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冀;农业,迈出铿锵的步伐。
2024年,旬阳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千万工程”引领,紧扣“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守底线固成果,抓发展促振兴,坚决扛起了“三农强基”大旗。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省级产业强镇,国家级、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省级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区,农业农村部优秀渔政案卷,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二等奖、三等奖等殊荣。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绩、一个个荣誉,记录了2024年旬阳农业发展的铿锵步履,见证了2024年农业系统干部的不忘初心。
这一年,我们顺势而为,精诚团结,顺利实现了机构和人员融合,“三农”工作力量空前强大。按照《旬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部署,顺利实现了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的机构整合,有序完成职能划入和人员转隶。合并后的农业农村局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这一年,我们统筹协调,多方联动,积极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专题向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汇报“三农”工作6次,召开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3次,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调度会13次。制发《2024年巩固衔接工作要点》,压实推进“七大提升工程”。承办了安康市“千万工程”暨乡村建设现场推进培训会,举办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现场会5次。统筹127家单位帮扶力量,选派驻村干部567人,实现“五类”村和重点帮扶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这一年,我们聚焦耕地流出,开展撂荒治理,强化单产提升,坚决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任务。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持续开展“大棚房”和高标准农田集中排查整治,推进72.07万亩耕地、42.1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0.97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规范使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牢耕地保护底线。强化98个党政领导包抓示范点和8.8万亩单产提升行动试验田培育,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1万亩,同比增长0.6%。粮食总产量12.08万吨,同比增长1.7%。油料种植总面积18.5万亩,同比增长0.4%,总产量2.43万吨,同比增长2.5%,守牢守紧粮食安全底线。
这一年,我们紧盯重点人群,稳定落实政策,常态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了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落实“3456”联户帮扶(监测)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织密织牢帮扶(监测)网络,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截至2024年底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808户12055人,其中2024年新纳入监测对象336户1081人,消除风险2435户7785人,风险消除率为63.94%。持续做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底线工作。46532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无失学辍学,78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部竣工,精准帮扶各类兜底对象51018人,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89亿元。累计救治大病患者400人,“三重保障”住院报销超过1.3亿元,报销门诊慢特病1770.2万元。9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这一年,我们坚持农业产业链建设,强化农业主体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增量提质。加快推进“8+X”农业特色产业链建设,支持壮大龙头企业、园区和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培育,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114家,家庭农场108家,农业园区100个。生猪存栏25.34万头,出栏36.55万头,魔芋总面积达到15.3万亩,新建陆基养鱼池3600立方米。食用菌、蚕茧、茶叶、水果产量分别达到0.65万吨、476.7吨、160吨、8.3万吨。发展烟草产业5.48万亩,建立蔬菜保供基地22个,种植面积12万亩。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8亿元,位居各县(市、区)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为100%。
这一年,我们强化项目支撑,加大资金支持,壮大集体经济,农村产业基础不断扩强。下拨巩固衔接财政衔接资金3.03亿元,实施项目603个,产业占比超过60%。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当年新增发放3999户1.98亿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借款9122户16042.79万元。形成6033个扶贫(衔接)项目资产,涉及资金36.35亿元。全市305个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5296.45万元,较2024年增加1100.68万元,增幅27.12%,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发展壮大任务,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6连增。旬阳市被列为全省8个“陕农经”平台应用试点县之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各项进度均位列全省第一。
这一年,我们坚持“千万工程”引领,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共建共享和美乡村实现突破。因地制宜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提升5个省级示范村,扎实推进5个示范村创建,抓实24个培育村。国家级1镇5村示范创建建设项目51个,概算投资2.94亿元。1镇60村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村)建设项目277个,投入资金1.02亿元。35个村实现“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新改建户厕1811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9%。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32座,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村119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1.32%。启动2个镇村容村貌整治试点,农村人居环境变化明显。
这一年,我们锚定群众增收目标,多方协作配合,拓展增收渠道,全市农民收入稳中有增。推广“一产业一链条”发展模式,深化“五好庭院经济”发展机制,建成示范镇1个、示范村43个、示范户1.1万户。争取各类农业专项财政资金2.14亿元,培育壮大各类联农带农主体,将脱贫群众紧密镶嵌在产业链上。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吸纳等方式,落实雨露计划补助,发放交通补贴、创业担保补贴、就业培训学习等措施,实现一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目标。做实旬阳建工、庭院经济、以工代赈、消费帮扶、归雁经济等工作举措,拓宽群众收入渠道,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同期增长16.31%。三季度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2元,增速7.7%,超任务0.3个百分点,位居各县(市、区)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8,差距逐年缩小。
这一年,我们狠抓问题整改,严督实考,“刀刃向内”,开展集中整治成效明显。2024年全市排查认领中省市各级反馈问题13批次167个具体问题,全部整改完成。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召开专班专题会议10次,工作推进会3次,完成上级交办问题线索2个,完成问题整改20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件,建立长效机制6个。开展定期督查3次、专项检查2次、专题暗访2次,推动各项重大部署的有效执行、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
这一年,我们持续深化乡村治理,抓实基层组织建设,德治法治自治初具成效。积极衔接相关部门,不断深化村级议事协商创新机制、“三治融合”“五子工作法”“说论亮”“挨户防”等特色成效,统筹推进“两强一好”示范体系建设走深走实,拓展“四位一体”模式、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经验在全省交流,《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入选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典型案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2025年,我们笃定内心、砥砺拼搏,以永不停歇的奋斗姿态推进新实践,夯实农业建设的实力基础,展现农业发展的全新格局,彰显农业强村的富民底色,绘就现代农业的和美蓝图,为旬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上一篇:奋楫前行促发展 护佑健康谱新篇——旬阳市卫生健康工作综述[ 01-14 ]
- 下一篇:旬阳市“五抓五力” 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