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神河镇:“牛”劲十足产业旺

作者:刘开明 发布时间:2025-04-01 08:32 来源:平安神河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走进旬阳市神河镇丰家岭村永顺畜牧养殖场内,饲养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时不时发出“哞哞”的欢叫声,尽显勃勃生机。丰家岭村永顺畜牧养殖场饲养员冯纪升正在给肉牛投喂饲料“目前养殖场内有40余头肉牛,自2024年7月份以来,我家产了7头小牛犊,一头能补助1500元,有了肉牛增量项目,我心里踏实了,今年我准备扩大规模,计划存栏80头。”养殖户冯纪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石。近年来,神河镇坚持把牛产业发展作为强农富农、群众增收的突破路径,扩增量、提质量、育存量,积极构建肉牛产业小规模、大群体、多层次的发展格局,助力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政策扶持“添动力”,激发产业新引擎。

连日来,在神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办公室内,围满了前来办理母牛产犊奖补政策的村民,业务干部梁爱珍正在给他们指导注册、登记、申报等流程。

神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业务干部给农户指导注册、登记、申报等流程据悉,今年以来,神河镇紧抓《旬阳市2024年度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实施方案》利好政策,对所有肉牛养殖户进行全面摸排,确保摸排不漏一户,不漏一头,积极推进“先增后补、见犊补母”奖补政策落实,加快基础母牛增量提质,以增量提质行动补助资金为杠杆,撬动肉牛养殖产业扩群增量。截至目前,已成功录入符合条件的养殖户112户,能繁基础母牛196头,新增犊牛196头,预计享受补助资金29万余元。

在丰家岭村二组冯自兵的肉牛养殖场内,只见村动物防疫员正在给肉牛注射疫苗,佩戴耳标。“今年我养了10头牛,新增牛犊2头,能补贴3000元,养牛给补贴,我想用补贴的钱,改良一下品种,再给牛买饲草、买饲料,肉牛增量提质项目对我们养殖户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冯自兵高兴地说道。技术服务“提质效”,破解养殖痛难点。

神河镇持续强化“良种、良舍、良料、良医、良法”技术推广,全流程指导重点肉牛养殖企业、养殖场(户)做好日常养殖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掌握动物疫病免疫情况,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神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养殖户家中给肉牛接种疫苗,严格依照防疫操作规程为牲畜防疫,同时向养殖户悉心传授科学养殖与疫病防控知识,督促做好肉牛饲养管理和重大疫病预防,为春防工作做足“功课”,打通科技服务肉牛养殖入户“最后一厘米”,有效保障了肉牛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在80%以上。

主体培育“强根基”,构建产业生态圈。

神河镇充分发挥政府正向引导作用,以家庭农场、合作社为基础,推行“合作社+党支部+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先锋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澄恒种植养殖业家庭农场、隆科家庭农场等一批“小规模、大群体”的肉牛养殖基地,帮助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养殖大户发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养殖,推动肉牛产业向“绿色、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全面发展。

湾寺村小神河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围绕畜牧业全产业链条发展,着力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牛产业。建设完成湾寺村小神河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项目,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模式,综合运用现代肉牛养殖科技成果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改良和推广,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牛肉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养牛业经济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提升神河肉牛产品竞争力。

“畜”势勃发,“牛”劲十足。下一步,神河镇将多维度、深层次地推动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行“党建+产业”联盟模式,用政策激发活力,创新养殖模式,聚焦肉牛产业集群化发展目标,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做好要素保障,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促进产业链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畜牧产业体系,绘就“牛气冲天”的乡村振兴生动画卷。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