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蜀河镇:惠民政策落实好,“牛气十足”产业兴

作者:龚成林 发布时间:2025-04-28 09:1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春风拂阡陌,政策暖民心。近日,走进蜀河镇施家沟村的顺意家庭农场,墙上悬挂着醒目的防疫规章制度,圈舍里的两排西门塔尔牛身躯高大健壮,一头头小犊牛健康有神,牛舍里不时响起“哞哞”的欢叫声。农场负责人杨意刚正拉运一车饲草回来准备添加草料、清扫卫生。

近年来,蜀河镇始终把肉牛养殖作为强农富农、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落实政策引领和技术帮扶,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本土牛种的生产性能跟品种牛相比有差距,这两年我把圈里的牛慢慢都更新成了品种牛。现在圈里有32头牛,目前新增了13头小牛犊。去年肉牛行情低迷,这次肉牛增量提质项目给每头产犊的母牛补助1500元,对我们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后面打算继续推行品种改良和冻精繁育技术。”杨意刚说。

开春以来,肉牛增量提质政策项目的实施给蜀河镇内各肉牛养殖场户吃下了定心丸。按相关要求,蜀河镇对22个村社的所有肉牛养殖户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深入宣传政策利好,扎实推“见犊补母、先增后补”的奖补政策落地。

在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办公室,前来领取牛耳标、办理肉牛“见犊补母”奖补政策的养殖户络绎不绝。“这次肉牛奖补政策的办理完全实现网上通办,全部在线上完成注册、补助申报与审核,省去了海量的纸质材料报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工作人员感叹道。针对部分年纪偏大不会操作的养殖户,镇业务干部一对一辅导养殖户进行公众号备案、小程序注册等操作并发放牛耳标。在各个村庄,村里的党员干部分组分片、入户入圈,帮助养殖户线上拍照上传申报,确保按时申报、不漏一户。

蜀河镇充分发挥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和技术帮扶作用,推行“党支部+养殖场+养殖户”发展模式,培育出玉祥康农业合作社、顺意家庭农场、兴李牧业等一批小而精、能营利的肉牛专业经营主体和300余家散养户。养殖场户与农民紧密依存,通过流转土地、租赁圈舍,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周边农民种植的玉米、小麦秸秆被收购加工为草料,产生的粪污则以堆积腐熟工艺发酵成有机肥料,就近输送给农民还田消纳,实现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

以增量提质政策补助资金为杠杆,有力撬动了养殖主体动能和市场预期,为养殖户送去实惠降本增效,并提供牛群品种迭代契机,推动肉牛行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肉牛增量提质奖补政策已惠及全镇311家养殖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犊牛增长548头,预计享受补助资金82万余元。

未来,蜀河镇将持续做好肉牛增量提质政策常态化实施,即生即录、每月申报,持续释放政策驱动力,促进种群升级,减低料肉比重、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肉牛产业增量提质、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