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双河镇:小山村“稻”路越走越宽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5-02-26 08:19 来源:陕西农村报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月16日,在旬阳市双河镇卷棚村的稻鱼共生生产基地,连片的油菜伴着春风努力生长,亟待绽放。“到了五月,油菜收获过后,我们就开始整地蓄水、平整水田,插秧、定苗,再把旁边鱼凼里的鱼引进田里,鱼稻共生共长,相当于我们的地一年有三茬收成哩。”卷棚村党支部书记黄林权笑呵呵地说。

“竹筒的钱,西岔河的田。”从这句在当地流传的俗语中,可见双河镇西岔河流域自古以来就以良田闻名。2018年,西岔河流域连片优质稻田开始探索实施“稻鱼共生”生态种植和养殖,2021年又蹚出了“稻油轮作”的新路子,卷棚村就是其中的代表。稻鱼间作,稻田中的蚊虫、散落水中的稻花和谷粒是鱼的天然食料,鱼的排泄物为稻谷提供养分,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绿色循环生态农业。

庞时意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他有200多亩稻鱼共生田。“老庞人勤快,地也侍弄得齐整。”黄林权边说边翘起了大拇指。

庞时意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从单一水稻种植到“稻鱼共生”种植模式,他感触颇深:“以前种稻子光盯着产量,农药、化肥把地都喂‘馋’了。后来我们村上发展‘稻鱼共生’,我也跟着试了试,种出来的稻子就是不一样。加工出来的大米品质高、口感好,是真正的绿色粮、健康粮!”

黄林权算了笔账,稻田养鱼基础设施投入小,同时也能省下农药、化肥钱,加工出来的大米一斤可以卖到2.3元。在此之前,卷棚村的大米只能卖到1.6元一斤。此外,每亩稻鱼共生田可养鱼50公斤左右。

“春节前,我们村才卖了一批鱼,当时的价格是一斤10元。现在稻田里种了油菜,五月还能卖一茬。”黄林权说,“一年三收,地不轮空,大家伙儿的钱包也不‘落空’。”

站在田埂上望去,远处陆陆续续有村民在地里开始忙活,到了3月,连片的油菜花绽放,美不胜收。美景过后,就到了种稻养鱼的关键时期。待到金秋,鱼肥景美稻金黄,群众将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