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养老政策好,政府有补贴、村里给补助,个人还可以再资助,缴得多,领得更多!”刚办完个人资助养老金缴费的周庄村村民范青合滑动着手机屏幕上的“陕西社会保险”APP,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缴3000补300,这可比存银行划算!”这样的场景背后,是旬阳市构建“政府提标+集体补助+社会助力”三重保障机制的生动实践。随着制度红利的持续释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攀升至99.6%。
如何让群众从“要我参保”转向“我要参保”?旬阳市深谙“看得见的实惠才是最好的动员”。社保工作者化身“政策推销员”,不仅积极举办“社保进万家”,组织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四进”活动搭台讲政策,更在招聘会、乡镇广场等群众聚集的场合“见缝插针”开展宣传。支起“养老账本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演算“缴15年领多少、缴30年多多少”;印发政策明白卡,直观展示基础养老金15年从60元到175元的攀升曲线。这种可视化宣传让8.5万待遇领取者成为政策“活广告”,27.53万参保群众真切感受到“长缴多得”的获得感,推动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6%。
在政策宣传全面渗透的基础上,旬阳市因地制宜构建起“三级资金池”筑牢保障根基。政府提标持续加码,建立基础养老金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不断提高财政投入,实现基础养老金“15连涨”,形成“保基本+稳增长”双保险。集体补助开辟新路径,探索动员袁湾村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以星星之火,点燃8镇9个村补助热情,将集体经济收益注入养老“资金池”。社会助保打通企业社会责任通道,鼓励安康棉成纺织科技公司为32名职工资助交纳居民养老保险,带动40余名参保群众得到个人资助。三重动力驱动下,养老金“蓄水池”已呈现活水奔涌之势。
制度创新提高群众居保待遇水平,数字化转型为制度创新加码提速。“过去跨省转移要跑好几趟,现在打个电话就能办好!”外出务工的旬阳青年小黄通过电话联系完成养老账户转移,切身感受到“一网通办”和“一站式服务”的变革力量。旬阳市依托“陕西社会保险”APP和陕西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一网通办”,业务办理从“面对面”转向“端对端”。信息系统动态监测逾期未认证人员,实时跟进提醒认证及时补发待遇;“养老金测算器”让群众像查看天气预报般预知养老收益,“人脸识别认证”更是破解了山区老人认证难题。曾经要翻山越岭办理的手续,如今在田间地头就能“一触即达”。
从方言宣讲的“养老账本摊”到云端运行的“社保数字管家”,从政府“独奏”到社会“交响”,旬阳市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用“政策温度”+“服务精度”不断织密社保领域多维度的民生保障网,让万家幸福梦有了更坚实的依靠。
- 上一篇:市供销社: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04-17 ]
- 下一篇:旬阳围绕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抓项目[ 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