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麻坪镇丝铺村的高标准茶园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茶树层层叠叠,蜿蜒如浪,嫩芽吐露翠绿,清香袭人。茶农手持剪刀,背负着有机肥,在茶树间忙碌穿梭,除草、修枝、施肥,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景。
丝铺村的500亩茶园,作为秦巴山区特色农业的缩影,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精心指导下,茶农科学施用茶叶专用有机肥,全面推广粘虫板、诱捕器等物理防治技术,致力于绿色生态种植。通过构建“专家指导+合作社示范+农户实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从种植管护到加工销售,全链条实现提质增效。目前茶产业已成为丝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中流砥柱,占比高达68%,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海拔优势是丝铺村高山茶叶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村内茶园最高海拔达1480米,昼夜温差超过15℃,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茶树生长周期延长,叶片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五龙山茶厂负责人王志富介绍道:“我们的高山茶,汤色澄亮、兰香持久,即便售价超千元每斤,仍供不应求。”
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多重效益。它不仅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还提升了村民的收入水平。丝铺村民陈音芳感慨地说:“采茶季每天能挣150元,合作社年终还有分红,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像她这样的受益者,在全村已有二三十人,其中不乏返乡青年。如今的丝铺村呈现出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群众富的欣欣向荣之态。
麻坪镇还积极鼓励茶企探索电商直播、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为茶产业插上“数字翅膀”。“我们正构建‘数字+生态’双轮驱动模式,引导企业入驻京东、抖音等平台,开展“云品鉴”“直播采茶”等活动。”麻坪镇相关负责人透露,电商渠道预计可带动销售额增长45%。
展望未来,麻坪镇将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将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本地资源深度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增量”与“质量”的双重飞跃。以茶业增值、茶企增效、茶农增收为目标,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上一篇:石门镇:聚力烟草产业发展 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03-07 ]
- 下一篇:双河镇:非遗花灯“点亮”乡村经济[ 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