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旬阳县桐木镇岔元村贫困群众丁磊很忙。他每天6时起床,匆匆洗漱完,就在自家的鸡舍里忙活起来。
“又在捣鼓啥呢,这么早?”有人问。
“学了新技术,忙着孵小鸡呢!”丁磊嘿嘿地笑着。
5月20日中午,记者见到丁磊时,他正给小鸡喂食。“第一批孵化的小鸡,卖的钱已经进了口袋,现在这批我留下自己养。参加了技能培训,我家的小鸡孵化率达到80%以上,照这样下去肯定能多挣钱!”丁磊说。
眼前这个乐观有干劲的青年,也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光。
今年34岁的丁磊,10年前因工伤左手致残。“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垮了,整个家也就垮了。那段时间特别绝望,几次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回忆起往事,丁磊几度哽咽。
咋能让年迈的父母艰辛地支撑着这个家?丁磊强打起精神,从帮父母打理家务做起,尽最大努力减轻父母的负担。
日子一天天过去,丁磊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可是,他一没资金二没技术,能干什么呢?
2014年,村上计划发展1000亩核桃。“村上宣传3年挂果见效益,树苗由政府免费提供,我当时就想把家里的地全种上核桃树。”丁磊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当年年底,他家种了8亩核桃树。
核桃树3年后才能见效益,丁磊了解到邻村不少人家里都养鸡,而且见效快。2015年2月,丁磊从安康买回400只小鸡,做起养殖。然而,准备大干一番的丁磊受挫了,养了3个多月的鸡,因为鸡舍的高温几乎全部死掉。他说:“我以为养鸡很容易,真正做起来才知道不掌握技能根本不行。”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2016年2月,丁磊又购买了200只小鸡,决心边学边养。
从何学起?政府部门伸出了援手,鼓励丁磊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从此,县、镇、村举办的关于种植养殖的技能培训丁磊从不缺席。功夫不负苦人心,他逐渐从一个门外汉到熟练掌握了蛋鸡饲养和核桃树管护技术,养200只鸡一年能挣1万多元,核桃树也长势良好。
丁磊不等不靠、自食其力,在当地被传为佳话。2019年2月,丁磊被村民推举为村民小组组长,他决心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村里大多数贫困户养的小鸡都是从外地购买的,成本高,成活率不稳定。”丁磊说,他摸索着孵化了两批小鸡,遗憾的是,孵化率只有60%,造成鸡蛋浪费。
丁磊正琢磨着今年要在孵化技术上补补课,却没想到突发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脚步。“大家都指望着我这儿的小鸡。大多数贫困户按照老办法孵化,180个种蛋只孵化出100只小鸡,浪费太大,而外地的小鸡也进不来,眼看着最佳孵化期一天天被耽误,我真的很着急。”丁磊说。
正当丁磊一筹莫展之时,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再一次给他送来了“及时雨”。3月18日,镇上农业综合服务站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上门给丁磊进行小鸡孵化技能培训。从选蛋,控制温度、湿度到翻蛋,每一个环节,丁磊都认真学习。之后,丁磊尝试孵化第二批,经过20天孵化期,4月10日,100个种蛋孵化出80只小鸡。5月8日,第三批小鸡孵化出来了,孵化率也达到了80%。“技能培训太及时、太实用了,给我解决了大难题。”看着活蹦乱跳的小鸡,丁磊非常开心。
最近,尝到技能培训甜头的丁磊又开始了新一轮学习。“我参加了旬阳廊桥创客培训学校举办的线上创业培训,一边干活一边听课,非常方便,而且培训内容丰富、实用。”丁磊说。
之所以要参加线上创业培训,是因为丁磊最清楚多掌握几项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今后的发展他也有新的打算。他说:“之前小打小闹,养的鸡基本上都是卖到镇上。现在我准备扩大养殖规模,成立合作社,把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
从技能培训中受益的贫困群众可不止丁磊一人。旬阳县把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县人社局联合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等单位,整合全县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了旬阳县劳务扶贫技能培训中心,紧扣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采取送培训上门的方式,重点开展励志、家政服务、特色品牌、新型职业农民、岗位技能提升、创业六类免费培训。在培训方式上,根据贫困户需求,线上和线下结合、中长期和短期结合,确保群众掌握用得上、能致富的实用技能,拥有就业创业、稳定增收的“敲门砖”。今年以来,旬阳县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366人次。
“不会的我们就学。有好政策支持着我们,努力奋斗,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丁磊说。
- 上一篇:县行政审批局:以学促知以知促行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06-04 ]
- 下一篇:旬阳展示多项活动喜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