,50亩移栽的烟苗终于转危为安。”望着浸润的土壤,这位深耕烟田二十余年的老农眼眶微红。
这场与旱情的较量自四月下旬持续至今。随着夏收作物陆续开始播种,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全镇2万余亩夏收作物及5000余亩烟草大田遭遇灌溉难题。
三级联动保增收
面对严峻旱情,甘溪镇党委政府启动“三级联动”抗旱机制,构建起“支部领战、党员冲锋、群众参与”的抗旱体系。镇村干部24小时轮班值守,通过“找溪水、引渠水、送河水”组合拳,累计铺设临时灌溉管网10余公里,调度小型水泵等各类抽水供水设备300余台次,保障了全镇90%受旱农田及时补水。
在施家坡村抗旱现场,两台送水车正以每小时15立方米的流量向龟裂土地“输血”。村党支部书记胡文博指着正在注水的烟叶育苗基地感慨:“旱情初期镇上就及时统计需求,调配车辆和设备,通过错峰用水、分级灌溉,既保证作物需水,又提高了用水效率。”据统计,甘溪镇通过提早调配、优化灌溉方式,努力降低旱情影响,全力保障夏粮、烟草稳产增收。
科技赋能守粮仓
科学抗旱成为这场战役的制胜关键。甘溪镇党委统筹部署“四水联动”策略,由镇主要领导负责,统筹调配水源,镇村两级干部组建12支抗旱服务队下沉指导,寻找水源,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紧急架设临时输水管道32公里,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以管道输水替代漫灌、喷灌设备覆盖重点区域,在袁湾村蔬菜大棚应用中实现亩均节水50%。
“既要解当下之渴,更要谋长远之策。”甘溪镇党委书记张晓明介绍,该镇正加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年内新增水窖20个,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系统,构建起“蓄、引、提、节”四位一体的抗旱体系。
在这场抗旱攻坚战中,科技力量持续赋能。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利用无人机实时监控全镇30处水源地,实时调控实现精准调度;邀请上级部门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垄作保墒”“膜下滴灌”等农艺节水技术,使有限水源发挥最大效益。截至目前,甘溪镇共灌溉受旱农田3.6万亩次,粮食作物受灾损失控制在5%以内。
用心服务稳底线
“大娘,给你挑的水都在水缸里了,这里还有两箱矿泉水。”抗旱攻坚战中,甘溪镇始终将民生保障置于首位。针对孤寡老人、独居群体及行动不便群众的实际需求,创新构建“1+12+N”服务体系,即以党委统筹指挥为核心,组建12支由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水利技术人员组成的“红色送水先锋队”,为重点人群送生活用水、送健康关怀,全力保障重点人群平稳度过旱情。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晴雨表。”甘溪镇党委书记张晓明在全镇抗旱专题部署会上掷地有声地说。目前全镇已建立网格化精准服务机制,结合“敲门入户”专项行动,通过“日走访、周排查、月评估”动态掌握重点水源点和特殊群体用水需求,累计输送应急生活用水1800余吨,修缮老化供水管网1.2公里。
夕阳西下,甘溪镇的田野间仍是一片繁忙景象。抽水机欢快的轰鸣声、管道里奔腾的水流声、无人机巡航的嗡鸣声交织成曲,谱写着新时代农业抗灾减灾的奋进乐章。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抗旱保收的攻坚战正转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契机。
- 上一篇:双河镇:技能送进家 村民学厨忙[ 05-16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