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 手机版 | 繁体 本站支持IPV6
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旬阳职中让每位学子拥有出彩人生

作者:巴远君 陈强 吴鹏 发布时间:2019-12-02 08:37 来源: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让“中职生人生出彩”,中职学校需要扮演关键角色。那么,在落后山区一向备受质疑的职业学校,又该如何“破局”,让曾经人们眼中的“双差生”逆袭成才?地处陕南秦巴山区的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当地群众上交了满意答卷,也给特困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提供了有效借鉴。

合理引导,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的今天得益于正确选择和科学规划”,现任教于仁河口镇中心幼儿园的王伦珊在旬阳职中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对学弟学妹们兴奋地说道。

2010年春,就读于双河初中成绩不理想的王伦珊及其家长都犯了愁,不知该如何选择今后的道路。在老师的宣传讲解下,她对职业教育有了初步认识,报名就读了航空服务专业。一年后,她感觉学前教育专业更适合自己,于是重头开始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并完成了5年一贯制大专班的学习。

在校期间,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练就了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次在省、市大赛中获奖并考取了普通话等级证书和幼教资格证。天道酬勤,2016年参加旬阳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走上了公办教师岗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近三年,旬阳职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60余名像王伦珊一样参加安康市各县特岗教师招聘被录取。

2018年8月,家住小河镇膀子村,就读于旬阳职中的陈家帅被陕西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录取,消息震惊了他的父母、初中老师、同学,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昔日学习成绩很一般的他怎么能考上一本,很多和他中考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就读高中没有一个能过本科线。

随着中职、大专、本科、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打开,如今中职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旬阳职中按照“就业+升学”的办学模式,让想升学的学生都能通过分类招生和单招考试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圆大学梦。两年来该校36名学生参加单招考试27人过本科线。


2019年5月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获得团体三等奖的建筑专业学生谌贵鑫也开启了自己的多彩人生。谌贵鑫初中时在红军镇就读,报读建筑专业以后,他很快被建筑专业知识所吸引,刚入学一年就被选入参加省技能大赛集训,2019年3月,他们4人团队获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被选拔参加国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王伦珊、陈家帅、谌贵鑫三位同学的成长故事,就是旬阳职中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并科学规划自己人生而取得成功诸多案例的代表。

如何才能让曾经的学习后进生入校后“学得好,能成才”?引导其树立理想目标是关键。“我们学校形成了以专业思想教育为切入点,融入创业、就业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德育工作机制;每个专业学生入校时,学校组织学生制定三年的奋斗目标,然后分解确定每学年、学期要实现的目标,每学年、学期结束对照检查目标实现情况,调整确定下一学年、学期目标;同时,重点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督促鼓励,思想政治课的理想领航、信念教育,同学间的良性竞争、交流互助以及家长的正面管教、侧面诱导等手段确保学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在陕西省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省级复核座谈会上,该校学生处主任吴远明向专家们介绍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做法,得到高度肯定。实践也证明: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技傍身,终身就业

李兴顺是该校2006春数控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浙江松乔气动液压有限公司工作,由一名普通操作工逐步成长为数控车间小组长、车间技术主管、数控车间副主任、数控高级工,2019年获得宁波市“首席工人”荣誉称号。

2018年,在毕业10周年同学聚会上,由于要参加重要比赛,李兴顺通过微信视频与同学们共勉:“不论你出身怎样,只要刻苦学习拥有一技之长,只要你能为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梦想终究花开。”

除此之外,建筑专业毕业生刘金跃、陶安,汽修专业毕业生陈宏力,自己创业办班并多次在国、省、市获奖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吕茜茜、刘朵……建校37年来,旬阳职中一届届毕业生、一个个优秀学子用自身经历诠释着“学习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的真实内涵。

在当今人才辈出的社会,中职毕业生不可能人人都拥有令人艳羡的工作岗位和卓越的成就,大多人成家后都注定只能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这时学校生活给予他们的中专学历、专业技能、良好品质习惯、为人处世方法等美好印迹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铜钱关镇水磨村的刘晓燕是旬阳职中2006春电子专业学生,毕业后就职于珠海伟创力集团,现在她的孩子大了她不得不在家照顾孩子上学。得知她毕业于旬阳职中,当地小学聘请她为学前班的老师。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在学校就是班上文艺骨干、班长的她很快就在新岗位得心应手,十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而她也既很好的照顾了自己的孩子上学,又通过工作获取了一份不菲的收入,实现了人生中的另一种“双赢”。

家住关口镇泥沟村的佘须,2014年9月入学就读旬阳职中综合班,由于基础较差,家长对他的要求也只是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在学校的引导下,2016年9月该同学应招入伍,曾经是学生会纪检部副部长的他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扫雷舰大队一名优秀士官。

而作为中职学校,面对的多为刚刚度过九年义务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但心智尚不够健全、思想尚不够成熟, ,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较弱, 易动感情,行为冲动。

旬阳职中是怎样管住那么多“捣蛋”学生的?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日常细节,注重过程教育,因材施教,尽可能为学生成人、成才创设条件。组建各类社团,给各类有特长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树立其自信心;组建学生会学生自治组织,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党建带团建,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奋发向上。通过这些教育培养,一些进校时比较调皮顽劣的学生逐渐变得遵规守纪、灵秀可爱。

快速就业,脱贫致富中的职教优势

杜永明、杜龙斌父子分别是旬阳职中“手足修复师”培训班第27期和第8期学员。杜龙斌培训结束后进入了陕西远元集团湖北分公司就业,从领班干到副店长,不到半年从副店长升为店长,现已是武汉大区经理,尝到甜头的他要父亲杜永明也去参加了培训。

谈起自己的儿子,杜永明一脸的兴奋和自豪,“现月收入基本过万,我现在也在儿子店里上班。”杜永明和杜龙斌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现实版“上阵父子兵”的佳话,也谱写了“技能成就事业、梦想铸就未来”的美好篇章!

除“手足修复师”培训项目之外,旬阳职中还与当地各部门和企业合作,精心开展退役士兵培训、农村种植养殖等涉农类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打造“美豪服务、旬阳建工”等劳务品牌,让接受培训的人员都能凭借自身过硬技能获得满意工作岗位。

旬阳职中还多次深入家庭院落、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进行讲解、示范,结合产业发展对贫困户开展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实地培训,指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近三年,共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近万人,新兴农业技术培训1万余人次,实现了“培训一个,输出一个,富裕一家”的脱贫目标,在脱贫攻坚扶贫扶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贺清玲】