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后的龙头村,随处可见一架架、一杆杆既筋道,又顺滑的红薯粉条。循着这挂帘般的粉条走进农家院子,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和浆、漏粉,冷却,干燥,一环套一环,配合默契,娴熟有序,他们制作的正是传承百年的手工红薯粉条。
“今年我种了十几亩的红薯,产量不错,已经做了1000多斤的红薯粉条,还有2000多斤的红薯粉正待加工,我们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虽然费力,但是制作的粉条口感好,顾客喜欢吃,最近我们得抓紧加工,春节前就能销售出去。”制作间隙,红薯种植大户何家强妻子笑着说道。
近年来,城关镇龙头村借力脱贫攻坚产业扶持政策,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粉条产业,2021年在村“两委”的动员下,有近一百户农户种植了共计700亩的红薯,每亩红薯大概能产600斤粉条,今年的市场价每斤14元左右,预计每户能增收5万多元。
“村里很多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加上疫情影响,劳务输出受限,群众增收成了巩固脱贫成果的老大难,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年初就瞅准了红薯粉条市场,广泛动员农户种植红薯,坚持手工制作工艺,以好品质占领市场,今年市场行情还不错,是个丰收年了!”村干部陈连杰说。
据悉,下一步,龙头村将继续借力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机遇,依托传统红薯粉条加工产业,用好用活“三联”促发展机制,通过支部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盟,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推动红薯粉条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特色化迈进,让“粉条子”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链子”。
- 上一篇:仙河镇竹园河村:村企“联姻”迈大步[ 01-12 ]
- 下一篇:关口镇:党员干部网格员 织密安全“防护网”[ 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