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关口镇:第一书记“组团服务” 乡村振兴促发展

作者:张镇 发布时间:2024-08-12 09: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进一步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作用,整合帮扶资源,凝聚帮扶合力,提升帮扶质效,推进第一书记“组团服务”走深走实,实现能力共进、服务共办、组织共建、产业共兴“四共”目标。近日,关口镇组织开展2024年第三季度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联席会议。该镇部分领导以及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共计30余人参加。

观摩活动先后走进关口镇大庙村国芳经济园区、五味子种植园和长平家庭农场,进行了现场实地观摩;现场听取大庙村两委负责人关于养殖产业发展情况详细介绍,学习该村在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助力下,养殖和种植相结合,园区化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逐步走科学化、规模化的成功帮扶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国芳养殖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2020年底筹划养殖猪和中药产业……”沿着陡峭山路,观摩团一行来到大庙村国芳养殖场,听取第一书记马洪波情况介绍。

国芳养殖场成立于2020年,目前拥有700余头黑猪,总数达到2600头,而养殖场的最大容量可达一万头生猪。为了确保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养殖场采用了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包括独立的厂房、严格的进出消毒制度以及全面的可视化监控系统。

自2021年以来,大庙村七组连续遭遇多场强降雨,加之该地区处于易发生滑坡的地带,导致通组道路遭受严重损毁。这一情况不仅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养殖场运营——由于道路不通,养殖场的产品销售和饲料运输都受到了阻碍。

面对这一困境,作为大庙村的第一书记,马洪波到一线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到了必要的支持和资金。在他的努力下,最终成功修建了一条长达1.4公里的产业道路,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为当地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养殖场的正常运营提供了保障。

为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平衡,在第一书记马洪波的统筹协调下,在养殖场周边流转了超过100亩的土地,并利用猪牛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支持100亩五味子的种植。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带动了周边40多户农户共同参与,同时因科学化管理降低壮劳力的使用,也为14名缺少劳动力的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去年我种植100亩烤烟,今年在村党支部的协调下,不仅帮我流转20亩土地,还找烟站工作人员给我教技术,看烟叶长势,今年的收入肯定好!”谈到自家的烤烟,大庙村返乡创业能人向长平抑制不住满脸的笑意。

长平家庭农场拥有120亩土地专门用于种植烤烟,并采用了先进的五联烤烟炉技术,共计15座烤烟炉,这不仅提高了烤烟的质量和产量,还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使得农场年收入达到了50余万元。

农场的成功运营不仅为向长平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据统计,农场直接或间接提供了超过50个就业岗位,其中包括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工作机会,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质量。

依托“组团服务”机制,大庙村第一书记与邻近的关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共同商讨如何利用两村现有的烤烟基础解决烟农在繁忙季节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经过实地考察和讨论依托两村均拥有的烤烟种植经验和资源禀赋,两位书记一致决定合作共建一个占地千亩的烟草示范基地。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他们邀请了烟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指导,并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烟地的志愿服务中。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烟农的劳动力压力,同时也提升了烟草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两位书记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协作,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效运行,还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

关口镇创新开发社会经济发展新策略,通过“银发经济”模式,利用老年人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在家附近参与工作的机会。

村民向长义说道:“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本来以为他就只能闲在家里,没想到现在还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真是太好了。”

本次活动聚焦“产业共兴、资源联享”,围绕“一村一品一特色”发展定位,继续做大做烤烟种植,充分发挥包联单位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县-镇-村”三方力量。第一书记马洪波以大庙村为纽带与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党支部、市住建局积极对接各项帮扶工作,为村级发展争取人才、技术、培训、资金等支持。

关口镇始终围绕“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育”目标,根据帮扶单位主责特征和第一书记爱好特长,按照摸底情况,对接供给清单、需求清单,将10名第一书记分类编入组织建设、人才引育、文旅融合、产业技术、环境整治5个服务组,建立联席会议研讨、交流观摩赛绩、双向管理考核三项机制,共同商议解决各村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今后将以本次观摩学习为契机,借鉴大庙村的先进经验,把薛庄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产业拐枣园结合起来,引导养殖场新生村在乡村振兴路上快步前进。”关口镇薛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储成显说。

“没有成立‘第一书记服务团’之前,本村的问题只是本村解决。有了‘第一书记服务团’以后,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第一书记及选派单位的力量,有效增强了工作合力。”关口镇镇党委副书记杨婧说。

关口镇自去年开展第一书记“组团服务”以来,科学统筹“关键少数”人才资源,坚持“一人资源、全团共享”“一村试点、择优推广”工作思路,共开展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活动4场次,共同研究解决疑难问题5条,有效发挥了第一书记潜能,全面提升了工作质效。带动全镇党支部书记、产业大户、致富能人等参与培训学习300余人次,人才振兴动能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基础进一步夯实。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