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过程。在2023年初工作部署会上,该局提出明确要求。
思路清,方向明。改革纵深推进,学习永无止境,服务持续升级,该局用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
升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印发了《旬阳市“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梳理形成“我要开餐馆”“我要开商店”等54个“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依托“安新办”政务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办理,实行“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次办好”,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捷、更舒心。今年以来,共办理“企业开办”等一件事套餐1535件。
推行“一业一证”改革。6月份,先后组织工作人员前往西安高新区、白河县行政审批局等地考察学习“一业一证”改革工作,根据旬阳市实际制定“一业一证”改革事项清单,以“我要开酒店”为例,将原所需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合并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方便群众。7月7日,为城关镇阳阳咖啡店颁发了旬阳市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这标志着“一业一证”改革在旬阳市正式推行。
推动镇便民中心扩权赋能改革。以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编制《旬阳市下沉镇办理的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组织试点镇赵湾镇、白柳镇工作人员跟班学习,签订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委托协议,指导试点镇做好下沉88项政务服务的承接,并结合实际将48项事项下沉试点村级代办帮办,不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6月6日,旬阳市赵湾镇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赵湾镇率先完成安康市乡镇社会治理创新改革扩权赋能试点工作。
做高质量发展的“店小二”
推行“容缺受理”,助力项目建设快审批。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阶段,不再要求提供统一环评资料。针对申报债券、向上争取类政府投资项目,在前期手续办理时开启绿色通道,推行“容缺+承诺”机制,为旬阳争取类项目提供便利服务。截至目前,容缺受理政府投资项目批复63件。
开展“服务上门”,助力市场主体快落地。深入践行调查研究之风,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开展“服务上门”春风行动。从企业落地、规划设计、厂区布局等方面,对企业实行“一对一”全程指导,将服务送至企业“家门口”,有效缩短企业落户时限。今年以来,先后到中泱都会、汐池山泉、旬河廊桥等商业综合体开展上门服务10余次,到食品生产企业指导筹建20余次,全力当好企业有呼必应的“店小二”。
组建“项目管家”,助力帮办代办全覆盖。针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组建“项目管家”团队,明确代办内容、方式和流程,做好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举行2023年“项目管家”重点项目帮办代办签约仪式,为旬阳市30家重点项目现场签约,让“项目管家”成为服务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
树作风能力提升“新标杆”
窗口服务有“温度”。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周末不打烊”、预约、延时等便民服务;在“5.20”开展“见证幸福 为爱护航”主题活动,邀请专家开展婚育辅导,倡导文明新风;7月中旬,旬阳市供电、供水、天然气报装和缴费业务进驻市政务中心实行“一窗受理”;8月初,自助体检机入驻公安车驾管窗口,驾驶员检证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
热线服务有“深度”。12345热线平台工单的转办、督办和回访工作形成闭环,及时聚焦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主动开展民意调查。今年以来,旬阳市社情民意诉求服务中心共开展“公立医院服务及运行管理满意度”等5项专项调查,完成安康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转办工单6787件,办结率100%。
作风建设有“力度”。坚持开展“每月一学”“业务大讲堂”等活动,确保学习制度化、常态化。采用“企业微信”打卡、现场“好差评”、电子监控和不定时巡查等方式,全方位加强窗口监管,倒逼服务提质。每季度对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回访,服务好不好,全由群众说了算。深入开展“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优服务”活动。市税务局、公安局、公积金局等9个单位“一把手”到厅开展“坐窗口走流程”活动,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以问题为导向优服务,现场发现问题13个,立行立改10个,3个持续完善改进,年底前完成20个进驻部门至少参加一次活动的任务目标。
创新服务理念、改革服务手段、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该局将持续擦亮“旬速办”金字招牌,为旬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旬阳市举办2023年公开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前教育培训暨…[ 09-11 ]
- 下一篇:旬阳市人大督办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 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