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神河镇:田间地头奏响“农忙曲”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梁爱珍 发布时间:2022-05-20 09:4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 按照缩株保密技术要求,玉米种两行,大豆种两行,大豆玉米行间距留50厘米,这样才有利于大豆的采光……”镇农业技术员在黑沟村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把新技术、新模式在全镇推行,助力粮食稳产、群众增收。

今年以来,神河镇把粮食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来抓,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抢抓时令,通过示范带动,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粮食产业。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种粮面积

初夏,正是油菜收割、种植玉米大豆的黄金时期,该镇按照《神河镇2022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建设任务清单》及全镇粮油种植面积任务,进行科学规划、精准发力,明确领导联村、镇村干部包村包组、包种植大户,全链条推进,组织人员深入地块摸底统计,走村入户压实面积,宣传撂荒地复耕复种以及产业扶持等相关惠农政策,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复种。

同时,镇政府还积极引导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对成片的撂荒地进行开垦种植,规模化经营、连片打造,实现撂荒地“变废为宝”,让“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焕发新活力。

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农户信心

日前,在神河镇的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器轰鸣,随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开着旋耕机在耕地、有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播种,忙碌的人群、黄绿相间的油菜、碧绿的玉米苗和秧苗绘出了一幅独特的夏日乡村美景。

走进柳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沉睡的大地换上了绿色的衣裳,又好似一条绿色的丝带顺着清澈的河水缓缓飘动,一排排整齐秧苗展现出丰收的希望。

据悉,这一连片水田有300余亩,也是旬阳市粮油种植示范点。据这里的农户介绍,以往外出务工人比较多,也有好几块水田在荒废着,今年听镇村干部说,现在种地国家在往年发放的补贴的基础上还另外每亩补贴200多元,今年这河边川道地全种上了,没有一块空闲的。

为了激发群众的种粮激情,该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镇村干部进村入户积极宣传落实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最新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广大农民直接受益,让农民群众吃上“定心丸”。

强化技术指导,稳产量助增收

“俗话说,‘一技不得少收几百’,玉米大豆不光是种还要按技术种好,我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就要严格按照“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保证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播前要严格按照株行距调试播种档位与施肥量,农业站全程做好技术指导,请各村做好宣传引导。”分管农业副镇长在干部大会上强调。

“以前种地全靠肩挑背扛,一些山路也不好走,但现在不一样了,产业路修得好,旋耕机能直接开进田间地头,一台机器一上午就能耕十几亩地,省事多了,而且地翻得也深,种啥都长得好。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方面,镇农业技术人员直接来地块给我们讲,种地也是很好的一项增收项目”说起现在的种地,金河口社区种粮大户江仁根满怀信心地说道。

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300亩水稻种植示范点一个、玉米大豆示范点13个,示范点种植玉米大豆3200余亩。下一步神河镇将大干100天,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撂荒地,力争达到应种尽种,坚决落实种植任务。同时,镇农业站组织人员入村督导,将督导结果在平安神河微信公众号进行通报,并把粮食生产纳入镇对村(社区)的年度绩效考核。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