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聚力创新引领 推动发展动能升级(一)建好全省首个“秦创原”分中心 释放发展新动能

作者:巴远君 钟艳茜 发布时间:2023-05-06 08:06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征集对接企业关键技术需求35项,获得授权专利27项,新增登记省级科技成果23项……亮眼的数据正是旬阳市发挥平台创新的生动缩影。旬阳市把搭建创新平台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建成全省首个县域秦创原创新促进分中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切实营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环境。

近日,记者走进旬阳市高新区吕河工业园区的苏陕捷明乐科创园,园区内纵横交错的道路两旁,有的建筑已完成主体建设,还有的部分工人正在现场施工。这是作为支撑秦创原旬阳分中心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旬阳市推进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总窗口的重要探索,目前园区已引进多家企业落地。

“目前,首批协议入园项目42个,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装备、智慧能源三个主导产业方向上。同时载体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同批建设的16个小试车间和研发中心,计划在年底前分批交付投入使用。整个项目在2024年年底完成建设 。”苏陕捷明乐科创园副总经理陶昇平说。

苏陕捷明乐科创园是旬阳通过招商引进的集研发、中试、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科创载体。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并重的方式,立足旬阳实际,紧盯外部创新资源,对接供需两方,以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创新驱动加力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打造全链式、生态化、系统化、聚集化、规模化协同创新的示范科创园区。

在园区内项目展示牌上,记者看到配套服务类项目有10个,其他延链补链项目12个,人才科创类项目有18个。每个项目有投资主体、负责人、产业方向及落地情况。特别是在人才科创项目中,不乏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毕业的博士、硕士围绕新材料、智慧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方向的项目研究。

据陶昇平介绍,由博士后刘政研发的铅单液流储能电池技术被安康捷明乐装备工业有限公司承接转化,项目设计年产储能电池1M瓦时、产值1.8亿元;博士后李洪涛研发的轻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复合处理技术被陕西创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转化,项目设计年处理轻合金处理件200万件、产值5000万元。这两个项目都将在今年二季度投产,有效支撑旬阳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持旬阳首位产业。

面向重要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须进行前瞻性布局。旬阳市把高新科创中心作为秦创原旬阳分中心的主要承载地,围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重点,建成集政务服务、双创孵化、展示、电商、金融、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中心,实施“外招+内育+成果转化”模式、强化“政策配套+营商环境+承载力”保障,吸引产、学、研、用及资金等各种创新要素汇聚,为推动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获批以来,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旬阳分中心充分发挥搭建秦创原总窗口桥梁纽带作用,先后征集对接企业关键技术需求35项,获得授权专利27项,新增登记省级科技成果23项。孵化中心累计签约40余家企业入驻,并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2022年,领盛科技、太极缘生物科技等公司异地研发中心相继落户西安。恒而静能源科技公司转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三所高校专利成果10余项,推动光热电新能源产业革新。领盛科技公司新研发的脱碳树脂产品进入全省重点新产品名单。区内企业完成R&D投入1.259亿元,落地转化专利19项,成果带动新增产值近8亿元。

“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强用好科创中心和捷明乐科创园,推行‘分中心+孵化平台+创新联合体’机制,更深层次融入省市秦创原,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引进,推动企业关键技术、核心装备、主导产品突破创新,以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推动旬阳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定基说。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