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铜钱关镇 以一季度“开门红”奠定经济发展“全年稳”

作者:吴瑜 发布时间:2022-04-20 10:24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机械轰鸣、车辆穿梭、工人忙碌……走进铜钱关镇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这是铜钱关镇推进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产业,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铜钱关镇以“项目为王、工业为重、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把创新工作方法作为项目发展的助推器,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以一季度“开门红”奠定经济发展“全年稳”。

科学部署强化服务

该镇依托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立足镇情,充分调研,科学谋划,谋划的项目既有产业层次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又有改善民生、利民惠民的公益事业项目,全面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铜钱关镇产业链条,为镇域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该镇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责任制”,践行“一线工作法”和“清单化管理”,镇领导班子成员到项目建设一线,着力抓开工、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同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建立周例会制度,一周一调度,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确保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按期投产达效。

截至目前,全镇共谋划重点项目23个,概算总投资7.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其中涉及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特色产业、工业经济、文化旅游、集镇建设、道路交通、三产服务、社会民生等领域,已逐一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人,正在有序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5个,完成入库纳统项目4个,总投资1.81亿元。

紧抓快干 成效显著

该镇紧扣“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锚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抢抓春耕生产有利契机,绘就“传统+特色+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美丽画卷。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为抓手,紧紧抓住烟草产业不放松,克服“山高气温低,成长慢一拍”的客观因素,在年前就着手冬翻整地,为开春的育苗、起垄、覆膜以及烟炉建设赢得了黄金时间,通过各环节规范化管理为4000亩烤烟的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该镇还不断引进优质良种、科学种植培育、深度生产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以辣椒产业为例,在辣椒品种选育上不断总结,全年以发展艳红、二荆条品种为主,在七里村、庙湾村集中育苗,采取单户、分散经营种植模式,确保辣椒产业适生、精管、高产,并在太山庙社区启动了富硒辣椒生产加工园,进一步提升辣椒产业附加值,用小辣椒作出大产业。以突出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优势,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富硒茶叶、富硒大米主导产业,以“抓基地、强支撑、建平台、拓品牌”为重点,全面推进富硒产业发展。以双河口村野生茶园改造为例,一季度,新改造茶园近千亩,并引进茶叶制作新技术,开展技能培训,进一步做强铜钱关太极茶叶品牌,打响富硒品牌,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和引领效应。以科学培育新兴产业为补充,在赤岩社区启动实施年产5万件毛绒玩具的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吸引客商将毛绒玩具安康总部加工厂落户当地,有效解决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该镇还引进适生的碧根果品种,建成碧根果产业示范园,持续管护提升,让我们当地人也能吃到我们自己种的碧根果。

固本创新 亮点纷呈

该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清单制、报告制、查验制、激励制”四项制度为纲领让干部任务清、时限清、责任清、奖惩清。持续创新发展思路,按照“山上建园区、川道建民宿、社区建工厂”总体布局,推行一个产业、一个市场主体、一个产业品牌、一个示范园区“四个一”工作思路,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马保村、林家沟村建成百亩香椿示范园,在天宝寨至铜钱村沿线,发展三千亩高山富硒水稻,着力打造富硒水稻产业观光园,将农业观光与产业园建设有机结合;在双河村启动富硒大米加工厂建设,进一步延深水稻产业链条;先后开发出猕猴桃产业园、桃花岭黄桃产业示范园,将启动黄桃加工厂建设,打造集观光、采摘、“游购娱”一体的特色产业链。该镇还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数据信息库,做好劳动力结构摸排和家庭创收来源分析,创新出“321”农户增收新模式,即以“每户三亩林果园、两头猪、一人务工”的模式,将庭院经济和人居环境有机结合,有效增加农户稳定收入。

该镇将持续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抢抓二季度项目建设黄金期,提前为“双过半”排兵布阵,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为全年“再续精彩”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