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拥抱“教共体”,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作者:薛亚林 发布时间:2025-05-08 08:31 来源:今日头条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25年新年伊始,旬阳市按下了“紧密型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的快进键。该市以“五共”为核心,采取“规模相宜、学段相同、距离相近、强弱搭配”方式,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组建了13个教共体,在管理协同、师资流动、资源共享、文化融合、考核评价等领域大胆探索,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延伸,让每个孩子同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管理共进,构建协同治理新机制

在旬阳,教育上的事,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头等大事。教共体建设同样牵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心,主动将教共体建设作为市委书记领衔推进的重点改革事项,对教共体建设亲自部署、协调和督办,全力破解瓶颈问题。

为全面加强党对教共体的领导,旬阳市挂牌组建了市教共体党委,各教共体分别成立了教共体党总支,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教共体行政架构以“核心校+成员校”模式搭建,教共体总校长由核心校校长担任,各成员校校长担任本校执行校长和教共体副校长,接受核心校校长统一领导和管理,并分管教共体工作。

随着《关于核定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旬阳市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运行管理办法》《旬阳市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轮岗管理办法》《旬阳市建设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财务管理制度》《旬阳市紧密型教育共同体考核评价办法》等配套制度出台,旬阳市教共体运行正式进入“快车道”。

“教共体的重点在‘共’,核心在打破校级壁垒,实现优质均衡。”旬阳市教体局副局长郭晓利介绍道,“过去是‘孤军奋战’,现在是‘抱团发展’。”

师资共用,激活教师发展新动能

刘廷花是白柳镇中心学校的一名英语老师,2024年秋季被选派到核心校旬阳市第三小学跟岗学习,拜师省级教学能手熊姗老师,“师傅”倾囊相授,“学生”潜心精进,半年时间不到,该同志教学能力硬是提升了一大截,期间获得安康市举办的微课大赛二等奖。

刘廷花老师只是教共体师资共育的一个缩影。该市制定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小学职级制校长年度考核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评审认定、教师交流轮岗实施等方案、细则,建立“骨干教师下沉、青年教师跟岗”双向流动机制和“校际教师互学互促”机制,实施“青蓝结对”“导师制培养帮带”,以高频次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潜能有效激发。

“到2025年秋,全市参与双向交流的教师将达到10%以上,结构缺编的问题可有效缓解。”郭晓利说。

推行实行教育教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课表设置、统一教研活动的“三统一”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教学同频,是该市教共体师资共用的重要体现。笔者在第三小学了解到:每周1 次线上联合备课,核心校教师牵头设计跨校同步课堂,2024 年秋季学期累计开展 “云课堂” 示范课 12 节,覆盖成员校师生 1200 余人次。实施 “项目式学习” 跨校共研,围绕 “旬河生态保护”“非遗文化传承” 等主题,开展跨学科探究活动5次,麻坪镇中心学校学生在活动中创作的剪纸作品入选市级展览。

资源共享,打造优质资源新生态

旬阳市第二初级中学教共体是该市最早成立的教共体,牵手棕溪初中、关口初中、晓秦九年制3所成员校。本学期,核心校为成员校更新一体机15台,课桌凳300套。

“核心校有的,成员校也要有。”核心校校长徐强表示。

不仅如此,核心校还邀请西安远东二中、大兴初中、西安23中的名师团队来旬为教共体送教送培,为成员校教师带来12节示范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分享。

随着数字化教学推进,该教共体构建了“1+3”网上资源库(1个核心校资源中心+3个成员校终端),已累计上传课件、微课等资源800GB,覆盖全学科。2025年秋季开学起,教共体将实行教学管理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质量检测、统一评价标准“五统一”。

据悉,该市所有教共体内均建立起“定额统筹+集体决策”经费共管机制,成员校30%经费由核心校统筹,按“联席会决策-市局审批-定向拨付”流程闭环管理。

文化共融,涵养校园文化新内涵

近一时期,“文化共融”不断引发旬阳市第三小学教共体核心校陈立平校长的思考:怎样才能把核心校 “真善美” 文化融入成员校,打造教共体特色?白柳镇中心学校的“足球运动”、麻坪镇中心学校的“传统文化” 、城关实验校的“武术传承”等校本特色又能给核心校怎样的启示?教共体怎样形成 “和而不同” 的文化生态呢?半年来,该教共体围绕“文化共融”开展了 “真善美少年”评选、红色研学、校园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探求共融真谛。

“各优其优,优优与共,需要探索总结的东西很多......”陈立平深有感触。

自教共体建设实施以来,该市坚持“一教共体一特色”原则,组织各教共体充分发挥核心校文化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教共体”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五育并举,深入挖掘乡村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凝聚共识,推进教共体内各校文化共享共融再造,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落地生根。

如今,各教共体文化活动开展不断,校际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文化节、研学实践、社团联谊...精彩上演,学生进步了,教师成长了,学校有特色了,“学校人”正在转变为“教共体人”。

考核共评,建立质量提升新体系

“对考核优秀的教共体进行资金奖补;对考核优秀的教共体的高级教师岗位设置比例在原结构比例控制标准的基础上提高5%;对核心校、成员校主要负责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优先晋升、提拔;对有交流轮岗经历的,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培训培养、选拔任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中高级岗位向教共体内偏远、薄弱学校倾斜......”旬阳市制定的教共体运行管理办法,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评先评优、培养培训、选拔任用、评价考核等实行一体化管理,推动好校长、名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过去教师不愿交流,现在教师都抢着报名,是教共体点燃了教师们的激情。”一位成员校教师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探索建立了“组织保障达成度、办学管理融合度、办学资源共享度、教师队伍成长度、教育质量提升度、办学效果满意度、学生发展成长度”七纬一体的对教共体核心校和成员校捆绑考核机制,激励教共体内各校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