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夯实举措,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一是落实“包保督导”工作法。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精准核定“A、B、C、D”四级主体,30名市级领导包保60家B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全市831名镇、村级包保干部,包保C、D级3281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层分级建立“三项清单”、签署“一项承诺”,形成了以上率下、全员全域抓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二是用好“督导问题”通报单。发挥好食药安委办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包保干部+配合部门+属地监管”三级联动模式,以《督导问题通报单》为抓手,属地监管部门根据通报问题立即开展现场检查,督促企业抓好整改落实,持续跟踪后续整改情况,真正形成管理闭环。今年前三季度,先后组织开展了3轮督查检查,督查发现问题131个,下发督导问题通报单23份,均已整改到位。三是推动“精准督导”提能级。印制《包保干部应知应会手册》1500本,引导三级包保干部读懂“两个责任”,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分层分级抓实抓好培训宣传,先后开展培训20余场次,涉及包保干部800余人次;开展食品生产经营培训13场次,培训企业负责人879余人次。四是打通“堵点难点”破难题。为解决D级包保干部在督导过程中遇到的沟通不便、身份不明等问题,食药安办为D级包保干部量身制发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导工作证,让包保干部持“证”上岗;针对C、D级市场主体普遍学历水平不高的现状,结合实际分类制作了小作坊、食品销售、餐饮服务“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台账,帮助C、D级食品经营者解决“能落实、好落实、落得实”的问题;分类细化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学校食堂等4个环节的督导清单,确保包保干部会督导、问题隐患找得准、整改措施提得实;实施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信息公示,要求全市各食品经营主体,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食品安全责任信息公示牌”对包保主体、包保干部、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基本信息及工作职责等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5家A级主体、60家B级主体、636家C级主体、2645家D级主体信息公示全覆盖。
- 上一篇:共驻共建聚合力 美丽家园共创建[ 11-13 ]
- 下一篇:让文明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旬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系…[ 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