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区的旬阳县甘溪镇,年近花甲的熊世忠15岁开始种蔬菜,2000年转种果树,每天早上推着蔬菜或者水果到街市上卖,现在种有果树10余亩,有葡萄、油桃、蜜桃、梨、栗子等10余种。
翻开熊世忠的红色大衣柜,满满的都是农业种植类书籍。他说:“在大集体时,我就对农业种植很感兴趣,一直持续到现在,从90年代至今订购《中国蔬菜》《关于梨树的高产栽培》等杂志,从上边获取信息购买种苗。我经常去新华书店买农业书籍学习种植技术,2015年还专门去杨凌农高会,在A馆买的冬桃品种,现在长势很好。”
夏天是炎热的,也是丰收的。跟随熊世忠走进果园,放眼望去,棵棵果树上早已是硕果累累。太极湖畔,昼夜温差大,水果的甜度和口感都很好。
三月赏花,七月品果。桃园里,一颗颗蜜桃和油桃挂满枝头,显得格外诱人。熊世忠说:“这是山东青州蜜桃品种,30多年前寄回来的苗子。”
来到李园,一串串如乒乓球大小、套着袋的果子缀满枝头。熊世忠一边熟练地演示套袋,一边介绍道:“这是2015年从安徽引进的日本红灵山李,当李子有拇指大的时候就进行套袋,避免蜂针和防虫,保证了果实的营养与风味。”
“为了减少使用农药,我专门购买了沾虫板、防鸟网、防虫网等多种防虫用具。”谈起种植技术,熊世忠始终坚持人工除草、施土杂肥、物理防虫、科学剪枝等绿色种植方法,只为了保证顾客能买到最放心的水果。
甘溪镇街角,熊世忠夫妇的水果摊点前,顾客询问:“我屋也种有油桃,咋没你这长得好呢?你这又好看又好吃。”妻子向延秀指着熊世忠说:“他会种,看书学的,不信你跟我们回家去瞧瞧。我们5月开始卖油桃,6月卖梨和早蜜桃,7月卖葡萄,10月卖冬桃,好多人都上门来买。”
熊世忠说:“近几年,每年都有上海、广东的顾客打电话订购水果,而且镇上在发展太极湖观光旅游业,以后来的游客多了,我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更新技术,让更多的人吃到当地的优质水果。”
望着夫妻二人骑着红色小三轮卖完水果开心回家的身影,他们身上散发的农味儿,和果园的水果一样地地道道,醇香馥郁。
- 上一篇:桐木镇:从“衣食住行”着手暖民心解民忧[ 06-16 ]
- 下一篇:桐木镇:“小地摊”摆出“大民心”[ 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