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三联三育”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

作者:张哲浩 李洁 熊明会 发布时间:2022-11-30 08:10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三年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播撒。今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如一粒粒珍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传递着党的声音,温暖着村庄院落、田间地头村民的心田,成为乡亲们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旬阳市大胆探索实践阵地联建、志愿队伍联动、服务活动联办,推动育社会新德、育时代新人、育文明新风的“三联三育”工作路径,共建共治,共育共享,促使旬阳市文明实践从“一条线”到“一张网”,从“一盏灯”到“满天星”,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实践阵地建在家门口

立冬过后,天气渐冷,但白柳镇张湾小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却温暖如春,因地而建的文化广场上,广场舞爱好者舞姿灵动;阅览室中孩子们翻阅着自己喜爱的书籍;文化活动室内老人或下棋或练习书法。这个“一站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孩童们的成长乐园、妇女群众的解压港湾、老人们的幸福驿站。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建在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有效整合了村(社区)图书室、广播室、会议室、文化广场、村民自乐班等公共服务资源,成为群众家门口的“精神高地”。

为建好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旬阳市坚持以市域为整体全面推进,市、镇、村(社区)三级一体化设置,整合资源,市建中心、镇建所、村(社区)建站,并合理设置文明实践点,建立纵向涵盖市镇村三级、横向辐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形成市主导、镇推进、村落实的工作格局。

同时,为了管好用好阵地,旬阳市采取市、镇、村(社区)三级书记分别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负责人,按照场所便民、队伍健全、项目精准、活动高效、机制完备的要求,推动中心、所、站阵地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实现高质量、全覆盖。

目前,旬阳市规范建成1个市级文明实践中心,21个镇分别建立镇级文明实践所,309个村(社区)建立文明实践站,同时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织密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建成法治教育、体育健身、文化普及、产业园区、教育基地等文明实践点120个,有效实现了实践阵地联建成网的良好效果。

志愿服务群众零距离

近日,旬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异常热闹,市区内各级道德模范齐聚一堂,集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大家面对面交流,畅谈心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文明实践志愿者朱海义现身现场,以讲述个人成长故事的方式,分享学习体会,赢得阵阵掌声。

“志愿者讲故事、拉家常,把大道理变成大白话,传播的是新思想、新理论,好听又受用。”陕西好人、汉江保护志愿者刘贵棠坦言。

群众需要什么服务,志愿者就提供什么服务。志愿者已然成为文明实践的骨干力量。

“拐枣冬管要做好减枝、施肥、刷白、清园四个关键环节……”近日,来自旬阳市林业局的专业技术志愿者走进神河镇拐枣产业大田,手把手为果农传播实用技术,送去管护良法。

为壮大服务力量,旬阳市分别在市、镇、村(社区)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设立志愿服务总队、大队、小队,形成三级贯通、互联互动的志愿服务体系;在志愿者招募上,按照“综合+专业+特约”模式,集聚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等,编组形成理论宣讲、科技普及、文化惠民、环境保护等“8+N”支常备志愿服务团队,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在服务方式上,建立“市级中心厨房”菜单供给和“百姓餐桌”点餐服务机制,群众通过线上“点餐”,文明实践中心调度力量面对面上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形成旬阳品牌。

“文明快车+”实践项目作为“三联三育”集中体现项目之一,主要针对旬阳地域广阔、山大沟深,群众思想保守、种养技能短缺等实际情况,通过有效利用市直文艺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普法宣传车、科技直通车等服务功能,把文化惠民、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科技服务等志愿活动“打包整合”,通过“一站式”服务,为群众增智提能。该项目入选“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项目名单”、获得安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竞赛二等奖。

目前,旬阳市345支志愿服务队伍、16718名登记志愿者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活动6000余场次,受益群众26万余人。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建立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库,入库项目46个,形成“金钥匙”农业科普、“旬速办”等一批有特色、叫得响的品牌项目,其中双河镇“女子护河”项目,由一支社区护河队伍,成长为覆盖全市38支共计3000余人的爱心志愿护河组织,该项目成功入选“全国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文明风尚焕发新活力

“赵氏家族赵吉庆,厚德载物是家风……遇到哪家有急难,全力以赴来帮管……”近日,旬阳文化艺术志愿服务队深入镇村巡回义演,表演唱《晒家风》受到热捧。在构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热爱版画的人们则用细腻的笔触,镌刻出一幅幅文明实践版画作品,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赞美。

不同的表达方式,传递着相同的文明风尚。

一直以来,旬阳市都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作为首要任务,在全市遴选181名骨干宣讲员组建成“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团”,打磨专题课程“菜单”32个,采取“你点我讲”方式授课,形成以“理论宣讲+有奖问答+文艺汇演+视频播报”为实践路径的“声入人心”宣讲特色,既讲理论谈感悟,又穿插文艺节目,开展有奖竞答,同时把理论宣讲制作成微视频12期,在市融媒体中心开设专栏播放,并组织各单位干部职工集体学习,增强渗透力,扩大宣传面,全市先后深入基层一线宣讲137场次,赠送竞答物品1200余件,为广大干部群众送上了“热气腾腾”的理论“大餐”。

文化服务同人民福祉紧密相联。旬阳市顺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紧扣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纵深推进目标,大力实施选拔百名文艺领军人才、发展千名文艺骨干、带动万名文艺爱好者的“百千万”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增强造血功能,培养文艺综合人才850名,孵化文艺乡土人才1620名、群众自乐班和文艺社团241支,开展大众文化活动1200余场次,建成群众阅报栏344处,把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综合服务事项“种”到田间地头、村庄院落,广大群众在自给自足、自创自娱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动力。

立德育人作为文明实践的根本目标,从“选好人”到“好人讲”,从“改陋习”到“树家风”,旬阳市不断传播感人事迹,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小主题”撬动“大文明”。通过出台《旬阳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待遇保障实施细则》,设立30万元道德模范关爱基金,旬阳涌现出各级各类道德典型257名,开展“好人分享会”活动1100余场次,保障道德模范充分享受政治待遇、物质奖励和社会礼遇,树立了“好人好报、德者有得”价值导向;通过制定《旬阳市城乡群众操办红白事宜规范标准》,明确“八个严控”“七项管理措施”,旬阳形成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诸事不办的文明新风;此外,旬阳全面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制定“十星”评定标准,规范报星、评星、审星、定星、授星操作程序,一年一评,动态管理,旬阳市推选“十星户”9.2万户,评定“星级文明标兵”户2522户,农户参评率达95%以上,树立了礼德兼备的家庭美德。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广阔的旬阳大地,广大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知礼、勤劳节俭、互助友善、崇德孝仁的良好社会风气。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