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让精神增能为发展释能—— 旬阳市党史学习教育突出“活、实、快”

作者:龚德波 发布时间:2022-01-20 08:32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一年来,旬阳市委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安康市委工作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悟思想为根本、办实事为重点、开新局为目标,紧贴实际、守正创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长效,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凝聚起加快全面崛起的磅礴力量。

从红色资源到精神“化雨”

“此刻,凝视这些老党员,我似乎看到了,红色基因在斑驳的皱纹里,在闪烁的泪光中,在雪白的鬓发里,在奔腾的血液中……”仁河口镇枫坪村党支部书记汪武在红军纪念馆为支部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在讲党课之前,汪武带领全村在家党员聆听战斗故事,重温入党誓词。

80多年前,红二十五军、红74师在红军镇九龙山佛爷庙浴血奋战,红74师特务队高中宽指导员和尚班长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军老祖”故事。多年来,旬阳市精心保护“红军老祖”墓,规划建设红军纪念馆,并成功创建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安康市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该馆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热地”,先后迎来200余批次党员干部前来开展祭扫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也让英雄的事迹迸发出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旬阳市委把市域内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深度挖掘红军纪念馆、丹凤岭烈士陵园、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党性体检中心等资源,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让历史遗址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现场教学320场次,近万名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学习革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

抓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基础在“学习”、目的在“教育”。旬阳市委始终把握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建立市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强化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抓实领导干部率先学、基地现场感悟学、报告宣讲全面学、结合实际创新学、精心组织培训学、借助网络在线学“六学”融合,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156场次,专题研讨182场次,讲党课412场次,1011名村干部、325名科级干部、410名党员发展对象参加了党史知识专题培训。党员干部通过原原本本地学、深入思考地学,灵魂受到触动,思想产生共鸣,觉悟和水平得到了提升,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干劲更足。

在高质量、高标准组织好理论学习的“规定动作”外,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内容、形式、方法创新,积极谋划开展有特色、有亮点的“自选动作”。全市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先后举办“红色旬阳”大型歌舞晚会、歌咏、诗歌朗诵、党史知识竞赛和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展现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奋发向上的新作为新气象。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开展“新思想进万家”微宣讲活动,制作音、视频通过乡村“大喇叭”和新媒体平台推送展播22期,受众群众41万人次,实现理论育民、理论惠民;市委党校探索以“唱红歌+理论宣讲+有奖知识竞答+实地体验”模式,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宣讲400余场次,10万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受教育,让理论“春风化雨”、宣讲“声入人心”;市教体科技局在中小学开展听一个红色故事、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场红色电影、唱一首红歌、走一段红色旅程“五个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从“急难愁盼”到群众幸福感

去年12月7日,城关镇在桥沟潭就党湾路项目举行了一个简单务实的复工仪式,吸引不少周边居民的围观。“以前,这条路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出行群众常常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而且这条路通往旬阳一幼,很不安全,是家长的一块心病。”望着正前方这条宽4.5米、长0.56公里的党湾路施工现场,鲁家台社区负责人鲁延庆说。

学习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对这条路的建设,城关镇党委书记朱代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会同市住建局等单位领导现场踏勘,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困难和问题。这条搁置多年、群众期盼已久的党湾路正式启动建设,让附近的居民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大家纷纷为党委政府点赞。

“听说驻村工作队给我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我不相信还有这样的好事”,远在贵州省铜仁市毕江区务工的赵湾镇白杨坪村村民曹家平带着质疑和村干部核实着。通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解释,曹家平终于明白了,是市教体科技局免费为他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一份小小保单,传递着丝丝温暖。入冬以来,全市教体科技系统筹措资金48990元,为定点帮扶的10个村1633名外出务工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这仅仅是旬阳市各级党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旬阳市委建立了一线调研访民情、一张清单亮承诺、一批实事暖民心、一本台账晒业绩、一揽子督导查实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抽调15名领导干部,成立5个巡回指导组,划片区全覆盖督导,不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牢记初心、践行使命,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关心的领域出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目前,市委常委带头领办的市级重点实事项目14项、各级党组织领办的实事项目2420项,均已高质量完成,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市委办在所联镇吕河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活动,为60户监测户、兜底户送去电暖器,以减少使用燃煤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等不安全事故发生;市林业局抽调49名技术干部下沉镇村,跟踪指导特色林果建园工作,春季完成39个造林点、造林面积4200亩。秋冬季完成特色林果整地、栽植3000亩;市农村公路养护中心投入4500万元,对全市境内遭受暴雨洪灾损毁的17条447公里的县乡公路和181条770公里的通村道主干线,在第一时间开展修复,确保短时间内恢复通行;年产1000万件毛绒玩具项目、旬阳市高新联合医院建设、第四幼儿园改扩建等重点项目落地建成,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快速得到解决,让市民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撤县设市到新发展快发展

党史是指引方向的明灯,也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旬阳市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刻感悟百年党史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时,从党的奋斗史、旬阳市的发展史中掌握规律、寻求路径、明晰举措。

2021年9月28日,旬阳市实现撤县设市后的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这次党代会立足新起点,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及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崛起”总体目标和“3456”发展战略,要求全市上下久久为功建成综合实力强、创新发展好、协调统筹好、绿色环境好、开放活力好、共享成果好的“一强五好”陕西强市。党代会描绘的蓝图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

“全市上下要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工业项目特别是制造业为主攻,持续抓好项目的策划、包装、争取、招引、建设、达产,迅速掀起新一轮大干项目、干大项目建设热潮,让狠抓项目的实际行动和项目建设的实际效果,成为检验各级干部的硬标准和试金石。”1月13日,旬阳市委书记陈红星在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向与会各部门负责人提出要求。据悉,这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计6大类、30个,总投资66.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58亿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全市基础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增进民生福祉,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当前,从机关单位到工厂企业,从城市社区到农家院落,从学校到车间,旬阳市各级各部门形成了争先创优、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掀起一场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党的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的热潮。旬阳市招商中心全面实施“内育+外招、引浙入旬+能人回乡、‘131’工程+招商分局”策略,大视野招商,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在积极协商洽谈中;市发改局通过前期科学谋划,确定了全年108个重点项目,正在按照“六个一”工作机制有序推进中……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