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仙河镇围绕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和政策落实等工作重点,采用“四逐”方法,从短板排查和问题整改入手,就业创业和扶贫扶志入力,人居环境整治入心,全体镇村干部战斗在一线,不停歇、不畏难、不抱怨,奋力实现问题限时清零,任务清仓见底。
上下同心,揪准问题抓整改
“你一个人住老房子不安全,你今儿不跟我们回去,我们就陪你在这里住。”吉家庄社区主任武绍军蹲在五保老人王春明家苦口婆心相劝。
本是仙河镇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王春明,去年年底给敬老院请了个假,跑了回来,一头扎进了老屋子死活不愿出来,这可急坏了村上的干部。“三请诸葛卧龙,十请五保老汉”,武绍军多次上门终于感动了王春明,将他安全送回了敬老院。
“白开展户残疾等级评定有偏差、李从海户安全饮水坏水管、武善君户产业发展成短板……”这几天,仙河口村第一书记许彬彬已走访排查45户,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各类问题层出不穷,隐晦难辨。为了把所有问题找出来,把问题改彻底,仙河镇调兵遣将,重装上阵,280名县镇村三级干部共同参与,“五项指标达标率”是基础,“惠民政策全覆盖”作标准,一户不落,一人人过,一项项看,把问题剿灭在萌芽、把质量稳控在常态。
截至目前,全镇常住户排查6339户,排查率达100%,发现各类问题29项,涉及45户,目前整改进度达75%。
志智双扶,促就业帮增收
“既然要当产业发展大户,你就得好好干,到润鑫民合作社务工,你就得服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能挣了钱,致了富?”王坪村支部书记潘明来恨铁不成钢的对周新贵说道,老周盯着鞋尖默不作语。
49岁的周新贵于2018年从山上搬迁至观庄社区澜河佳苑安置点,2019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顺利入住。但是离了地,离了山,没了收入,何以为继?
依托王坪村润鑫民合作社,通过镇村干部的帮助,如今的周新贵养殖牛5头、羊10头,发展各类长效产业5亩,获得苏陕协作改圏发展补助资金4000元,申请一次性创业就业补助3000元。
“我现在吃穿不愁,这些产业算下来,一年收入20000元不成问题。”勤快起来的周新贵神采奕奕。
“乐业方能安居”,仙河镇聚焦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结合问题排查大走访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再次挨个拨算,细评细点。
据悉,全镇现有贫困劳动力1487户3281人,实现外出就业1383户2637人,贫困劳动力就业率80.37%,还有整户未务工人数87户172人。仙河镇将剩余87户整户未就业户挂上了4月的“督办单”,有意愿务工的劳务公司精准派遣,有意愿生产的政策扶持发展,思想慵懒的扶智扶志帮转变,通过干部宣传、开发公益岗、合作社带动、园区就业等措施,确保5月30日前,村村有产业,人人有职业。
扮美人居环境,让仙河更“仙”
如果说,农户达标情况是“户脱贫”的脉搏,基础设施和家居环境就是“村退出”的心跳,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仙河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对辖区内道路环境、河流两岸、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大扫除,同时排查镇内建成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情况,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布置作业,时时有整改,处处有整改。
目前,已发动干部群众400余人,对31公里蜀尖路和仙河流域两岸进行定期清扫保洁,组织群众打扫入户院落道路66条24.8公里,对9个村村卫生室室内环境进行了再次规范,排查各类道路、饮水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70余处,发现管理维护责任未到位问题14条,人居环境脏乱差户28户。坚持立行立改,即查即改,当日整改不到位,根深蒂固、积重难返的问题带回镇级纳入“重点问题清单”,统一谋划解决,确保5月30日前各类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整治到位、症结化解。
经全镇干部、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仙河镇集镇、村落、道路的环境大为改观,“河流蜿蜒像太极、两岸水田连成片”,仙河镇一日美景,烟雨入“仙”。
- 上一篇:麻坪镇:八大专班,推动问题整改限期“清零”[ 05-12 ]
- 下一篇:构元镇聚焦兜底保障,助力脱贫奔小康[ 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