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工伤认定水平,推动工伤保险全面参保,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伤预防能力,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降低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维护工伤保险基金安全。旬阳人社局以营商环境突破年、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和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不断优化办事流程,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强化宣传在于广。一方面旬阳人社局始终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长期利用“春风送岗 乐业旬阳”现场招聘会、“八五”普法集中宣传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劳动用工执法检查等方式进行宣传,现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告知单》等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群众5000余人次,着力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和维护自身工伤保险权益的意识。另一方面走进社区、企业、车间召开工伤知识讲座,尤为重点的是建筑、矿山行业等高风险企业,通过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让企业和职工了解参加工伤保险的好处、怎样做好工伤预防、发生工伤事故后怎样申请工伤认定以及工伤待遇的落实等相关知识,引导企业安全生产,增强劳动者保护人身及生命安全意识,提高工伤保险知识的普及度。近年来分行业、分区域组织座谈会15次,涉及企业160余家。
提升业务在于勤。随着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申请工伤认定案件数量也在大幅增加,加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新业态从业人员数量激增,存在用工方式、用工性质、劳动关系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问题,新的困难,新的挑战,旬阳人社局干部秉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做到随时随地学习理论、学习实践,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并组织全体干部“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在线练兵,培树一批“岗位练兵明星”,培树一批“人社知识通”。一是眼勤。空余时间勤看文件,了解实时政策;勤浏览网络,了解最新法律知识;勤看案例,了解相似案件办理突破口。二是嘴勤。时常进行互问互答,互相学习,互相提升。遇到疑难案件或典型案例,就召开案例研讨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光学懂、会用,而且要用准相关法律条款。三是手勤。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得多、听得多,不如笔记记的多。及时做笔记,可以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并且做笔记的过程也是积极思考的过程,能促进知识的理解,加深记忆,更能提高学习效果。
依法认定在于严。工伤认定属于行政确认的具体行政行为,为加强对工伤认定工作的管理,规范工伤认定工作程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规定,旬阳人社局印发了《关于规范工伤认定工作程序和文书的通知》,从受理申请、调查取证、文书制作、结论送达、卷宗整理等程序进行严格要求。一是从严调查。要深入研究案情,明确调查重点,坚持书写调查提纲,及时勘查现场、走访相关证人,做好调查笔录,充分分析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尤其是复杂疑难案件和重大伤亡案件,办案人员要充分调查取证,然后提交工伤认定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作出认定。二是从严认定。为提高工伤认定的准确性,降低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和诉讼撤销率,旬阳人社局成立了工伤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案必须提交会议研究,做到程序公开,证据充分,依法办理,杜绝“人情认定”“关系认定”“错误认定”等情况发生。工伤认定结果进行网上公示,无举报行为,才能作出认定结果,并依法送达双方。保证工伤认定的真实性、可靠性,切实维护受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去年来共受理工伤认定申请204件,其中依法认定191件,不予认定8件,调解赔偿5件涉及赔偿金额50余万元。三是从严公文制作。行政公文具有法定效力,代表着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确保公文的强制性、充分发挥公文效用,国家对公文做了严格规定。《工伤认定办法》规定的工伤认定行政文书种类繁多,要求每份行政文书载明的时间、地点等内容不能出现错误,使用法律条款不能混用,更不能用错法律。在起草行政文书时要用心、细心、小心,不怕麻烦,多次修改,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表述清楚、逻辑严密、用语规范。
服务群众在于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决策部署,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一是精准服务。按照“优化流程、精简环节、缩短时限”的要求,全面梳理工伤认定服务事项,取消不必要或重复提交的证明和材料。对咨询群众都能做到详细耐心的讲解,并附《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告知单》,做到工作人员多跑路,群众办事少跑路,针对外地人员可以邮寄申请。二是精细服务。职工吴某下班步行回家途中,因雨天路滑,不慎摔倒,导致吴某右脚受伤。收到申请材料后,根据资料分析该职工受伤不符合认定为工伤情形,加之受伤职工出院在家休养,行动不便。为了尽快固定证据,消除受伤职工困惑,减少复议诉讼成本。工作人员带上工伤保险条例宣传册前往受伤职工家中进行调查取证,并给伤者吴某详细讲解认定工伤情形、法律后果及不予认定后怎样从医疗保险报销医药费。伤者吴某说道:“通过你们的详细讲解,我也了解了工伤保险条例,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接受认定结果,不去复议诉讼,感谢你们,你们还给我讲解了医保报销知识,非常感谢!”三是精心服务。赵某在某修理厂从事修理工,因在工作期间由于第三人操作不当,造成赵某腰椎骨折。修理厂老板以第三人造成为由,拒不承认赵某属于工伤,加之修理厂未参加工伤保险。旬阳人社局耐心给双方当事人讲解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 尽量协调达成赔偿协议。经过三次协调,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先由修理厂支付赵某的工伤赔偿,再由修理厂通过诉讼向第三人追索。由于赵某受伤在家卧床休养,行动不便,撤回工伤申请和赔偿款支付谁先做,双方互不信任。为了化解矛盾,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前往百余公里的赵某住地,当面由赵某出具撤回工伤认定申请,修理厂老板通过微信转账给工作人员,再由工作人员转给赵某,至此这起工伤案件告一段落。
近年来,旬阳市人社局强化沟通协调,对伤情不重、事实清楚的工伤案件,优先进行调解,主动为用人单位和受伤职工搭建调解平台,重调解,强服务,通过亲民便民服务举措,切实提升了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获得感,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 上一篇:旬阳市2023年暑期校园长、教师集中培训启动[ 07-19 ]
- 下一篇:旬阳市:路网建设“加速度” 城市“经脉”更通畅[ 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