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叠翠、沃野千里的旬阳市神河镇,丰家岭村以“五岭”特色产业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昔日的传统村落,如今依托特色产业、生态优势与创新模式,蜕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标杆村”,书写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庭院经济绽芳华,“香菇岭”托起致富梦
漫步丰家岭村前梁,房前屋后错落有致的香菇大棚成为一道独特风景。依托“庭院经济示范点”,村民将房前屋后闲置的“方寸地”转化为“聚宝盆”,采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发展香菇种植。依托镇内国桦食用菌公司和丰家岭充足的光照资源,从建棚、养棒、采菇到烘干加工,一条链式产业让“小庭院”变身“产业园”,户均年增收近万元。村民丰德展边采菇边说:“家门口种香菇,顾家挣钱两不误,日子像这菌伞一样越撑越开!”
生态养殖添动能,“畜牧岭”激活产业链
翻过青翠山丘,旺牧源生态养殖基地的智能物联网监控屏上跳动着一组组实时数据:温度23.5℃、湿度65%……这座标准化圈舍与自动化饲喂系统彰显现代化农业气息。近年来,丰家岭村围绕“规模做大”这一核心,引入旺牧源、先锋养殖等龙头企业,打造集种畜繁育、饲料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循环产业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着力稳生猪、增牛羊,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红薯粉条承匠心,“粉黛岭”飘香振兴路
深秋时节,丰家岭村红薯粉条厂内机器轰鸣,晶莹剔透的粉条如丝如缕,浓郁的薯香扑面而来。从百亩红薯种植基地到现代化车间,从手工晾晒到电商直播,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这里碰撞出火花。村集体工厂引入品牌包装、营销,并通过直播间将丰家岭纯手工红薯粉条卖向全国,线上线下年销售额突破18万元。村支书陈廷孝算起“甜蜜账”:“今年预计加工鲜薯5万斤,村集体增收7万元,还能解决30多人就业。”一根根粉条,串联起田间到舌尖的振兴之路。
金色烟叶育希望,“烟草岭”书写新篇章
在丰家岭上千亩连片的烟田里,金黄的烟叶迎风舒展,勾勒出丰收的底色。丰家岭村党支部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综合示范”的原则,建设烟草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成标准化育苗工厂、烘烤工厂。同时,组建一支30余人的农业专业化服务队,从生产、管理、采摘、烘烤、分级等环节采取“一条龙”技术指导服务,既解决劳力不强、就业无门的老烟农增收问题,又能稳定人力,解决农忙时“用工荒”的难题。烟农冯纪国摸着金黄的烟叶感慨:“从育苗到烘烤都有专家指导,种烟就像捧着‘金饭碗’。”
良田连片织锦绣,“粮食岭”夯实压舱石
站在丰家岭村太阳垭远眺,百亩高标准农田里油菜长势正旺,植保无人机在田间低空飞行,灵活穿梭,均匀地将农药喷洒到每一寸土地。近年来,丰家岭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科技化种植手段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积极探索“大田托管”、土地流转等新路径,通过将土地“化零为整、集体托管、规模经营”的方式,形成“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实现了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走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
如今的丰家岭村,“五岭”产业带如五线谱般在山岭间律动,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旬阳市民政局驻丰家岭村第一书记罗冲说:“我们将继续深化‘五岭’产业矩阵,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走上‘共富路’。”
- 上一篇:神河镇: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04-22 ]
- 下一篇:段家河镇樱桃抢“鲜”上市 果农喜迎丰收季[ 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